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是否有“常回家看看”的法律义务?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4-08-12 19:09:36 201 人看过

儿女没有“常回家看看”的法律义务,但是有照顾赡养父母的义务。子女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

《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第十三条

老年人养老以居家为基础,家庭成员应当尊重、关心和照料老年人。

第十四条

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第十八条

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04日 16:2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空巢老人需要关爱儿女应加强精神赡养常回家看看
    日前,蚌埠市发生一起惨剧,一名六旬空巢老人独自死在家里,一周后才被邻居发现。据了解,老人有两名女儿,但都不在身边,老人嗜好养犬,家里曾养了近十条狗。媒体11月23日得知,老人死后,这些狗都已经被处理。家里养了近十条宠物狗家住在蚌埠市区的王师傅是一名退休职工,今年已经60多岁了,独自住在国强街的一幢居民楼的顶楼。平时很少来往,话都没说几句。住在楼下的马师傅在这幢楼也住了10多年,老王给他留下了深居简出、寡言少语的印象。四楼的一位老奶奶在这里也住了30来年,更是告诉媒体,没说过话,没什么印象。媒体在采访中了解到,老王早年离婚,独自将两个女儿抚养大,两名女儿都已嫁人,一人在外地,一人在蚌埠本地生活。不过老王给邻居们的最深印象是家里养了太多的狗。快有10条吧。马师傅告诉媒体,楼下一位常年在这里卖米的大妈也说,每天都能看到老王出来买狗粮。老王一般去附近屠宰的地方,收集一些零碎杂件,带回去给狗吃。都是
    2023-04-23
    171人看过
  • “常回家看看”入法,不为约束为“倾诉”
    从最近召开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上传出消息,提交审议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拟增加关心老年人精神需求方面的条款。在老龄化社会逼近、空巢老人增多的社会背景下,这一条款无疑具有积极意义。但同时也引来疑问——如何操作执行?那么,“常回家看看”入法究竟会给家庭、社会带来哪些影响?缘由“我的父母今年70岁了,假定他们还能活20年,我每年只有春节五六天能回家,每天真正陪在父母身边不过两三个小时,五六天是十几个小时,20年是200多个小时……这么算下来,我们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就只剩下十几天了。”电影《飞越老人院》里,一道简单的算术题,让许多人黯然泪下。老年人空巢化危机,正紧逼着当前社会。数据显示,2010年城乡空巢家庭约50%;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数达3300多万。6月26日,备受关注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被俗称为“常回家看看”入法条款:“家庭成员
    2023-04-27
    355人看过
  • 八旬老父状告6名子女只求“常回家看看”
    83岁老人因孤独起诉子女,要求每周至少探望一次;法院开庭审理,子女称通过诉讼了解父亲心情昨日,房山法院窦店法庭,6名兄弟姐妹为谁尽了赡养义务,争得面红耳赤。他们中,年龄最大的61岁,最小的也已47岁。6名子女是被告人,原告是他们83岁的父亲。老人的诉求很简单,子女每周至少保证探望一次。老人称,自己不缺钱,有退休金和医保,但就是孤独和寂寞。在老人所住的小区,居委会主任称3000户居民中,孤独的老人越来越多,因子女赡养问题产生的家庭纠纷越来越严重。10余平方米的卧室,83岁的朱海洋的单人床与男保姆的床垂直码放。昨日下午,老人卧病在床,此时的房山法院窦店法庭,六名子女(两男四女)站到被告席上。儿女推脱老父住院费两次病危入院抢救,让朱海洋觉得很寒心。他称,当时子女们为支付住院费互相推诿房山琉璃河镇水泥厂宿舍楼,是朱海洋老人的家。昨日,这套住了近20年的房子,墙壁被熏成焦黄色,淡绿色的窗帘已洗得稀薄
    2023-04-25
    334人看过
  • 游子不知父母双亡警示子女常回家看看
    10月27日,媒体听说了一个令人唏嘘的事。陈先生长期在上海工作,浙江嘉兴老家里只有年老的父母。三个礼拜前,陈先生发现打回家的电话无人接听,一时还没放在心上。之后一段时间,陈先生屡次打电话回家,依然无人接听。担心出事,陈先生赶了回去,没想到推开门后就闻到了一股恶臭,父母一个趴在地上,一个躺在床上。父母已经去世多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父母双亲死在家里多日,做子女的浑然不知。这样的悲情故事令人痛惜不已。据介绍,陈先生的母亲完全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平时都要靠陈爸爸来照顾。据判断,陈爸爸发生意外,陈妈妈活活饿死。我在想,嘉兴与上海相距不远,如果陈先生常回家看看,与老人谈心交流;或者说老人所在社区经常关心空巢老人的生活,安排社区养老服务,及时发现意外情况,这样的悲剧或许不会发生。在我看来,父母在家去世无人知晓实际上给子女与社会上了一堂敬老课。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带普遍性的社会问题。第六次全国
    2023-04-23
    81人看过
  • 法律如何看待租女友回家过年?
    租女友回家过年通常不受法律保护。因为民法典规定合同条款不能违反公序良俗,对于带有人身依附性的这类租女(男)友合同,有可能因为违反公序良俗而被认定为无效即便真的有人应征,双方之间达成的租赁合同也可能是无效的。一旦出现纠纷,这些约定是不受法律保护的。一、租女友合同无效的情形具体如下:1、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二、租女友期间送的礼物能否要回,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决定:1、赠予合同自赠予物交付时生效,赠予对方的礼物不能再要回来;2、如果是租友合同期间,一方的亲友基于错误地认为租友合同双方是真正的恋人关系而送给一方的礼物,则属于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可以要求撤销赠予,把已送出的礼物再要回来。总之,租女友回家过年的行为可能因为违反公序良俗而被认定为无效,
    2023-08-11
    419人看过
  • “常回家看看”正式入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1关键词:疾病风险据失能程度给补贴为有效应对老年人可能面临的失能风险,法律规定,国家逐步开展长期护理保障工作,保障老年人的护理需求。对生活长期不能自理、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其失能程度等情况给予护理补贴。法律还规定,国家通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医疗需要。有关部门制定医疗保险办法,应当对老年人给予照顾。2关键词:养老机构设立须经行政许可法律明确规定,设立养老机构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申请行政许可;经许可的,依法办理相应的登记。法律明确,设立养老机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有自己的名称、住所和章程;(二)有与服务内容和规模相适应的资金;(三)有符合相关资格条件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服务人员;(四)有基本的生活用房、设施设备和活动场地;(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政府投资兴办的养老机构,应当优先保障经济困难的孤寡、失能、高龄等老年人的服务需求。
    2023-04-23
    117人看过
  • 从法律上看成年兄妹是否有赡养义务
    一、从法律上看成年兄妹是否有赡养义务成年兄弟姐妹间没有赡养义务,赡养义务是成年子女对父母的义务。根据规定,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有负担能力的兄、姐,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者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弟、妹,有扶养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六条,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第一千零七十五条,有负担能力的兄、姐,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者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弟、妹,有扶养的义务。由兄、姐扶养长大的有负担能力的弟、妹,对于缺乏劳动能力又缺乏生活来源的兄、姐,有扶养的义务。二、对于丧偶儿媳公婆是否有接受赡养的权利丧偶儿媳对家公家婆没有赡养的义务,但如果丧偶儿媳尽了赡养责任的,可以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九条【丧偶儿媳、丧偶女婿的继承权】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
    2023-09-10
    301人看过
  • 杭州首例“常回家看看”官司调解成功
    婆媳关系不和,最出息的大儿子结婚后十多年没回家看一次。身体日渐老迈,疾病也越来越频繁地找上门。余杭一对老夫妻无奈之下,将昔日的宝贝儿子告上法院。他们在寻求经济赡养的同时,更是特别要求儿子一年至少回家两次。今年5月,江干法院开庭审理了这件常回家看看入法后的杭州首例精神赡养案。人的感情是很微妙的,一纸判决也许能有一个结果,但能真正解决问题吗?面对这件家务事,审理本案的韩法官选择了调解。多次背靠背调解两父子渐渐化开心结父亲以前有些事情做得不合适,妻子家庭这边意见比较大,弄得我的小家庭也不太平。儿子老实是老实,但是人没用。十年没来看过我们。一方面是不善言辞的儿子,一方面是心有怨气的老父。两方面只要一碰头,最后的结果肯定是不欢而散,调解自然也就进行不下去了。多次和这家人接触,韩法官也摸准了双方的性格特点,采取了背靠背的方式。两老都是农民,辛苦把你养大,还供你上大学。你现在能在杭州买房,这里面也有他们
    2023-04-23
    308人看过
  • 父亲观看女儿洗澡是否犯法?
    洗澡属于个人隐私行为,偷窥他人洗澡的行为系侵犯他人隐私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对于此种行为,受害人可以向公安机关保安。由公安机关根据其行为处以相应的治安管理处罚。如果受害人因侵犯受到精神损害,但没有造成严重后果,而要求精神赔偿的,法院一般不予支持。女儿的汽车过户到父亲怎么办理1、到车管所领取车辆过户申请表,协议书。2、填写过户申请表、协议书,单位车辆:需盖公章,买卖双方证明,新车主有营业执照复印件,小客车要有定编证复印件,私人车辆:买卖双方签名,双方身份证复印件、行驶证复印件。3、清理机动车违章记录,保证交易车辆在年审有效期内。4、凭填写好的过户申请表,协议书、有关复印件、车辆行驶证正本到旧机动车交易点领取鉴定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但未造成严重后果,受害人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一般不予支持,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形判令侵权
    2023-07-05
    348人看过
  • 常回家看看老年人劳动合同书怎么写
    赡养人除了提供经济支持和生活照顾外,还提供精神安慰,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是赡养人的重要法律义务。《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八条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和忽视。与老年人分开生活的家庭成员应经常看望或问候老年人。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家庭成员主要是指老年人的子女、孙子女和孙子女,应经常看望或问候老年人。看望老年人不仅是伦理道德要求,也是倡导和鼓励的法律义务。1981年,《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规定,未婚职工原则上每年休假一次,休假20天。如因工作需要,当年不能给假期,或员工自愿两年探亲一次,可两年给假期一次,假期四十五天。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每四年给予一次假期,假期20天。除员工探亲假外,国务院还制定了《员工带薪年假条例》、《国务院关于员工工作时间的规定》、《全国年节和纪念日假期办法》,规定员工带薪年假、周休息日、法定节假日等假期,
    2023-08-08
    137人看过
  • “常回家看看”入法一年精神赡养纠纷不断增多
    尊老爱老是我国的传统美德。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子女对父母并不尽到赡养义务,有的甚至把赡养父母看作额外负担,拒绝赡养老人。去年7月,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实施,特别是常回家看看入法,释放出以法治孝的善意。一年过去了,效果如何?分布在变:案件数量城市减农村增今年我们法院单独起诉赡养类纠纷案件还没有,而去年有11起,下降趋势非常明显。合肥市蜀山区法院研究室江主任告诉记者。无独有偶,庐阳区法院、高新区两家法院今年上半年受理的赡养类纠纷案件也比去年同期少。瑶海区法院统计数据也显示,今年上半年只受理了5起,和去年持平。与此不同的是,庐江法院的数据显示,2012年该院审结涉老赡养案件25件,2013年审结26件,今年上半年受理此类案件超过了去年同期。其他多家县法院也表示,赡养类纠纷案件在增长。合肥市中院研究室的赵X介绍,2013年,她曾专门做过一次调研,结果显示,农村的赡养纠纷远多于城区。这与农
    2023-04-23
    351人看过
  • 多地推独生子女护理假,老龄化社会如何常回家看看
    多地推独生子女护理假,老龄社会如何常回家看看近年来,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逐步进入老年人行列,独生子女如何照顾父母成为社会性难题,引起国家与地方层面重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明确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地方层面也相继制定政策,保障独生子女父母的权益。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有包括河南、福建、广西、海南等地出台相关规定,明确独生子女在父母住院期间,享受护理假权益。这其中,河南的独生子女护理假时间最长,为每年累计不超过20天,广西和海南为每年累计不超过15天,福建为每年累计不超过10天。此外,四川、重庆、湖北等地的独生子女护理假政策也在酝酿中,但尚未正式出台。湖北与重庆都提出,独生子女父母患病住院治疗期间,用人单位应给予每年累计不超过10天的护理时间;四川则将照料假拟定为每年累计
    2024-04-19
    241人看过
  • 是否有照顾女儿的义务?
    女儿赡养的义务。子女应当为父母提供经济上的供养、生活上的照料、精神上慰藉的义务。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四条的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九条的规定,子女应当尊重父母的婚姻权利,不得干涉父母离婚、再婚以及婚后的生活。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不因父母的婚姻关系变化而终止。后妈对孩子有赡养的义务吗继父母与继子女的关系继父母与继子女是因婚姻关系而产生的一种亲属,属于姻亲。继子女对继父母是否有抚养义务分以下两种情况:一、生父或生母与继母或继父再婚时,继子女已经成年独立生活,或虽未成年但仍由其生父母提供生活教育费,没有受其继父或母的抚养教育的,继子女也就没有对继父或母尽赡养的义务。二、生父或母与继母或父
    2023-08-14
    445人看过
  • 儿媳妇有义务给婆婆看病吗
    一、儿媳妇有义务给婆婆看病吗媳妇在法律层面上并无必须承担照料生病婆婆责任的义务。依据相关法规条例,承担赡养义务的主要责任方为老人们的亲生儿女及其事业与道德要求所确定的其他义务人员,而已身为老人儿子伴侣的媳妇,仅需要积极配合赡养者履行其应尽的抚养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二、儿媳妇有义务帮公婆还债吗根据债的相对性原则,债权人只能向债务人提出偿付请求,而对于债务人相关的近亲属而言,他们则不承担任何偿付责任,因而是独立于此借贷关系之外的无关联第三方。因此,在法律层面上,儿媳对其公公婆婆所背负的债务并无偿还之义务。《民法典》第四百一十二条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致使抵押
    2024-07-28
    496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儿女“长期回家看望”的父母,有儿女是否有义务
      台湾在线咨询 2021-11-01
      你提到的问题的本质是精神支持。人到老年,更希望在精神上得到孩子的关心和照顾。所谓精神支持,是指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情感和心理需求,使老年人获得必要的温暖,享受家庭特有的家庭幸福。它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渗透到经济支持和生活护理中。我国1996年颁布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一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经济支持、生活照顾和精神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这一规定的精神慰藉,其本质是精神赡养。随着社会的
    • “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有老人不希望儿女常回家看看应该如何办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8-29
      “常回家看看”的规定,深得老年人的赞许。《常回家看看》这首歌,唱出了老年人的心声。然而,有些子女却唱走了“调”、变了“味”,他们不是回家“看看”,而是回家“吃吃”、回家“要要”、回家“拿拿”;他们回家不是看父母,而是回家当“上帝”、做“客人”,甚至有的子女把老人当成了他们的“炊事员”、“采购员”,把老人的家当成自己的“老饭店”、“老银行”……
    • 有老人不希望儿女常回家看看怎么办?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9-14
      “常回家看看”的规定,深得老年人的赞许。《常回家看看》这首歌,唱出了老年人的心声。然而,有些子女却唱走了“调”、变了“味”,他们不是回家“看看”,而是回家“吃吃”、回家“要要”、回家“拿拿”;他们回家不是看父母,而是回家当“上帝”、做“客人”,甚至有的子女把老人当成了他们的“炊事员”、“采购员”,把老人的家当成自己的“老饭店”、“老银行”……
    • 法律上老人不让儿女回家不看看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9-14
      “常回家看看”的规定,深得老年人的赞许。《常回家看看》这首歌,唱出了老年人的心声。然而,有些子女却唱走了“调”、变了“味”,他们不是回家“看看”,而是回家“吃吃”、回家“要要”、回家“拿拿”;他们回家不是看父母,而是回家当“上帝”、做“客人”,甚至有的子女把老人当成了他们的“炊事员”、“采购员”,把老人的家当成自己的“老饭店”、“老银行”……
    • 法律上规定了“常回家看看”的说法吗
      重庆在线咨询 2023-02-16
      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八条明确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 由此可见,常回家看看,不再停留在道德要求的层面,它已经是法律的要求。作为子女,一定要认真对待和履行法律的这项义务;作为单位,一定要依法保障家有老人的子女探亲休假的权利;而作为老年人,对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