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不可抗力事件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7-14 11:39:02 293 人看过

一、何为不可抗力事件

不可抗力事件,在法律领域中,特指那些无法预见、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这类事件往往超出了当事人的控制和预测范围,对于民事义务的履行产生了直接影响。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当因不可抗力导致无法履行民事义务时,当事人不承担民事责任,除非法律另有规定。

2.不可抗力事件的判定关键在于三个方面的特点:

(1)不能预见,即事件的发生不是基于当事人的预见能力所能够避免的;

(2)不能避免,即事件发生时,当事人无法采取有效措施阻止其发生;

(3)不能克服,即事件发生后,当事人无法消除其影响或恢复原有的状态。例如,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就是典型的不可抗力事件。

二、不可抗力的情形

不可抗力的具体情形包括多种类型。

1.自然灾害是不可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地震、海啸、台风、洪水等。这些灾害的发生往往超出了人类的预见和防范能力,对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2.社会事件如战争、武装动乱、罢工等也属于不可抗力范围。尽管在现代社会中,这些事件发生的概率较低,但一旦发生,往往会对社会和经济秩序造成严重影响,导致合同无法履行

3.政府行为也可能构成不可抗力。政府出台的一些政策、法律、行政措施等,如果导致合同无法履行,也可以被视为不可抗力。

4.传染病、瘟疫等无法预见的疾病也被视为不可抗力的一种类型。这些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往往会对人类社会造成巨大冲击,影响合同的履行。

三、不可抗力的法律解读

在法律上,不可抗力被视为一种免责事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九十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可以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当事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以不可抗力为理由免除责任。

1.不可抗力必须确实存在并导致合同无法履行;

2.当事人应当及时通知对方,并提供证明;

3.当事人不能因自身过失而导致不可抗力的发生或扩大。

值得注意的是,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免除其违约责任。如果当事人未能按照合同约定及时履行义务,并在迟延履行后发生了不可抗力事件,那么当事人仍然需要承担违约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九十条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4日 08:5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不可抗力是否可以成为犯罪构成要件?
    违法犯罪不属于不可抗力。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犯罪不可抗力指什么犯罪不可抗力指当事人不能够预料到的,并且不能够避免或者克服的情况。刑法中,当事人由于不可抗力的影响,在客观上造成了一定的损害的,一般不承担刑事责任。但是有可能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六条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023-07-16
    144人看过
  •  不可抗力事件如何影响工人工资计算
    本文讲述企业在停工时需要按照劳动合同规定支付职工工资。由于不可抗力停工的企业,在停工停产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应按照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职工工资。若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职工提供正常劳动,企业应支付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职工不提供正常劳动,企业应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办法支付生活费。由于不可抗力原因导致企业停工时,根据劳动合同的规定,企业需要按照标准支付职工工资。企业因不可抗力停工的,企业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企业应当按照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职工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职工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职工不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办法支付生活费。 企 业 因 不 可 抗 力 停 工 , 如 何 支 付 职 工 工 资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规定,企业因不可抗力停工的,停工期间应当按照
    2023-09-03
    153人看过
  • 能否将疾病归为不可抗力?
    不可抗力不包括疾病。所谓不可抗力,是指合同订立时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包括自然灾害、如台风、地震、洪水、冰雹;政府行为,如征收、征用;社会异常事件,如罢工、骚乱三方面。但是,因为发生全球或全国范围内的急性重大传染疾病,依据国家、政府相关部门发布的限令而造成合同无法全部或部分履行的,可视为不可抗力。医保报销非疾病治疗项目包括哪些1、各种美容、整形项目:如痤疮、疤痕美容、激光美容、美容性洁齿、植发等。2、矫形治疗项目:口吃、牙列不整、义齿修复(包括桩冠、套冠、安装义齿)、种植牙、鼻鼾手术(呼吸窘迫症除外)、平足等项目(先天性斜颈、唇腭裂、脊髓灰质炎后遗症除外)。3、各种健美治疗项目:如减肥、增胖、增高等。4、各种健康体检项目:如职工体检、疾病普查等。5、各种预防、保健性诊疗项目:如各种疫苗预防接种、健身等。6、各种医疗咨询、健康预测诊疗项目:如各种疾病咨询费(二、三级精神卫生
    2023-07-20
    456人看过
  • 不可抗力属于法律行为吗
    不可抗力属于法律行为。不可抗力可以是自然原因酿成的,也可以是人为的、社会因素引起的。前者如地震、水灾、旱灾等,后者如战争、政府禁令、罢工等。不可抗力所造成的是一种法律事实。当不可抗力事故发生后,可能会导致原有经济法律关系的变更、消灭,如必须变更或解除经济合同;也可能导致新的经济法律关系的产生,如财产投保人在遇到因不可抗力所受到的在保险范围内的财产损失时,与保险公司之间产生出赔偿关系。当不可抗力事故发生后,遭遇事故一方应采取一切措施,使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在订立买卖合同时,一般都订有不可抗力条款,其内容包括:不可抗力内容;遭到不可抗力事故的一方,向另一方提出事故报告和证明文件的期限和方式;遭遇不可抗力事故一方的责任范围。如因不可抗力使合同无法履行,则应解除合同。如不可抗力只是暂时阻碍合同履行,则一般采取延期履行合同的方式。凡发生不可抗力事故,当事方已尽力采取补救措施但仍未能避免损失的情况下,
    2023-08-12
    402人看过
  • 不可抗力事件在购房合同中是否可以成为免责条款?
    出现了购房合同中的不可抗力事件不一定能免责,“不可抗力”的免责需要具备以下条件:1、必须在一定的期限内提供相关证明,证明的确发生了不可抗力事件;2、履行了保护义务。遭受不可抗力影响的一方履行了“及时通知对方”和“采取补救措施”的程序和义务。只有这样,不可抗力及其免责才能认定。购房合同可以更名吗(一)商品房买卖合同未拿到交易中心登记。这种情形下即是说合同未备案,那么购房合同是可以进行更名的。(二)商品房买卖合同已经拿到交易中心登记,但是该商品房未竣工验收。在这种情形下也是有可能进行更名。(三)商品房买卖合同已经拿到交易中心登记,而且该商品房已经竣工验收。这种情形下则不能再对合同进行更名了。根据国家七部委颁布的《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中明确规定:“禁止商品房预购人将购买的未竣工的预售商品房再行转让。在预售商品房竣工交付、预购人取得房屋所有权证之前,房地产主管部门不得为其办理转让等手续
    2023-07-08
    281人看过
  • 意外事件与不可抗力、过失的区别
    意外事件与不可抗力事件不能预见的原因所致的意外事件与疏忽大意的过失的相似之处,二者都是行为人对有害结果的发生没有预见,并因此而发生了这种结果。但是,它们更有着原则的区别:根据行为人的实际认识能力和当时的情况,意外事件是行为对损害结果的发生不可能预见,不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疏忽大意的过失则是行为人对行为发生危害结果的可能性能够预见、应当预见,只是由于其疏忽大意的心理而导致了未能实际预见。因此,根据行为人的实际能力和当时的情况,结合法律、职业等的要求来认真考察其有没有预见的原因,对于区分意外事件与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至关重要,这是罪与非罪的原则区分。例如,某汽车司机在雨夜行车,从一塑料布驶过,压死了塑料布下的一个精神病人。司机以为塑料布下是附近农民的稻谷,在当时的情况下他不可能预见到有人在雨夜躲在公路的塑料布下,这就属于意外事件。意外事件与过失不能预见的原因所致的意外事件与疏忽大意的过失的相似之
    2023-04-22
    444人看过
  • 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的应对策略
    不可抗力是指不可避免和不可克服的客观情况。意外事件是指损害结果是由不可抗拒或不可预见的原因造成的,其范围将更广,包括第三方的过错行为。不可抗力条款主要包括以下情况:1、台风、冰雹、地震、海啸、洪水、火山爆发、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2、政府行为,如征用、征用;3、战争、武装冲突、罢工、骚乱、暴动等社会异常事件。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要承担刑事责任吗不承担。由于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造成他人损害的,不是犯罪:现行刑法已经对此作了明文规定,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处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不是犯罪。也就是说,由于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造成他人损害的,不是犯罪,行为人无需承担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六条【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
    2023-07-05
    145人看过
  • 拆迁是否可以归类为不可抗力?
    如果当事人在合同中事先约定了拆迁属于不可抗力,那么,房屋所有人就可直接援引该条款免责。当然,实践中,绝大多数当事人都没有在事先做出类似的约定,如果拆迁是政府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而实施的,可以认定为不可抗力;反之,如果是一般的商事主体基于非公共利益的需要而实施的拆迁,则不能认定为不可抗力。国家征用土地属于不可抗力吗不可抗力包括自然灾害,政府行为还有社会异常事件。政府土地征收应该算作政府行为。不可抗力的分类哪些事件属不可抗力,我国法律没有作出具体列举式的规定。理论界将其划分为三类:1、自然灾害。尽管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逐步提高对自然灾害的预见能力(如预测地震、台风),但是,人类仍无法抗拒它。而且在现实生活中,自然灾害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阻碍着合同的履行。2、政府行为。合同当事人往往很难预见政府的政策,法律或行政措施的变化,若当事人在合同签订之后,政府颁布新的政策、法律或采取新
    2023-07-17
    340人看过
  • 一定不可抗力事件是否一定免责?
    不可抗力不一定免责。应依不可抗力的具体影响情况确定。在许多情况下,不可抗力的发生,仅仅只是导致履行义务期限的延长。有时不可抗力事由只是暂时阻止合同的履行,而并不是导致合同完全、永远地不能履行,在此情况下解除合同,确实不如采取维持合同效力并延期履行的方式更有利于维持合同的严肃性,并充分实现当事人的订约目的。疫情影响合同履行是不可抗力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属于不可抗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九十条规定: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
    2023-07-11
    175人看过
  • 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是什么意思
    (一)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不可抗力条款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1)自然灾害、如台风、冰雹、地震、海啸、洪水、火山爆发、山体滑坡;(2)政府行为,如征收、征用;(3)社会异常事件,如战争、武装冲突、罢工、骚乱、暴动等。(二)意外事件指的是损害结果的发生是由于不可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出现的范围会更广一点,包括了第三人的过错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六条
    2022-03-04
    394人看过
  • 不可抗力如何进行认定,不可抗力的特点有哪些?
    一、不可抗力如何进行认定不可抗力的认定包括:1.主观要件,即不可抗力的发生是当事人无法预见和不可能预见的。也就是说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无法知道事件要在何时、何地发生,也无法预先知道发生的情况如何。如果能事先预料、预测、预报,并能提前采取措施避免的,则不能认为是不可抗力。2.客观要件,即在现有条件下,当事人所具备的物质力量和技术力量对事件的发生是不可避免和不可克服的。如果从现实条件来看,当事人能够采取措施避免和消除事件的发生,则不能认为是不可抗力。3.在结果上,事件的发生必然导致合同的部分或全部不履行以及延迟履行,或者是标的物部分或全部毁损。如果某种客观情况的出现,并不构成履行合同的障碍,就不能把它当成不可抗力看待。因此,判断一种客观情况是否属于不可抗力,必须用以上三个要件作为衡量的标准,只有同时具备三个要件的客观情况才能认定是不可抗力事件,如果缺少其中的要件,就不能适用法律规定的不可抗力的
    2023-06-07
    337人看过
  • 因为很多不可抗力什么意思
    一、因为很多不可抗力什么意思不可抗力是一项免责条款,是指买卖合同签订后,不是由于合同当事人的过失或疏忽,而是由于发生了合同当事人无法预见、无法预防、无法避免和无法控制的事件,以致不能履行或不能如期履行合同,发生意外事件的一方可以免除履行合同的责任或者推迟履行合同,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二、什么是不可抗力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不可抗力的来源既有自然现象,如地震、台风,也包括社会现象,如军事行动。作为人力所不可抗拒的强制力,具有客观上的偶然性和不可避免性,主观上的不可预见性以及社会危害性。三、不可抗力的法律条款指合同订立时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构成不可抗力必须具备以下要件:A.不可预见的偶然性。不可抗力所指的事件必须是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不可预见的事件,它在合同订立后的发生纯属偶然。当然,这种预料之外的偶然事件,并非是当事人完全
    2023-06-07
    432人看过
  • 什么是不可抗力,如何理解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条款?
    所谓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不可抗力可以是自然原因酿成的,也可以是人为的、社会因素引起的。前者如地震、水灾、旱灾等,后者如战争、政府禁令、罢工等。不可抗力所造成的是一种法律事实。不可抗力条款是指合同中订明如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全部或部分义务的,免除其全部或部分责任的条款。另一方当事人不得对此要求损害赔偿。因此,不可抗力条款是一种免责条款。构成不可抗力的意外事故应具备的条件:1、意外事故是在签订合同以后发生的;2、意外事故是当事人所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和不可控制的。不可抗力的事故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自然力量引起的,如水灾、风灾、旱灾、地震等;另一种是社会原因引起的,如战争、封锁、政府禁令等;3、意外事故的引起没有当事人疏忽或过失等主观因素。律师补充:不可抗力事故的范围:对于这个问题,一般容易引起当事人的争议,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应当规定的具
    2023-05-07
    53人看过
  • 什么是不可抗力,建设工程不可抗力损失如何索赔?
    不可抗力是指合同双方在合同履行中出现的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不可抗力的范围一般包括因战争、敌对行动(无论是否宣战)、入侵、外敌行为、军事政变、恐怖主义、骚动、暴动、空中飞行物坠落或其他非合同双方当事人责任或原因造成的罢工、停工、爆炸、火灾等,以及当地气象、地震、卫生等部门规定的情形。双方当事人应当在合同专用条款中明确约定不可抗力的范围以及具体的判断标准。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但有以下例外:(1)金钱债务的迟延责任不得因不可抗力而免除。(2)迟延履行期间发生的不可抗力不具有免责效力。律师补充:施工企业应当在不可抗力事件发生后及时通知发包人,如果还没有通知,复工后应当抓紧时间通知发包人发生了不可抗力事件,复工后应抓紧时间收集准备证据。合同对索赔期限和程序有约定的,按合同约定的期限提出索赔,当然因不可抗力事件的影响无法进行的除外。对于
    2023-05-07
    263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不可抗力在可称为免责事由吗?
      广东在线咨询 2023-06-11
      不可抗力,指人力所不可抗拒的力量,它是独立与人的行为之外,不受当事人的意志所支配的现象。不可抗力是法定免责事由之一。不可抗力包括自然灾害;政府行为;社会异常事件等。由于不可抗力本身是行为人主观上不能预见,客观上又不可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现象,其发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当事人已尽最大的努力仍然不能避免某种事件及其损害结果的发生。正因为不可抗力的发生独立于行为人意志之外,又是行为人无法控制和避免的,如果
    • 哪些事由可以约定为不可抗力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3-30
      首先,一般来说,在商品房买卖合同中,双方可以将以下事件约定为不可力:1、政府重大行为,如奥运会、世博会等重大项目造成的交通管制、施工限制等。2、特别异常的气候条件。如台风、沙尘暴等恶劣天气。在约定时一定需将恶劣程度约定明确。3、市政配套设施规划的批准与配套安装的延误。如供水、供电、排水等设施的延误。4、拆迁工程中,因被拆迁人拒不拆迁造成的工程延误等等。5、施工中碰到异常困难及重大技术问题不能及时解
    • 不可抗力的行为的法律效果如何?
      广东在线咨询 2022-10-17
      一般说来,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应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要求赔偿损失。所谓根据履行情况,是指合同解除之后合同的履行状态,当事人双方的具体情况。所谓根据合同性质,是指什么类型的合同,是买卖合同,还是租赁合同或者服务合同。合同性质不同,其处理方式不同。所谓恢复原状,指恢复到订约前的状态。恢复原状时,原物存在的,应当返还原物,原物不存
    • 不可抗力和可抗力的区别
      香港在线咨询 2022-10-12
      区别: 1、概念不一样。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可抗力是指能预见、能避免并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2、法律后果不一样。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属于法定解除合同情形,不需要支付违约金等;而在可抗力情形下违约的需要支付违约金等。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
    • 意外事故损害不可抗力人为犯罪吗
      上海在线咨询 2023-02-11
      1、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造成的损害不是犯罪。根据《刑法》明确规定了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六条: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