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十六年里,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稳居发展中国家首位。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渐进式改革不断深化、稳步推进的对外开放、以所得税为核心的优惠政策、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等内部因素对外资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冷战结束、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世界产业结构大调整等外部环境变化产生了充足的外资供给。
汽车产业是我国吸收外商投资较多的领域,也是我国对外开放较早的产业,入世5年来,国际上汽车产业著名的跨国公司都在我国有投资。
进入2007年,影响我国吸收外商投资的因素出现许多新的变化,这些变化也将体现在汽车行业。2007年我国外商投资的走向与这些影响我国外商投资主要因素的变化紧密相关。
经济增长压力加大高技术含量投资潜力大
从经济增长速度看:中国持续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经济相对过热的局面将得到控制,否则,宏观经济政策将会进一步收紧。不管怎样,在宏观经济政策取向相对明朗的条件下,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会继续回落,而个人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现实以及人们对未来风险偏高的预期,使居民最终消费需求增长相对缓慢,短期消费热点培育并非易事,内需增长必然放缓。
我国外汇储备偏高,人民币升值压力仍然较大,出口成本将持续上升,外贸出口强劲增长的势头会放缓。这样,无论内需还是外需,增长的压力都很大,新一年中国GDP高速增长仍然会持续,但增速将出现小的拐点,呈现高位缓慢回落的态势。就此来看,外商直接投资不会出现大的波动,但增长的压力会增大。
从经济增长方式看: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中,对能源、矿产等资源的约束日益强化,环境成本趋于上升,依赖资源投入增加支撑的粗放型扩张模式难以持续,呼唤实现集约型增长的声音越来越强烈。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过程中,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2007年,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将得到进一步压缩,外商投资结构也面临调整压力,技术含量高、技术密集型的外商投资增长潜力大,而高污染型产业的外商投资将被严格禁止,高耗能的外商投资会受到更多限制。
外商投资优惠政策调整区位优势发生变化
长期以来,中国实行的以所得税为核心的外商投资优惠政策面临变动。如果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待遇,实行25%的所得税税率,虽然外商投资企业名义税率由33%降低到25%,但考虑到在实际操作中大多数外资企业享受24%和15%两档优惠税率,以及两免三减的待遇,统一所得税后外资企业的实际税赋会略有提高,而内资企业税赋降低。这一方面有利于形成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另一方面也会使外资企业的利润率略微下降,外商投资流入量会因此回落。尤其是那些来自于自由港的政策寻求型外商投资,在所得税优惠取消后,必然大量转向其他引资国。
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上升比较优势逐步弱化
中国谋求建立和谐社会,使我国继续赢得稳定的政治环境。良好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是能够对外商投资产生巨大吸引力的重要区位优势。但随着社会经济进步,劳动者收入总体水平提高,尤其是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缩小个人收入差距、重视三农问题、实行工业反哺农业等一系列组合措施的推出力度加大,低收入人群收入也会较快增加,这也意味着劳动力成本上升,与东南亚等地区相比,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步削弱,劳动密集型的外商投资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加工贸易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外商投资增长趋势会受到影响,甚至出现劳动密集型外商投资企业向外转移趋势。
宏观调控政策对于抑制房价过快上涨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房地产价格一直维持在高位上,这样的局面短期很难改变。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造成外商投资成本上升,也会影响外商直接投资流入。
全球产业结构调整阶段性降温外资供给受到影响
尽管当今存在着全球性的流动性过剩,但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世界产业结构大调整后,如今发达国家重化工业的产业外移已经接近尾声,制造业产业转移放缓,外商直接投资能力会减弱。
特别是世界石油价格在高位上波动,美国试图通过收缩银根控制通货膨胀,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欧洲经济很难持续2006年的增长速度,日本经济增长也会轻微放缓,2007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将会有温和回落,受此影响,外资供给能力也会受到挤压,我国吸收外商投资的国际经济环境难以乐观。
综上所述,2007年我国吸收外商投资受经济增长相对放缓、外资优惠政策调整、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持续升值等因素影响,劳动密集型、政策寻求型外商投资必然减少。加之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全球制造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热潮进入阶段性尾声,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总额可能下降。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外商投资质量会进一步提高,高耗能的、自然资源依赖型的外商投资会减少,高污染的外商投资被禁止,技术密集型外商投资比重将增加。
2007年,随着汽车行业竞争的加剧,汽车产业的外商投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也面临大规模重组的要求。跨国公司为了赢得市场竞争,会在重组中加大技术研发的投入,但总体的投资增长速度会放慢,不会像前些年那样快。在2007年,汽车行业的外商直接投资领域已有的投资应该变化不大,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速度可能不如前几年快。
在2007年,汽车行业的外商直接投资领域已有的投资应该变化不大,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速度可能不如前几年快。
跨国公司为了赢得市场竞争,会在重组中加大技术研发的投入。
-
中国外贸形势和外商直接投资
449人看过
-
新形势下外商在华投资法律策略的调整
161人看过
-
澳贸委:立足优势改善外商直接投资环境
399人看过
-
外商直接投资变变变
87人看过
-
外商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的互补性
499人看过
-
调整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的程序
261人看过
外商直接投资指外国企业和经济组织或个人(包括华侨、港澳台胞以及我国在境外注册的企业)按我国有关政策、法规,用现汇、实物、技术等在我国境内开办外商独资企业、与我国境内的企业或经济组织共同举办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作经营企业或合作开发资源的投资(... 更多>
-
-
投资对外直接投资西藏在线咨询 2022-08-09跨国公司是FDI的主要形式。到1999年为止,5.3万跨国公司约有3.5万亿美元资产。且跨国公司的投资主要是在发达国家之间,且基本上分布于日本,美国,欧盟三极之中。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及其对外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引起西方学者的普遍关注,并形成了垄断优势 比较优势理论、国际产品周期学说、寡头垄断行为学说、市场内部化学说及国际生产折中学说等各种旨在解释并阐述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的学术流
-
外商间接投资和直接投资的区别是什么山东在线咨询 2024-09-23外商间接投资和直接投资的区别为:直接投资是资金所有者和资金使用者的合一,是资产所有和资产经营的统一运动,一般是生产事业,会形成实物资产;而间接投资是资金所有者和资金使用者的分解,是资产所有和资产经营的分离运动。
-
-
外商直接投资优缺点有哪些湖南在线咨询 2022-05-04关于外商直接投资优缺点有哪些的问题, 一、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主要包括六个方面:1、增加国内投资和促进资本形成;2、吸纳劳动力就业;3、提高综合要素生产率TFP;4、促进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5、扩大我国的外贸规模,改善我国的外贸结构,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6、是我国一项重要的税收来源。 二、外国直接投资之弊 外商投资企业往往严密控制其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的扩散,我国以市场换技术的目的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