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逃罪的犯罪行为表现是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4-20 06:04:47
189 人看过
叛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特征: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安全;
2.客观方面表现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行为;
3.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4.主观方面是故意。
《刑法》第一百零九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叛逃罪有什么表现特征
320人看过
-
叛逃罪的犯罪主体是谁怎么对叛逃罪进行认定
131人看过
-
犯了武装叛乱罪有什么表现
156人看过
-
叛逃罪是什么性质的罪行?
499人看过
-
叛逃罪是什么?叛逃罪怎么处罚
383人看过
-
犯罪行为中的不作为表现
311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叛逃罪现行犯要怎么处罚青海在线咨询 2022-06-041、犯叛逃罪既遂的,要这样处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一般应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2、
-
叛逃罪的犯罪主体是谁 怎么对叛逃罪进行认定青海在线咨询 2023-09-05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及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指在国家机关,包括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中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军人叛逃的构成军人违反职责罪。
-
投敌叛变罪的概念及犯罪构成是什么,投敌叛变罪的犯罪表现是怎样的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3-1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零八条的规定,投敌叛变罪是指中国公民投奔敌方或者敌对营垒,或者在被捕、被俘或者由于其他原因被敌方控制以后投降敌人,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 犯罪构成如下: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 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投敌叛变的行为。投敌就是投奔敌国、敌方或者在被捕、被俘后投降敌人、背叛国家。行为的具体表现: 一是投奔到境外的敌对国
-
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什么?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北京在线咨询 2022-02-22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作为和不作为。作为是指犯罪人用积极的行为实施的刑法禁止的危害社会行为,即不当为而为之。作为是人的身体的积极动作。如果行为人违反刑法禁止性规范,即违反不当为的义务而实施某种行为的,就成为危害行为中的作为。不作为是指犯罪人有义务实施且可能实施某种积极的行为而未实施的行为,即当为而不为。构成刑法中的不作为,客观方面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特定义务。
-
什么叫做叛逃罪?就是犯了前段时间叛逃未遂的罪行?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1-12-21叛逃既遂的处罚标准: 构成本罪既遂的,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2、犯罪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