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违约纠纷协商解决可以吗?
合同违约纠纷协商解决是可以的,相关情况是属于民事纠纷,具体的处理方式有:
1.协商
合同当事人在友好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协商解决纠纷,这是最佳的方式。
2.调解
合同当事人如果不能协商一致,可以要求有关机构调解如,一方或双方是国有企业的,可以要求上级机关进行调解。上级机关应在平等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而不能进行行政干预。当事人还可以要求合同管理机关、仲裁机构、法庭等进行调解。
3.仲裁
合同当事人协商不成,不愿调解的,可根据合同中规定的仲裁条款或双方在纠纷发生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4.诉讼
如果合同中没有订立仲裁条款,事后也没有达成仲裁协议,合同当事人可以将合同纠纷起诉到法院,寻求司法解决。除了上述一般特点之外,有些合同还具有其自愿的特点,如涉外合同纠纷,解决时可能会援引外国法律、而不是中国相关的合同方面的法律。
二、合同纠纷的管辖
1.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如果合同没有实际履行,当事人双方住所地又都不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的,应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2.购销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对交货地点有约定的,以约定的交货地点为合同履行地;没有约定的,依交货方式确定合同履行地:采用送货方式的,以货物送达地为合同履行地;采用自提方式的,以提货地为合同履行地;代办托运或按木材、煤炭送货办法送货的,以货物发运地为合同履行地。
购销合同的实际履行地点与合同中约定的交货地点不一致的,以实际履行地点为合同履行地。
3.加工承揽合同,以加工行为地为合同履行地,但合同中对履行地有约定的除外。
4.财产租赁合同、融资租赁合同以租赁物使用地为合同履行地,但合同中对履行地有约定的除外。
5.补偿贸易合同,以接受投资一方主要义务履行地为合同履行地。
6.《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书面合同中的协议,是指合同中的协议管辖条款或者诉讼前达成的选择管辖的协议。
7.合同的双方当事人选择管辖的协议不明确或者选择《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人民法院中的两个以上人民法院管辖的,选择管辖的协议无效,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确定管辖。
8.因保险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如果保险标的物是运输工具或者运输中的货物,由被告住所地或者运输工具登记注册地、运输目的地、保险事故发生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9.因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财产、人身损害提起的诉讼,产品制造地、产品销售地、侵权行为地和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10.铁路运输合同纠纷及与铁路运输有关的侵权纠纷,由铁路运输法院管辖。
对于合同违约的具体情况,是需要严格基于上述法律中规定的程序和要求来进行处理的,特别是不同的合同条款和内容所认定的解决情况是不一样的,如果对相关情况的处理存在异议的,可以提交有关诉讼状到法院来要求判决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二章 管辖 第二节 地域管辖 第二十五条 因保险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保险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
违约合同找哪个部门可以协商解决?
86人看过
-
解除违约合同是否可以协商?
310人看过
-
合同纠纷违约方可以上诉吗
201人看过
-
建筑工程合同纠纷解决:是否可以协商仲裁?
477人看过
-
医疗纠纷可以写解决纠纷协议吗
247人看过
-
违约合同纠纷解决途径是什么
201人看过
-
现在违约协商能解决房屋买卖合同纠纷吗江苏在线咨询 2021-11-05商品房合同纠纷政府无法协调。双方应当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私下和解。和解不成的,可以请第三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根据房地产合同中的约定移交指定机构进行仲裁,仲裁未解决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可以协商解决遗产纠纷吗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0-19一、遗产继承纠纷能调解吗发生继承纠纷怎么办主要通过三种途径来解决,分别是:第一,自行协商解决;第二,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第三,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所谓人民调解,是指人民调解委员会通过说服、疏导等方法,促使当事人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解决民间纠纷的活动。人民调解委员会在调解继承纠纷时主要依据继承法和有关法规调解,坚持男女平等、养老育幼、互助团结、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的原则,发扬互谅互让,和睦
-
纠纷可以调解吗,遗产纠纷协商解决时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0-05一、遗产继承纠纷能调解吗发生继承纠纷怎么办主要通过三种途径来解决,分别是:第一,自行协商解决;第二,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第三,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所谓人民调解,是指人民调解委员会通过说服、疏导等方法,促使当事人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解决民间纠纷的活动。人民调解委员会在调解继承纠纷时主要依据继承法和有关法规调解,坚持男女平等、养老育幼、互助团结、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的原则,发扬互谅互让,和睦
-
-
协商解决劳动合同可以吗新疆在线咨询 2022-07-01在劳动关系这种社会关系中,由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具有管理和被管理的特点以及人身依附性,使得“资强劳弱”的特点十分明显,因此公权力必须介入以保护弱势一方劳动者的权利。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劳动关系下的合同效力与平等民事主体间的合同效力有着不同的判断标准。 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签订的合同诸如买卖合同、委托合同、承揽合同等,以“意思自治”为最高原则,只要不违反法律与行政法规中的效力性强制规定,合同均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