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会查求职者的社保吗
公司有权查个人的社保信息。
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有权查询缴费记录、个人权益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
社会保险是指一种为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劳动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损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补偿的一种社会和经济制度。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社会保险计划由政府举办,强制某一群体将其收入的一部分作为社会保险税(费)形成社会保险基金,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被保险人可从基金获得固定的收入或损失的补偿,它是一种再分配制度,它的目标是保证物质及劳动力的再生产和社会的稳定。
社会保险主要是通过筹集社会保险基金,并在一定范围内对社会保险基金实行统筹调剂至劳动者遭遇劳动风险时给予必要的帮助,社会保险对劳动者提供的是基本生活保障,只要劳动者符合享受社会保险的条件,即或者与用人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或者已按规定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即可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中的核心内容。
社保的功能如下:
1.稳定社会生活的功能
2.再分配的功能
3.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
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建立社会保险基金,对参加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在丧失劳动能力或失业时给予必要的物质帮助的制度。社会保险不以盈利为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有权查询缴费记录、个人权益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
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有权监督本单位为其缴费情况。
二、保局会查员工工资吗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有权核查用人单位的从业人员名册、工资发放表、财务会计帐册等基本医疗保险工作所需资料,必要时审计部门应当予以配合。参与核查的单位应当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提供从业人员名册、工资发放表、财务会计帐册等基本医疗保险所需资料,不得伪造、变造、谎报、瞒报或者隐匿。
-
企业对求职者的审查更严格
232人看过
-
取保候审企业入职会查到吗
467人看过
-
企业职工社保在哪里查询
174人看过
-
自由职业者买社保划算吗?自由职业者买社保划算吗?
220人看过
-
社会保障部门提醒求职者就业注意维权
121人看过
-
企业社会责任动态企业经营者评模需通过“社会责任审查”
329人看过
-
离职职工可以要求企业补缴社会保险吗澳门在线咨询 2022-04-13离职职工可以要求企业补缴社会保险。要求补缴是你的合法权利,你可以提出你的要求,要求无果,你就到单位所在地区级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提出让单位补缴社保的个人主张。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20条“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在2年内未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发现,也未被举报、投诉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再查处。前款规定的期限,自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反劳动保障法律
-
自由职业者买社保划算吗? 自由职业者买社保划算吗?江苏在线咨询 2021-10-251、从单位企业出来转为临时工,没有单位,两个账户的缴费都需要自己交。因此,在我国自由职业者个人缴费费率高达社平工资的20%,费率就比企业职工要高。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中途有间断,自己可以补充这段时间的社会保险,国家政策允许,建议先补充,然后用现在的钱消费以前的东西。2、我们能做的是在合理的范围内尽可能多地交付,交付的才能多。与员工养老保险的统一性和规范性相比,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有点混乱。各城市没有统一
-
自由职业者社保和职工社保的区别天津在线咨询 2024-03-09自由职业者社保和职工社保的区别具体如下:1、参保主体不同:在职缴费的参保主体是企业和个人,个人灵活就业的参保主体是个人;2、缴费比例不同:比如灵活就业养老缴费比例为20%,企业职工养老缴费比例为28%,企业职工的保险单位一般会承担单位部分的金额,而灵活就业很少有雇主给缴纳保险的单位部分;3、退休时间不同;男的都是60岁,女的灵活就业一律55岁,企业职工城镇户口50就可退休。
-
省可以入企业职工社会保险吗广西在线咨询 2022-10-26就可以参加城镇职工社会基本保险只要您在城镇企业供职或在城镇有自己的谋生主业,这种方式的参保人员为在企业供职的员工;另一种形式为个人缴费方式。城镇职工基本保险缴费方式分为两种形式,一种形式为企业和个人共同缴费方式,这种方式的参保人员为自由职业者和个体经营业主。职工社会基本保险的参保条件与户籍没有直接关系
-
公司不缴纳社会保险, 离职职工可以要求企业补交吗?香港在线咨询 2022-04-14离职职工可以要求企业补缴社会保险。要求补缴是你的合法权利,你可以提出你的要求,要求无果,你就到单位所在地区级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提出让单位补缴社保的个人主张。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20条“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在2年内未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发现,也未被举报、投诉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再查处。前款规定的期限,自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反劳动保障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