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里不批辞工,可自己书写辞职信,一式两份,用快递寄送一份至公司人事部(注意:在填写快递单时要在上面的备注栏注明是辞职书),保留副本和快递回执单。30天内或3天后可以去结算工资(视是否在试用期而定),只要履行告知义务即可。
一、转别人的快递店需要注意什么
签订合同,约定各方的权利义务及违约责任。
快递转让流程:
1.快递公司转让需要提供加盖公司公章的且有公司法人签字的《公司变更登记申请书》。
2.指定代表和委托代理人需提供本人的身份证复印件,由公司签订《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的证明》。
3.召开股东大会,修改公司章程,进行人事任免。
4.在公司其他股东放弃优先购买权的情况下,双方签订股东转让合同,这一过程最好有律师的见证。5.办理新的公司营业执照。
由于快递行业的特殊性,在进行快递转让时,需要首先对现有的运营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了解好该快递的收件质量、派件难度、人员情况、日收件派件数,快递转让费用一般都要与这些信息相关。在了解完快递公司的盈利情况后,如果确定转让,还需要转让的双方就快递人员、配送车辆、快递仓库等具体问题进行协商。
关于快递转让流程和注意事项大概就是这些,因为快递转让涉及到的情况比较复杂,需要注意的事项比较多,所以建议您通过专业的中介机构进行转让,从而最大程度确保资金安全。
二、辞工不批向劳动局投诉有用吗
辞工不批向劳动局投诉有用。劳动者辞职,用人单位不批准的,劳动者可以通过快递的形式给用人单位邮寄一份辞职书,保留好快递详情单以及复印一份辞职书,辞职到期以后,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其工资以及为其办理离职手续。如果在试用期间辞职,提前3天递交离职申请,可以拿到应得工资,如果是正式员工,要提前30天递交离职申请,可以拿到应得工资。根据相关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如果是正式员工,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三、暑假工公司不给离职怎么办?
暑假工劳动纠纷,是目前比较难解决的问题,但劳动者有证据的,可以反映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解决申请劳动仲裁,要求赔偿。同时,劳动者也可以通过快递的形式给用人单位邮寄一份辞职书,保留好快递详情单以及复印一份辞职书,辞职到期以后,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其工资以及为其办理离职手续。
-
工厂辞工不批怎么解决
427人看过
-
工厂不批准辞职如何应对
300人看过
-
急辞工,单位不批怎么办?
65人看过
-
急辞工工厂不批怎么处理
307人看过
-
辞职厂里不批怎么办呢,具体怎么操作
171人看过
-
在一工厂辞职不批怎么办才好呢,辞职要到期又推后了
432人看过
辞职即辞去职务,是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劳动关系的行为。辞职一般有三种情形: 一是依法立即解除劳动关系,如用人单位对职工有暴力或威胁行为强迫其劳动、不按合同约定支付工资等,职工可以随时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要求; 二是根据... 更多>
-
-
该怎么办理工厂不批准辞职?西藏在线咨询 2023-11-06劳动者辞职不需要经过用人单位批准。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即使单位领导不签字批准,也可以在通知期间届满以后离开原单位。 单位不依法履行相关手续的话,可以提起劳动争议仲裁,也可以申请劳动保障监察,要求单位履行法定义务。
-
口头离职领导不批,小工厂没有辞职单。怎么办澳门在线咨询 2024-09-01劳动者按规定辞职,并不需要用人单位批准。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按此规定辞职是合法的,时间一到可以离职。不过劳动者要留存好按规定辞职的证据。如果用人单位因此扣发工资,劳动者可向劳动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不收费),可以再要回工资。
-
辞职不批去工作单位不给辞职怎么办湖南在线咨询 2022-04-241、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只需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试用期内只需提前3天通知即可。注意,劳动合同法规定是通知,而不需要批准。 2、按《工资支付条例》规定,劳动者只要付出了劳动,用人单位就要支付劳动报酬,你每工作一天,都应获得相应的报酬,按国家规定的日工资计算方法计算。 3、按上述法律规定,要求但未兑现,否则,到劳动仲裁部门申请仲裁,按裁定书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
苏州瀚荃电子厂辞职单不批怎么办广西在线咨询 2022-07-231.将离职报告邮递到用人单位负责人手中,然后到期后离职属于合法。 2.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