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题: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1年后,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所在单位或者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如何处理?
山东省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
(2004)东民一终字第112号
上诉人(原审被告):孙某,男,1967年12月16日出生,汉族,农民,广饶县广饶镇前安王村人,现住该村。
委托代理人:呼*广,**正义之光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李某,女,1980年1月16日出生,汉族,农民,广饶县李鹊镇唐家村人,现住该村。
委托代理人:马*生,**天地恒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代理人:王*稳,**天地恒律师事务所律师。
上诉人孙某因工伤事故损害赔偿纠纷一案,不服山东省广饶县人民法院(2003)广民初字第495号民事判决,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上诉人孙某及委托代理人呼*广,被上诉人李某及委托代理人马*生、王*稳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审法院审理查明,被告孙某系广饶县**福食品厂业主。2001年7月28日,原告到该厂从事糖果包装工作,双方未签定劳动合同,没有固定工资,被告按糖果班产量给原告发工资。2001年12月5日在工作过程中,原告左手除拇指外其余4指被机器绞断。经解放军89医院治疗112天出院。2002年6月10日,广饶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认定原告为工伤。2002年9月9日,东营市劳动鉴定委员会作出东劳鉴字(2002)第88号劳动鉴定书,原告的伤残为7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原告申请复议,2002年12月18日,东营市劳动鉴定委员会作出东劳鉴字(2002)第112号劳动鉴定书,原告的伤残为7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原告不服,向山东省劳动鉴定委员会提出重新鉴定的申请,2003年5月8日经山东省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原告伤残程度为六级。原告因伤残鉴定花去鉴定费800元,交通费210元。2003年9月2日,广饶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被告广饶县**福食品厂已于开庭前经广饶县工商局注销,其主体资格消亡为由,驳回了原告的仲裁请求。另查明,被告尚欠原告自2001年9月5日至12月4日工资2005.1元。
-
李某海、李某华与刘某某产品质量纠纷上诉案
261人看过
-
关于上诉人一、李二、李三及上诉人南阳市某某区某某镇卫生院因医疗损害赔偿纠纷一案
499人看过
-
李某厚与李某飞合伙协议纠纷案
455人看过
-
胡某某诉李某物权保护纠纷案
218人看过
-
关于上诉人某某市某某医院与被上诉人党某某医疗损害赔偿纠纷一案二审民事判决书
358人看过
-
郑某诉李某房屋租赁纠纷(李某上诉)答辩状
166人看过
-
赵某某、李某某、张某某与李某某继承纠纷案海南在线咨询 2021-01-22上诉人(原审被告)赵某某,女,1967年10月9日出生,汉族,农民。 委托代理人冯某某,男,1949年7月 15日出生,汉族,登封市司法局干部。 委托代理人丁银州,登封市嵩阳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 上诉人(原审被告)李某某,女,1998年9月 24日出生,汉族,住址同上诉人赵某某。 法定代理人赵某某,基本情况同上,系上诉人李某某之母。 诉人(原审被告)张某某,男,1990年8月
-
李某将李某打成重伤或者死亡的应当以故意伤害罪论处吗新疆在线咨询 2022-01-21李某应该会以故意罪来量刑,因为李某遭到霍某所带的人殴打时并没有直接报警,而是自己又纠结一般人来对霍某进行报复行为,直至霍某被打成重伤李某也没有进行制止,说明就是不管他们将霍某打成什么样子李某也是默许的,所以就这点可以看出李某对霍某的被打成重伤是故意的行为,所以李某应该会以故意伤害罪来遭到起诉,但是最后霍某在抢救无效后死亡了,这个是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的,刑罚应该会从重处罚。
-
白某与钱某婚约财产纠纷重庆在线咨询 2021-01-14上诉人(原审被告)白×,女,汉族,农民,住郸城县。 上诉人(原审被告)钱×,男,汉族,住郸城县,系白×的舅父。 二上诉人的委托代理人王东亮,河南团结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王××(又名王××),男,汉族,初中文化,住郸城县,农民。 委托代理人刘立杰,河南众望律师事务所律师。 原审被告白××,男,汉族,住址同白×,农民,系白×之父。 原审第三人王×,男,汉族,住
-
李某醉酒身亡谁赔偿?重庆在线咨询 2022-02-15这是一起因喝醉酒引发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件。本案中,李某系成年人,应该知道自己的酒量和喝酒过量将对身体带来伤害,并且当晚喝酒也没人硬劝其喝酒,因此,对自己的行为和死亡应该承担主要责任。但孔某作为主人,当发现李某酒喝多后本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护措施,或送医院,或通知其家人前来照护,可他只是让李某在自己家住下休息,以为睡上一觉就会没事,未尽合理的注意和救护之责,因而也应承担一定的责任。 在日常生活中,因醉酒
-
李某某犯罪怎样处罚重庆在线咨询 2022-08-31《》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