单位受贿罪的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16 18:42:14 350 人看过

一、单位受贿罪的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

1、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上,有两项内容:即索取、收受他人的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严重的行为;或者在经济往来中,在帐外暗中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行为;

2、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具有索取或者收受贿赂,为他人谋取利益的动机、目的。

3、法律依据:《刑法》

第三百八十七条

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前款所列单位,在经济往来中,在帐外暗中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受贿论,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二、什么叫单位受贿罪

1、单位受贿罪,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严重,或者在经济往来中,在帐外暗中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手续费的行为。

2、我国刑法第387条规定,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前款所列单位,在经济往来中,在帐外暗中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受贿论,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7日 20:0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的客观方面与主观方面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故意不构成本罪。即行为人知道自已严重不负责任的行为,可能会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传染病防治失职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从事传染病研治工作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行为。传染病防治失职罪是指的什么?传染病防治失职罪是指: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行为。传染病防治失职罪必须是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知道自已严重不负责任的行为,可能会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但是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了造成严重损失的危害结果。《刑法》第四百零九条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3-08-10
    341人看过
  • 受贿罪怎样认定客观方面
    我国《刑法》中所规定的受贿罪所体现的客观行为的认定标准如下:行为人具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向他人索取财物,或者收受他人财物并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为受贿罪的客观行为。构成受贿罪,一般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一、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可以判多久?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既遂一般的量刑标准是: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行为。二、大学老师收钱办事算受贿吗大学老师收钱办事是算受贿的,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
    2023-06-22
    132人看过
  • 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的客观方面与主观方面
    构成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的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1、犯罪主观方面是指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危害公共安全而故意实施;2、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行为人实施了破坏公用电信设施,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一、哪些要素会构成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的构成要素:1、客体是通讯方面的公共安全;2、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3、主体为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4、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二、引诱卖淫罪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引诱幼女卖淫罪的构成要件是: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治安管理秩序。引诱幼女卖淫罪促使了卖淫嫖娼活动的泛滥,因而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不但破坏社会风尚,而且严重破坏了社会治安管理秩序,同时也严重摧残了幼女的身心健康。本罪的犯罪对象是幼女,幼女是指不满十四周岁的少女。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引
    2023-06-20
    395人看过
  • 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的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
    容留卖淫罪的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是:1.主观方面,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是在实施容留他人卖淫的行为,并且明知这种行为会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而希望或追求这种结果的发生;2.客观方面,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容留他人卖淫的行为。一、引诱未成年人聚众淫乱罪的特征本罪的特征是:(一)本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治安管理秩序,幼女的身心健康权利(二)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1﹑行为人违反社会治安管理有关规定,侵犯幼女的身心健康;2﹑利用金钱﹑物质或者其他利益引诱幼女卖淫;3﹑犯罪对象是未满十四周岁的幼女。三﹑本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凡年满十六周岁以上﹑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男﹑女自然人实施引诱行为,致未满十四周岁幼女从事卖淫,即可构成本罪主体法。商四﹑本罪在犯罪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被引诱的女孩是未成年的幼女而故意采用金钱﹑物质或者其他利益加以引诱致其卖淫,并希望这种结果产生的行为法。
    2023-03-13
    378人看过
  • 拐卖儿童罪研究:客观方面与主观方面的分析
    不解救被拐卖儿童罪的主客观方面:1、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被拐卖儿童负有解救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接到被拐卖儿童及其家属的解救要求或者接到其他人的举报,而不进行解救,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招摇撞骗罪的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招摇撞骗罪的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分别是: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招摇撞骗的行为。招摇撞骗罪是指为谋取非法利益,假冒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进行诈骗,损害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动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一十六条对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儿童负有解救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接到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儿童及其家属的解救要求或者接到其他人的举报,而对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儿童不进行解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负有解救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阻碍解救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
    2023-08-13
    236人看过
  • 徇私舞弊低价折股罪的客观方面与主观方面
    徇私舞弊低价折股罪的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分别如下:1、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由故意构成,并有明确的徇私动机;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徇私舞弊,将国有资产低价折股或低价出售的行为。一、经济刑事案件立案金额经济犯罪多少钱才可以立案,以下我做简单分析: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徇私舞弊低价折股、出售国有资产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比如:一、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上级主管部门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徇私舞弊,将国有资产低价折股或者低价出售,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造成有关单位破产,停业、停产六个月以上,或者被吊销许可证和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解散的;其他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形。二、骗贷达到100万元将被立案追诉。二、怎么样构成招收公务员、学生徇私
    2023-04-10
    262人看过
  • 强制猥亵、侮辱罪的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是什么?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妇女的身体自由权和隐私权、名誉权。所谓身体自由权,是指他人的身体的动静举止不受非法干预为内容的人格权,所谓隐私权,是指他人所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一种人格权,其私有领域的不可侵犯(包括其身体不能偷看、猥亵等)是其重要权能所谓名誉权,是他人所享有的就其自身属性和特点表现出来的礼会价值而获得社会公正评价的权利。强制猥亵他人,即使他人身体的动静举止受到非法干预,同时使其私有领域受到侵犯,侵犯了他人的身体自由权和隐私权,侮辱他人,损害了他人的名誉权。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者侮辱他人的行为。首先,行为人猥亵、侮辱他人具有违背他人意志的本质特征。违背他人意志,即缺乏他人的真实同意。如果他人对于行为人的猥亵行为表示同意,不能成立本罪。他人同意行为人所进行的各种淫秽下流的动作
    2023-06-17
    53人看过
  • 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罪的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
    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罪的主体和客体:1、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2、主体要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3、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有关出入国(边)境的管理制度;4、客观方面: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的行为。一、提供编造的出入境证件罪的构成四要素具体包括哪些提供编造的出入境证件罪的构成四要素具体如下: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国(边)境的正常管理秩序。本罪的犯罪对象为伪造、变造的出入境证件。出入境证件包括准许出境和入境的护照、签证等。伪造是指无权制造护照、签证等出入境证件的人非法制造,变造是指利用涂改、擦消、拼接等方法制作。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向他人提供伪造、变造的护照、签证等出入境证件的行为。所提供的出入境证件必须是伪造或经过变造的虚假或无效的证件。所谓伪造出入境证件,是指仿照正式的护照、签证等出入境证件的形状、图案、文字和色彩
    2023-03-10
    168人看过
  • 盗掘古脊椎动物化石罪的客观方面与主观方面
    我国《刑法》中所规定的盗掘古脊椎动物化石罪的犯罪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包括: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盗掘国家保护的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的行为。盗掘古脊椎动物化石罪是指盗掘国家保护的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的行为。盗掘古脊椎动物化石罪如何判刑?盗掘古脊椎动物化石罪的判刑为:对行为人一般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盗掘古脊椎动物化石罪是指盗掘国家保护的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二十八条盗掘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盗掘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
    2023-07-31
    334人看过
  • 非法占用土地罪的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
    罪体主体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及《立法解释》规定的在各级政府中的主管人员,土地管理,城市规划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土地管理,城市规划等机关的正常活动以及其他有关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不正当行为严重干扰了国家土地管理法,法规的顺利实施,损害了国家土地管理,损害了城市规划机构的威信,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犯罪对象是土地。土地是我们靠生存的自然资源,国有土地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公共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非法批准征用,占有土地的行为,造成国家土地资源的浪费,耕地面积减少,国家土地使用收益大量流失。行为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的行为是违反土地管理法规,滥用职权,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这里非法批准征用,占有土地是指不符合法定条件的征用,批准占有土地的申请。罪名非法认可征用,占有土地罪的责任形式是故意的。这里的故意,是指明知是非法批准征用,
    2023-08-05
    99人看过
  • 拒绝提供间谍犯罪证据罪的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
    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安全和国家安全机关的正常活动。1993年2月22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规定了拒绝提供间谍犯罪情况、证据罪。该法第26条规定:"明知他人有间谍犯罪行为,在国家安全机关向其调查有关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时,拒绝提供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分或者由国家安全机关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严重的,比照刑法第一百六十二条的规定处罚。"此项规定,对于惩治间谍犯罪和拒绝提供间谍犯罪情况、证据犯罪,维护国家安全,保卫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间谍犯罪是一种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这种犯罪行为又具有十分隐密的特点。打击和防范间谍行为是国家安全机关的专门职能,同时,维护国家安全,人人有责,同间谍犯罪的斗争,需要广大群众和社会组织的支持
    2023-02-26
    238人看过
  • 合伙走私并贩卖武器罪的客观方面与主观方面
    《刑法》中没有合伙走私并贩卖武器罪,但有走私武器罪,其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为: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管,非法携带、运输、邮寄武器进出国(边)境的行为。一、走私制毒物品罪的认定标准有哪些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醋酸酐、乙醚、三氯甲烷或者其他用于制造毒品的原料或者配剂进出口的管制和国家对外贸易管制,是复杂客体。2、客观要件: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制毒物品管理法规和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管,非法运输、携带数量较大的制毒物品进出国(边)境的行为。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实施了非法运输、携带制毒物品进出境的人,均可构成本罪。单位也可成为本罪的主体。4、主观要件:本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是国家管制的用于制造毒品的原料或配剂,而携带、运输进出国(边)境的行为。二、不知是文物而
    2023-03-31
    425人看过
  • 有关受贿罪主观方面的争议
    (一)对受贿罪中的“为他人谋取利益”的界定我国1979年刑法并未对“为他人谋取利益”作出具体的规定,同时也没有立法和司法机关也未出台有关的司法解释,为司法实务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1988年《补充规定》规定:“国家工作人员、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至此,“为他人谋取利益的”在法律上有了依据。同时,1997年刑法第385条也规定了“为他人谋取利益”为受贿罪的评价条件。对于“为他人谋取利益”属于受贿罪的主观要件还是客观要件,则一直是理论界、司法实务界争论不休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有两种具体的观点:(1)客观要件说。认为“为他人谋取利益”是受贿罪的客观要件,即行为人必须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一、受贿罪主观方面的基本内容受贿罪的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即行为人明知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
    2023-03-26
    261人看过
  • 战时故意提供虚假敌情罪的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我军的作战利益。我军的作战利益,是我军实现其职能的保障,是国家利益的重要方面,关系着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人民的安危。战役、战斗的胜败,取决于指挥员全面掌握敌我双方真实情况基础上的决断。及时准确地掌握敌方兵力部署、武器装备等情况和有关动态,对于我方全面了解和正确估计敌我力量对比,调整作战部署,制定作战方案,以求克敌制胜,具有重要意义。若虚报敌情,武装部队就难以制订出符合客观实际的战略部署和行动方案,就会给部队招致危险,其后果不堪设想。(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战时故意向武装部队提供虚假敌情,对作战利益造成重大危害的行为。例如,因谎报军情扰乱了作战部署,贻误了战机,影响了作战任务的完成,或给敌人造成可乘之机,使部队遭受较大损失等。1、提供虚假敌情的行为必须发生在战时,才能构成本罪。这就是说,战时乃是构成本罪在时间上的必备要件。不在战时而在平时,即使有向武装
    2023-03-02
    171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受贿罪的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分别指的是什么,受贿罪的客观构成要件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1-21
      根据刑法第385条第1款规定,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条件,索取他人财物,或者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会损害国家公职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侵犯国家机关、单位的正常管理活动,却希望这一危害结果的发生。 客观方面表现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
    • 对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的客观方面与主观方面
      福建在线咨询 2023-08-27
      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即国家公司、企业的正常管理秩序和市场竞争秩序。 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经营者,即从事商品经营、营利性服务等经济活施违法犯罪的要平等地制裁打击,不能搞区别对待,宽严不一。 主观要件。 本罪主观上均为故意。其目的是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此处的谋利,不同于经济活动中依法经营,获
    • 挪用资金罪的客观方面、客观方面、客观方面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1-17
      挪用资金罪(刑法第272条),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 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
    • ? 帮助恐怖活动罪的客观方面与主观方面?
      辽宁在线咨询 2023-10-01
      帮助恐怖活动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帮助恐怖活动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以金钱或者其他物质资助恐怖活动组织或者实施恐怖活动的个人的行为。犯此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客观方面侮辱罪的客观方面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5-06
      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人格尊严权和名誉权是公民的基本人身权利。本罪的犯罪对象,只能是自然人,而非单位。侮辱法人以及其他团体、组织,不构成侮辱罪。在公众场合以焚烧、毁损、涂划、玷污、践踏等方式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和本法第299条之规定,应以侮辱国旗、国徽罪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