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再婚财产的分配按以下顺序继承:
1、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
2、第二顺序为兄弟姐妹、祖父母、祖父母;
3、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无第一顺序继承人或者第一顺序继承人全部放弃继承权或者丧失继承权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4、在同一顺序的继承人中,没有顺序,遗产一般是平等分割的。
法律规定,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老年人再婚财产公证存在的问题
(一)法定继承与财产归属问题
公证处在办理老年人再婚(大部分都是离异或者丧偶)财产公证时,首先要在通过审查相关资料和询问当事人的同时,弄清楚所公证的财产有没有遗漏继承权方面的纠纷(如一方丈夫或者子女死亡后,所遗留的财产属于子女和其他法定继承人的份额是否已分割出去),按照相关规定,当事人应出具相应财产的权属证明。
(二)是否存在书面、录音等遗嘱问题
遗嘱是当事人一方或者是双方,为了在其百年之后防止子女们为其生前的财产发生经济和民事纠纷,处分生前财产的一种保密方式,其法律效力是在立遗嘱人死亡后产生。而老年人再婚所要公证的财产,往往存在着遗嘱方面的纠纷。
(三)负债问题
老年人再婚财产公证,有相当一部分隐藏着债务纠纷,其特点多为建房或者是买房时欠了一部分外债,有些是子女出资等,再婚时有的顾于某种因素,不愿提外欠债务,如果类似问题存在,在因公证时审查不严,再婚后很可能出现债务纠纷,进而影响公证文书的法律效力。
(四)所涉及到财产的证据和相关资料问题
办理老年人再婚财产公证时,承办公证员应当将申请当事人所要涉及到的财产证据收齐,在条件可能时,尽量让双方当事人的子女部分到场,必要时承办公证员也可直接让当事人提供各自的子女情况及联系方式,然后避开当事人向其子女询问情况并作好询问笔录(备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
2022再婚家庭财产的分配顺序是怎么规定的
344人看过
-
老人再婚财产应该怎么分配?分配原则是什么
187人看过
-
2024年老人去世后财产分配的顺序
439人看过
-
再婚老人婚前财产归属的分配方式
151人看过
-
老人再婚后财产分配的实际操作
324人看过
-
老年人再婚婚后财产分配规定是怎样的?
396人看过
-
财产分配是否按保全的先后顺序,分配顺序是什么?甘肃在线咨询 2022-07-26申请财产保全并没有先后顺序,当事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人民法院会根据实际情况及相关法律规定决定是否进行财产保全。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难以执行或者造成当事人其他损害的案件,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定对其财产进行保全、责令其作出一定行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为;当事人没有提出申请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时也可以
-
2022年老人去世后财产分配的顺序河北在线咨询 2023-01-12老人去世后财产分配的顺序:有遗赠扶养协议的,遗赠扶养协议优先;没有协议的,看是否有遗嘱,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既没有协议,也没有遗嘱的,就按照法定继承。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
再婚离婚财产分割顺序四川在线咨询 2023-01-12离婚后由夫妻双方协议处理夫妻共同财产;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
老人再婚再婚老人如何才有财产分配权?浙江在线咨询 2023-01-31老人再婚配偶有财产分配权。配偶有对夫妻共同财产处分的权利,也有继承对方遗产的权利。在离婚时还可以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但是夫妻共同财产只包括婚姻存续期间的收入,再婚以前的财产不能分割。
-
家里的老人去世了,财产分配顺序是怎样的贵州在线咨询 2023-09-28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