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
2、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3、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
4、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
5、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
6、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
劳动合同没到期签劳务合同合法吗
劳动合同没到期签劳务合同显然是不合法的,应当解除未到期合同再重新签订劳务合同。如果没有取得职工同意单位无权变更劳动合同如果没有保持原先的合同条件,职工可以离职并且要求支付补偿,并且社保属于强制性保险,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补缴。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自用工1个月后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自第2个月到1年内,用人单位需支付月2倍工资。
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自2008年1月1日起,与劳动都签订劳动合同的,如果该合同到期后用人单位不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那么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
合同的单务或双务性质如何确定?
346人看过
-
如何确定债务转移的有效性和合法性
319人看过
-
细节问题:确保劳动合同的合规性
251人看过
-
法院如何确认债权债务关系确立的合法性?
404人看过
-
如何确保签字盖章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381人看过
-
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的合法性如何
163人看过
申请劳动仲裁是指将争议提交给争议之外中立的第三方,由其对当事人的纠纷居中调解,并作出裁断的行为。 根据适用对象不同,仲裁可分为民商事仲裁、海事仲裁、国际争端仲裁等。 劳动争议仲裁是仲裁制度中的一种,旨在解决劳动纠纷。劳动争议仲裁既具有仲裁制... 更多>
-
电子合同形式的合法性如何确定云南在线咨询 2023-03-11电子合同符合法律的要求,受到法律的保护,具备有效性和和可执行性的电子合同是合法的。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
-
法院如何确定劳务合同案件的管辖云南在线咨询 2022-11-091、劳动争议案件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劳动合同履行地不明确的,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2、当事人双方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同一仲裁裁决,均向同一人民法院起诉的,先起诉的一方当事人为原告,但对双方的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应当一并作出裁决。当事人双方就同一仲裁裁决分别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的,后受理的人民法院应当将案件移送给先受理的人民法院。
-
如何确保行政处罚决定的合法性海南在线咨询 2023-10-29法律分析 保证行政处罚决定的合法性的方法由行政机关在作出处罚决定时必须查明事实。若是违法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不得给予行政处罚。同时当事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
-
如何处理劳务合同性质的工伤贵州在线咨询 2022-11-03劳务关系中受伤不能叫做工伤,只能叫人身损害,可以要求侵权方进行人身损害赔偿。 具体请参照《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第一款、第二款: 第十一条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佣关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员人身损害的,赔偿权利人可以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请求雇主承担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因安全
-
公司如何解除劳动合同以确保合法合规?山西在线咨询 2024-11-10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如果出现以下情况,用人单位可以在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后解除劳动合同: 1.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2.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3. 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