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偷税漏税两千万怎么判刑
1、对于逃避个人所得税达两千万元者,将面临三年至七年的有期徒刑惩罚。
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的明确规定:
纳税人如采用欺诈或隐瞒等手段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或故意不进行申报,从而逃避缴纳税款,且数额较大(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则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同时还需承担罚金的处罚;
若数额巨大(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则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样需要承担罚金的处罚。
2、对于扣缴义务人,如果其采取了上述列举的手段,导致未缴或少缴已扣、已收税款,且数额较大,那么也将按照前述条款的规定接受相应的处罚。
3、对于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但未经处理的情况,将按照累计数额进行计算。
4、对于存在第一款行为的纳税人,在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如能及时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并已受到行政处罚,则可免于追究刑事责任;
然而,如果该纳税人在过去五年内曾因逃避缴纳税款而受到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过两次以上的行政处罚,则不受此限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
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10%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30%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偷税漏税量刑标准是什么
我国的刑法对逃税罪的量刑标准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逃税罪是指,纳税人通过欺骗和隐瞒的手段,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金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等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或因逃税受到两次行政处罚又逃税的行为。
触犯逃税罪的犯罪分子,如果逃税金额较大,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会被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拘役,还会被判处罚金。
如果逃税数额巨大,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犯罪分子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还会被判处罚金。
《刑法》第二百零一条
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律是社会的基石,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的重要手段。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偷税漏税两千万怎么判刑”,法律不仅是一种规定,更是一种教育和引导。我们应该从法律中学习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和公平。
-
偷税漏税两千万要罚款多少钱
279人看过
-
偷税漏税个人被判3千万罚款?
451人看过
-
偷税漏税五千万要坐牢吗
470人看过
-
偷税漏税一千万负责任吗?
484人看过
-
400万偷税漏税会被发现判刑么
60人看过
-
偷漏税几千万的处罚
462人看过
-
偷税漏税怎么判刑,偷税漏税判决书上海在线咨询 2022-07-15偷税漏税罪这是一个俗称的罪名,应该讲我国现行刑法没有规定此罪名。我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了偷税罪,第二百零三条规定了逃避追缴欠税罪。《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的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十以上不满百分之三十并且偷税数额在一万元以
-
偷税漏税三千甘肃在线咨询 2022-11-03涉嫌逃税罪。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偷税漏税,偷税漏税100万,应怎么处罚贵州在线咨询 2021-11-09偷税漏税100万构成逃税罪。纳税人以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纳税数额较大且占应纳税额10%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且占应纳税额30%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偷税漏税判一千万是什么法律规定四川在线咨询 2022-11-101、是刑法,公司偷税漏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十以上不满百分之三十并且偷税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或者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税数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2、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三十以上并且偷税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偷税漏税5千万,要坐牢吗?湖南在线咨询 2022-08-23设立了逃税罪名。将罪名由“偷税罪”改为“逃税罪”,用“逃避缴纳税款”取代“偷税”,并将“逃避缴纳税款”的行为规定为“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此概括性描述显然比旧的规定更宽泛,更具有“口袋”性质,将更有利于对犯罪行为的认定。尤其是“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5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