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权处分他人财产的买卖合同,是有效的债权合同。即便权利人拒绝追认或者无处分权人确定无法取得标的物所有权的,出卖人或者买受人关于合同无效的主张,法院均不予支持。
一、效力待定合同有哪些补救措施
效力待定合同的补救措施:一是第三人即权利人行使追认权;二是无处分权人取得处分权。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有效。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二条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代理行为有效。第五百九十七条规定,因出卖人未取得处分权致使标的物所有权不能转移的,买受人可以解除合同并请求出卖人承担违约责任。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或者限制转让的标的物,依照其规定。
二、多人共有房屋出售必须经过全体共有人同意吗
对此问题,应区别不同的情形分别处理:
1、房屋出售时,权利登记仅为出卖人一人的,基于不动产的公示、公信原则,买受人有理由相信出卖人系房屋的完全权利人,其与出卖人之间签订的买卖合同,应认定为有效;但如有证据证明买受人存有过错,与出卖人恶意串通,损害其他共有人利益的除外。
2、房屋出售时,权利登记为数人的,基于部分共同共有人,不得擅自处分共有财产的法律规定,在其他权利人事后不予追认的情况下,应认定买卖合同无效;但买受人有理由相信出卖人有代理权,符合表见代理构成要件的,应确认买卖合同有效。
三、购销合同纠纷应注意哪些问题
在处理纠纷时,一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买卖合同的有效性。比如买卖合同一方主张合同无效,理由是出卖人在签订合同时对标的物没有所有权或者处分权;
2、标的物损坏和损失的风险。在履行购销合同的过程中,一般涉及标的物的移交。标的物在保管和移交过程中发生损坏或者损失的,哪一方应当承担风险,这对解决购销合同纠纷非常重要。
标的物的损坏和损失的风险由出卖人承担,标的物交付前由买受人承担,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
是否可以撤销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
204人看过
-
民法典中无效合同是否有合同效力
224人看过
-
附件无权处分对合同效力的法律解析
62人看过
-
无权处分的合同效力及其法律后果具体是
149人看过
-
合同法律效应:涉外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333人看过
-
合同的法律效力与生效性区分
448人看过
合同生效,是指已经成立的合同开始产生以国家强制力保障的法律约束力,即合同发生法律效力。此处所说的法律效力并不是指合同能够像法律那样产生约束力。合同本身并不是法律,而只是当事人之间的合意,因此不可能具有法律一样的效力。合同的效力主要体现在对当... 更多>
-
合同无效是否对合同产生效力有时效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11-02确认合同无效是有时效规定的,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合同一方当事人请求的,应当在合同约定的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合同之外的第三人请求的,应当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损害国家利益的,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
-
无权代理人合同法律效力是否有广东在线咨询 2023-07-19一般情况下无权代理人签订的合同属于效力待定,如果被代理人追认的,合同有效。如果被代理人拒绝的,合同无效。但是如果无权代理行为属于表见代理的,表见代理人签订合同属于有效合同,被代理人应当承担责任。
-
合同签订无权处分是否有效山西在线咨询 2022-10-12不一定,要看是否符合对无权处分的相关规定。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有效。 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 (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的; (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 (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
-
2022年无权处分是否会影响合同效力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1-27一般无权处分影响合同效力,对于无权处分合同如果没有经过权利人追认的,则会导致合同无效。 但是如果是无权处分的买卖合同,则当事人一方以出卖人在缔约时对标的物没有所有权或者处分权为由主张合同无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如果出卖人因为没有处分权导致买卖标的的所有权无法转移的,则买受人可以要求出卖人承担违约责任或者可以要求解除合同赔偿损失。
-
无权利处分合同具有无权处分的效力吗海南在线咨询 2022-07-11有效。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一条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未经被代理人追认的,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 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追认。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行为人实施的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行为人实施的行为未被追认的,善意相对人有权请求行为人履行债务或者就其受到的损害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