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和定义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16 11:12:42 392 人看过

1、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和定义

劳动既是权利又是义务的原则;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原则;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原则。

2、劳动是公民的权利

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公民都有从事劳动的同等的权利:

(1)对公民来说意味有就业权和择业权在内的劳动权;

(2)有权依法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职业和用工单位;

(3)有权利用国家和社会所提供的各种就业保障条件,以提高就业能力和增加就业机会。对企业来说意味着平等地录用符合条件的职工,加强提供失业保险,就业服务,职业培训等方面的职责。对国家来说,应当为公民实现劳动权提供必要的保障。

3、劳动是公民的义务

这是劳动尚未普遍成为人们生活第一的现实和社会主义固有的反剥削性质所引申出的要求。

4、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原则

(1)偏重保护和优先保护:劳动法在对劳动关系双方都给予保护的同时,偏重于保护处于弱者的地位的劳动者,适当体现劳动者的权利本位和用人单位的义务本位,劳动法优先保护劳动者利益;

(2)平等保护:全体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都平等地受到劳动法的保护,各类劳动者的平等保护,特殊劳动者群体的特殊保护;

(3)全面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无论它存在于劳动关系的缔结前、缔结后或是终结后都应纳入保护范围之内;

(4)基本保护:对劳动者的最低限度保护,也就是对劳动者基本权益的保护。

5、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原则

(1)双重价值取向:配置是否合理的标准是能否兼顾效率和公平的双重价值取向,劳动法的任务在于,对劳动力资源的宏观配置和微观配置进行规范;

(2)劳动力资源宏观配置:即社会劳动力在全社会范围内各个用人单位之间的配置;

(3)劳动力资源的微观配置:处理好劳动者利益和劳动效率的关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11日 17:0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失业保险相关文章
  • 什么是劳动法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指集中体现劳动法的本质和基本精神,主导整个劳动法制定全过程,为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关系时所应体现的总的指导思想和遵循的基本准则。可以将劳动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概括为: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保护劳动者的原则。劳动法产假分类是什么劳动法产假分类:一、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二、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三、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四、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劳动法》第1条,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2023-07-26
    77人看过
  • 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怎样的
    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1、刑法中所规定的犯罪必须由法律明文规定,简称罪的法定;2、刑法中所规定的刑罚必须由法律明文规定,简称刑的法定;3、刑法中所规定的刑事责任必须由法律明文规定。一、虚假诉讼罪实施之前适用什么罪名根据罪刑法定原则,法无明文规定的不为罪。如果只是单纯的虚假诉讼,在虚假诉讼罪实施之前则不构成犯罪;同时,刑法也严禁类推。但是如果在虚假诉讼的同时,又涉嫌诈骗、贪污或职务侵占的,则按法律规定办理,即可以构成诈骗罪、贪污罪或职务侵占罪。二、其他组织能否作为当事人参加民事诉讼其他组织能可以作为当事人参加民事诉讼的,其为我国《民事诉讼法》中所作出的明文规定。《民事诉讼法》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法人由其法定代表人进行诉讼。其他组织由其主要负责人进行诉讼。三、附加刑可以没有主刑吗附加刑可以独立适用。这里的“可以独立适用”是指依照刑法分则单处附加刑的规定适用,而
    2023-03-15
    378人看过
  • 研究义务教育法的基本原则
    义务教育法的基本原则需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性,保证教育公平与民主,统一与多样,建立终身学习习惯。所以我国义务教育法的基本原则包括:第一、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第二、公共性原则,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接受国家的管理和监督。第三、民主性原则。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第四、教育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形成社区教育特色。第五、教育与终身学习相适应的原则。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几周岁的儿童一、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几周岁的儿童1、年满六周岁的儿童,由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送其上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延至七周岁。义务教育是一项公益事业。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事业单位属于非营利组织。义务教育是对所有适龄儿童少年的义务教育,可以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受教育的权利。义务教育由国家实施和保障。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章第十一条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
    2023-06-30
    163人看过
  • 物权变动的基本法律原则
    物权变动原则:1、公示原则。宣传原则要求产生、变更、消灭物权,必须以一定的方式从外部查明;2、公信原则。物权变更定以登记交付为公示方式,当事人信任这种公示为一行为;即使登记或交付的物权状态与实际物权状态不一致,也不能影响物权变更的效力。这是信用原则的基本要求。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自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时发生效力。一般的物权变动的方式有哪些一般的物权变动方式包括:不动产登记和动产交付。(一)不动产登记根据《民法典》第二百零八条的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登记。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交付。(二)动产交付根据《民法典》第二百二十四条的规定,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自交付时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其中动产交付方式分为2种:一是现实交付;二是观念交付,观念交付又包括:简易交付、指示交付和占有改定。其内涵分别
    2023-07-03
    133人看过
  • 我国劳动合同法的基本原则是怎样的
    一、经济诈骗罪经济诈骗罪行为一般都涉及经济内容,所以法律上没有“经济诈骗罪”的说法,我国现行法律上所讲的经济诈骗主要分一般诈骗、合同诈骗和金融诈骗,经济诈骗罪是包括了诈骗罪、合同诈骗罪、金融诈骗罪其中跟经济社会密切相关的诈骗犯罪,包括但不限于诈骗罪、合同诈骗罪、金融诈骗罪。经济诈骗罪中合同诈骗是具体罪名(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在刑法中包含在扰乱市场秩序罪(刑法第八节)这一类罪名中,是指在签订和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利用合同诈骗对方钱财的某些行为;经济诈骗罪中金融诈骗是一类罪名(刑法第五节),主要涉及金融领域,包括集资诈骗、贷款诈骗、信用证诈骗、信用卡诈骗、有价证券诈骗、保险诈骗等;经济诈骗罪中其他的诈骗行为就是通常意义上的诈骗,包括利用一般手段诈骗别人财产的行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出口退税的行为,利用某些非法组织的诈骗行为(刑法第三百条)等。许多当事人询问经济诈骗罪量刑标准是什么?有人认
    2023-04-13
    206人看过
  • 公务员法的基本原则和公务员的义务、权利
    (一)公务员管理基本原则根据《公务员法》第五条至第九条的规定,我国公务员管理或任用,应坚持的原则有:第一,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和法治原则第二,监督约束与激励保障并重原则第三,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第四,分类管理和效能原则(二)公务员义务和权利根据《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应当履行下列九项义务:(1)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2)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提高工作效率;(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4)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5)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6)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7)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8)清正廉洁,公道正派;(9)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总结我国人事管理工作的经验,借鉴国外的有益做法,《公务员法》规定了公务员应享有的八项权利:(1)按照规定的权限履行职责应当具有的工作条件的权利;(2)非因
    2023-06-06
    203人看过
  • 劳动法基本原则,我国劳动合同制度的核心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如下:1.劳动既是权利又是义务的原则。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公民都有从事劳动的同等的权利。2.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原则。3.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原则。这个原则是指配置是否合理的标准是能否兼顾效率和公平的双重价值取向,劳动法的任务在于对劳动力资源的宏观配置和微观配置进行规范。我国劳动法规定的劳动年龄为几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法定劳动年龄指年满16周岁至退休年龄,有劳动能力的中国公民。退休年龄一般指男60周岁,女干部身份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1、中国的法定工作年龄最低是16岁。《劳动法》第1条,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2023-07-09
    238人看过
  • 选举法确定的基本原则
    剥夺政治权利
    选举原则是贯穿整个选举制度的根本准则。选举原则反映的是选举制度的本质及其内涵,对选举制度的具体实施,具有相应的指示作用。我国现行选举法的基本原则有:(1)普遍选举原则。普遍选举是相对于限制选举而言。普遍选举原则是指,凡符合法定年龄的中国公民,除被剥夺政治权利者外,不受限制地、普遍地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根据宪法规定,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因此,上述规定从根本上决定了我国人民必然要享有广泛的选举权。普遍选举作为我国选举制度的一项基本原则,不仅为宪法所肯定,而且也具体地体现在选举法中。《选举法》第三条规定,除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外,凡年满18周岁的中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历次换届选举
    2023-06-12
    391人看过
  • 劳动法基本原则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原则等。规定上述原则的依据则是《宪法》。一、假的劳动合同是不是具有效力假的劳动合同不具有效力。1、虚假的劳动合同违反了订立劳动合同的基本原则,因此不具有效力;2、如果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劳动合同的作用如下:1、确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基本权利义务关系;2、是办理社保登记等手续的所需的材料;3、是证明当事人之间劳务关系的证明;4、是促进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手段。二、公司可以随意降低员工的工资吗公司不可以随意降低员工的工资。事实上,单方面降低工资改变劳动合同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违约行为。劳动合同的订立和变更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规定。未经双方协商,公司单方面降低劳动者工资违反了变更劳动合同的基本原则和劳动合同中的约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
    2023-03-25
    153人看过
  • 劳动争议解决的基本原则概述
    解决劳动争议的原则有:(一)调解原则。(二)及时处理原则。及时处理原则要求劳动争议当事人、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及人民法院在劳动争议案件处理过程中;必须按照法律规定及时行使权利、履行职责。当事人应及时申请调解或仲裁,超过法定时间将不予受理。(三)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是我国法制的基本原则,在处理劳动争议时,要求调解委员会、仲裁委员会及人民法院都必须对争议的事实进行深入、细致;客观的调查、分析,查明事实真相,这是准确适用法律、公正处理争议的基础。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依法进行调解、仲裁和审判。(四)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依法维护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体现了当事人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则。劳动争议的解决途径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解决劳动争议的途径有:第一,协商。劳动争议发生后,尤其是工伤待遇争议发生后,双方
    2023-07-20
    309人看过
  • 维护正义的五个基本原则
    正当防卫的五大要件如下1、有不法侵害发生;2、必须是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时候;3、正当防卫不能超越一定限度;4、正当防卫必须基于保护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的目的5、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者本人。正当防卫成立的要件有哪些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采取的旨在制止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未明显超过必要限度损害行为。成立正当防卫的条件:1、起因条件。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是指存在着具有社会危害和侵害紧迫性的不法侵害行为。(1)必须有不法侵害存在。(2)不法侵害并非仅限于犯罪行为。不法侵害的范围。就该包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3)不法侵害必须是现实存在的。至于不法侵害的程度,通常限于具有暴力性、破坏性、紧迫性的不法侵害行为。(4)不法侵害通常应是人所实施的。事实上不存在不法侵害,行为人误认为存在不法侵害而对臆想中的侵害进行防
    2023-07-12
    250人看过
  • 劳动法怎样定义基本工资
    一、劳动法怎样定义基本工资基本工资,即劳动者所得工资额的基本组成部分。它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的工资标准支付,较之工资额的其他组成部分具有相对稳定性。具体来说,在企业中,基本工资是根据员工所在职位、能力、价值核定的薪资,这是员工工作稳定性的基础,是员工安全感的保证。同一职位,可以根据其能力进行工资分不同等级。二、全额工资根据国家统计局1990年1月1日颁发的《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1990年1月1日局令第1号)的有关规定,劳动者的全额工资是指其每月所收入的基本工资(又称标准工资)与辅助工资(又称非标准工资)之总和,即实得工资。三、工资发放相关法律依据1、《劳动法》第50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2、《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7条规定: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曰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
    2023-04-20
    85人看过
  • 如何理解和遵守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原则?
    摘要:劳动争议可以通过调停、仲裁和诉讼等方式解决。调停是调停原则的内容,当事人在调停中达成协议后,应认真履行。及时处理原则要求当事人及时申请调停或仲裁,否则将不予受理。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要求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依法调停、仲裁和审判。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要求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都要同等处理,其法律地位完全平等。(一)劳动争议可以通过调停方式解决,这是调停原则的内容。当事人发生争议后,应向企业委员会申请调停,在互相允许的基础上达成协议,认真履行,调停无效时,仲裁机构和法院解决。调解委员会应认真负责调解,解决争议。调停要求成立,健全使用者的调停组织和制度,充分发挥调停委员会的作用,调停工作不仅是调停委员会,还可以在争论的仲裁、诉讼过程中进行调停。(二)及时处理原则及时处理原则要求劳动争议当事人、劳动争议调停委员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人民法院在劳动争议事件处理过程中,必须按照
    2023-11-15
    261人看过
  • 制定劳动合同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则是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制定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一、合伙协议的法律规定关于合伙的法律规定有:合伙协议依法由全体合伙人协商一致、以书面形式订立;订立合伙协议、设立合伙企业,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原则;合伙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国家有关税收规定,由合伙人分别缴纳所得税等法律规定。二、应届生可以签劳动合同吗应届生需要签劳动合同,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
    2023-03-29
    412人看过
换一批
#保险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失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的,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对因失业而暂时中断生活来源的劳动者提供物质帮助并促进其再就业的制度。它是社会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之一。 失业保险基金除用于支付失业保险金以外,还要将部分资金用于... 更多>

    #失业保险
    相关咨询
    • 劳动法规定几种最基本的原则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6-16
      劳动法的首要原则是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劳动法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制定的法律。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内容: 1、劳动既是权利又是义务的原则; 2、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原则; 3、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原则。
    • 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3-04
      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均衡原则、法定原则、平等原则、适应原则。罪刑均衡原则的基本含义是:犯多大的罪,就应当承担多大的刑事责任,法院亦应判处其相应轻重的刑罚,做到重罪重罚,轻罪轻罚,罚当其罪,罪刑相称;罪轻罪重,应当考虑行为人的犯罪行为本身和其他各种影响刑事责任大小的因素。罪刑法定原则的经典表述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刑法第3条明文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罪刑法定原则产生的思
    • 什么是劳动法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云南在线咨询 2023-09-24
      《劳动法》是调整和规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的法律。《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原则;合法性原则;平等自愿的原则等。
    • 我国民法典基本原则的意义
      上海在线咨询 2023-12-23
      我国民法典的基本原则是: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信原则、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绿色原则。平等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自愿原则是指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 遗嘱执行信托的定义和基本原则是哪些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8-06
      所谓遗嘱执行信托是遗嘱信托的一种形式,是指由受托人作为遗嘱执行人,按照遗嘱人的遗嘱,处理有关事项并负责分配遗产的业务。执行遗嘱信托是为了实现遗嘱人的意志而进行的信托。遗嘱执行上的事务分为债权的收取、债务的清偿、遗赠物的交付、遗产的分割四大类,这些事务大多由信托机构承担,因而称为执行遗嘱信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