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违反职责罪包括什么特征?
根据《刑法》第四百二十条的规定,军事人员违反职责,危害国家军事利益的,应当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军人违反职务犯罪有哪些特点:
(一)违反国家军事利益的。所谓军事利益,是指国家军事设施、军事装备、国防建设、武装斗争、军事后勤供应、军事技术研究等方面的利益。
(二)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违反军人职责,危害国家军事利益的行为。所谓违反兵役义务,是指违法者不遵守国家有关军事法律、命令、法规规定的具体职责。这类犯罪的主体是一个特殊的主体,即士兵。具体包括以下三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人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第一军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预备役人员,是指执行军事任务的人员。
(三)其他军事人员的内部人员主要是指执行军事任务的其他军事人员。
少数罪行可由过失构成。有些犯罪还需要特定的目的,如战时自残。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二十条规定,军事人员违反职责,危害国家军事利益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对军人职责违反罪的解释
421人看过
-
军人违反职责罪的具体内容
419人看过
-
军人违反职责罪有哪种类型
112人看过
-
军人违反职责罪中的犯罪主体为
205人看过
-
什么是军人违法职责罪
297人看过
-
海军某部深化预防军人违反职责罪教育
222人看过
职务犯罪指的是国家工作人员、公司工作人员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开展违法活动或者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破坏国家职务管理职能的总称。依照刑法应当受到处罚。 常见的职务犯罪包括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受贿罪、单位受贿罪、行贿罪、对单位行贿罪、介绍贿... 更多>
-
军人违反职责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军人违反职责罪的成立条件是什么天津在线咨询 2022-01-24刑法对什么是军人违反职责罪作了规定,即军人违反职责,危害国家军事利益,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为了保证军人正确履行职责,以维护国家安全、祖国统一,巩固国防,保证在战争状态下军队的有力指挥,刑法在分则第十章中专门规定了军人违反职责罪。该章从军人履行职责的各个方面规定了战时违抗命令罪、投降罪、谎报军情罪、临阵脱逃罪、故意泄露军事秘密罪、遗弃武器装备罪、私放俘虏罪等三十余种犯罪。构成军人违反职责罪
-
什么是军人违反职权罪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1-11-09军人违反职责,危害国家军事利益,依法应当受到处罚的,是军人违反职责罪。 军人违反职责罪的客观方面是行为人违反军人职责,危害国家军事利益。所谓违反军事义务,是指行为人不遵守国家军事法律、命令、法规确定的具体义务,侵犯国家军事利益,主要是指国家军事设施、军事装备、国防建设、武装斗争、军事后勤供应、军事技术研究等利益。军人违反职责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军人。
-
如何理解违反军人职责罪香港在线咨询 2022-08-07对于军人违反职责罪,一共三十一种。 1战时违抗命令罪2隐瞒、谎报军情罪3拒传、假传军令罪4投降罪5战时临阵脱逃罪6擅离、玩忽军事职守罪7阻碍执行军事职务罪8指使部属违反职责罪9违令作战消极罪10拒不救援友邻部队罪11军人叛逃罪12非法获取军事秘密罪13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军事秘密罪14故意泄露军事秘密罪15过失泄露军事秘密罪16战时造谣惑众罪17战时自伤罪18逃离部队罪19武器装备肇事
-
军人违反职责罪有哪种类型江苏在线咨询 2023-02-15军人违反职责罪的种类包括:战时违抗命令罪;隐瞒、谎报军情罪;拒传、假传军令罪;投降罪;战时临阵脱逃罪;擅离、玩忽军事职守罪;阻碍执行军事职务罪;指使部属违反职责罪;违令作战消极罪。
-
军人违反职责罪具体处罚依据是什么海南在线咨询 2023-06-13根据《刑法》第420条的规定:军人违反职责,危害国家军事利益,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是军人违反职责罪。其中“军人”是指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役军官、文职干部、士兵及具有军籍的学员或者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现役警官、文职干部、士兵及具有军籍的学员以及执行军事任务的预备役人员等。 致使公私财产遭受特别重大损失或者在社会上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