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行为能力的三种划分方式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3 10:33:36 255 人看过

民事行为能力分为以下三类:

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这意味着公民可以通过自己的独立行为进行任何民事活动。十六岁以上、精神健康的公民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2、无民事行为能力,是指公民不能独立开展民事活动,只能由其法定代理人代表;

3、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也就是说,公民只有一部分民事行为能力,所以也叫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哪些

根据《民法典》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以下两类:

一是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但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除外;

二是因智力障碍、精神障碍以及其他疾病导致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已经具有一定的辨认识别能力,法律应当允许其独立实施一定的民事法律行为

可以独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包括两类:

一类是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例如接受赠与等。

另一类是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例如8周岁的儿童购买学习用品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八条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3日 02:5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民事行为能力相关文章
  • 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按年龄如何划分及划分的意义
    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按年龄可以划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按年龄划分的意义在于可以区分各年龄自然人法律行为的效力,其中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作出的法律行为无效,限制行为能力人的法律行为往往需要法定代表人的追认方可生效,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法律行为有效。一、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按年龄如何划分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按年龄可以做如下划分: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2)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年满8周岁不满18周岁的自然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3.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未满十周岁的儿童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二、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按年龄划分的意义分类的意义在于区分各阶段自然人法律行为
    2023-07-10
    107人看过
  • 土地的出让方式分为哪三种
    土地的出让方式不只有三种,具体如下:1、招标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2、拍卖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3、挂牌出让。4、协议出让。土地使用权出让,是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将一定地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有期限地让与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金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五十五条以出让等有偿使用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单位,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标准和办法,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等土地有偿使用费和其他费用后,方可使用土地。自本法施行之日起,新增建设用地的土地有偿使用费,百分之三十上缴中央财政,百分之七十留给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具体使用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批准。
    2024-04-29
    291人看过
  • 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划分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划分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第十七条,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第十八条,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一、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认定标准是什么根据《民法典》中的明确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包括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二、民事行为能力人衡量标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否属于一心智健全,有两种判断标
    2023-03-02
    58人看过
  • 自然人的行为能力分为哪几种,划分标准是什么?
    一、自然人的行为能力有哪几种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共有三种:1.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2.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3.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2023-07-09
    392人看过
  • 依据个体心理状况划分民事行为能力
    1、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2、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3、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特别程序宣告非民事行为能力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或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精神病人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精神病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被人民法院宣告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根据他健康恢复的状况,经本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申请,人民法院可以宣告他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民法典》第二十一条,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
    2023-08-12
    357人看过
  • 关税税种的划分方式
    按征收方法划分从价关税:依照进出口货物的价格作为标准征收关税。从量关税:依照进出口货物数量的计量单位(如吨、箱、百个等)征收定量关税。混合关税:依各种需要对进出口货物进行从价、从量的混合征税。选择关税:指对同一种货物在税则中规定有从量、从价两种关税税率,在征税时选择其中征税额较多的一种关税,也可选择税额较少的一种为计税标准计征。滑动关税:关税税率随着进口商品价格由高到低而由低到高设置的税。可以起到稳定进口商品价格的作用。按征税商品流向划分a.进口税(ImportDties)是进口国家的海关在外国商品输入时,对本国进口商所征收的正常关税(NormalDties)。b.出口税(ExportDties)是对本国出口的货物在运出国境时征收的一种关税。征收出口关税会增加出口货物的成本,不利于本国货物在国际市场的竞争。c.过境税(TransitDties)过境税,是一国对于通过其关境的外国商品征收的关
    2023-06-06
    154人看过
  • 民事行为能力分为几类自然人能力?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以下三类: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这意味着公民可以通过自己的独立行为进行任何民事活动。十八岁以上、精神健康的公民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2、无民事行为能力,是指公民不能独立开展民事活动,只能由其法定代理人代表;3、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也就是说,公民只有一部分民事行为能力,所以也叫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与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有一定的区别:(一)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自成立时产生,至终止时消灭。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必须具备一定的年龄和精神状态才能取得。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除精神病患者外,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十周岁以上,十八周岁以下的公民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不满十周岁的公民是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二)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与其民事权利能力的范围总是一致的。也就是法人必须在法律、法令规定的或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承担对
    2023-07-11
    143人看过
  • 按照年龄划分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是
    一、按照年龄划分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是按照年龄划分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是8-18岁。我国《民法典》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所以说在我国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界限是八岁,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立遗嘱有效吗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立遗嘱的,遗嘱能力是指自然人依法享有的设立遗嘱,以依法自由处分其财产的行为能力。遗嘱为民事行为,设立人必须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依我国现行法规定,只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才有设立遗嘱的行为能力即遗嘱能力,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不具有遗嘱能力。因此,遗嘱人须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三、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和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区别民事行为能力人与限制行为
    2023-04-30
    475人看过
  •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如何认定,民事行为的种类有哪些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如何认定不满八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由其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向人民法院申请认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条【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第二十一条【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第二十四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认定与恢复】不能辨认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其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认定该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被人民法院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经本人、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申请,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其智力、精神健康恢复的
    2024-02-02
    315人看过
  • 民事行为能力的年龄划分对于法律实践的意义
    民事行为能力的年龄划分如下:1、不满8周岁,无民事行为能力人;2、8周岁至18或16周岁,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3、年满18周岁或者对于年满16周岁而不满18周岁,但是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公民,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民事行为是自然人或者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行为。该行为区别于不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比如道德行为、情谊行为等,也区别于其他法律领域的行为,比如犯罪行为、行政行为等。民法如何以年龄划分民事行为能力1、不满八周岁为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2、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3、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4、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八条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
    2023-07-06
    111人看过
  • 如何判定民事行为效力,民事行为的形式?
    判定民事行为效力从行为主体是否符合,是否有真实的意思表示,是否违背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以及是否违背公序良俗几个方面进行判断,民事行为的形式包括口头形式、书面形式、明示以及默示。一、如何判定民事行为效力判定民事行为效力从以下几个方面: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真实意思表示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达设立、变更、终止法律关系的行为。二、民事行为的形式民事行为的形式有以下几种分类:1.明示形式明示形式,是指行为人明确表达内心意思的形式,包括口头形式、书面形式及视听形式等其他形式。(1)口头形式。(2)书面形式。它又分为一般书面形式和法定书面形式。一般书面形式是指法律只一般地要求行为人用文字符号等来进行意思表示的方式。如常见的书面合同、电报、电传、电子数据交换等数据电文,往来信件等。一般书面形式,或为当事人约定采用,或为法律规定
    2023-07-14
    348人看过
  • 五种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情况的具体划分
    《民法典》中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情形有: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2、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4、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5、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合同不成立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是合理的吗合同不成立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是合理的。合同的不成立,有以下几种情形:一人自行订立合同;当事人之间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不一致,未形成要约、承诺的合致;合同的客体不确定;要物合同未履行物的给付;须经批准、登记方能成立的合同未履行批准、登记手续;法律规定或者是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当事人未订立书面合同且未履行的。《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
    2023-07-23
    226人看过
  • 效力待定民事行为的特征,效力待定民事行为的种类
    效力待定民事行为的特征是其行为成立时是否有效出于不确定状态,效力待定民事行为既可能是有效民事行为,也可能是无效民事行为,效力待定民事行为的种类包括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超越能力范围的行为,无权处分行为等。一、效力待定民事行为的特征效力待定民事行为具有如下特征:1.效力待定民事行为于其行为成立时是否有效还处于不能确定状态。2.效力待定民事行为既可能成为有效民事行为,也可能成为无效民事行为。二、效力待定民事行为的种类效力待定民事行为的种类:1.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超越其能力范围的行为;2.未经债权人同意的债务转移行为;3.无权代理行为。4.无权处分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九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
    2023-07-11
    163人看过
  • 民事能力的特征是什么以及民事能力的划分
    一、民事能力的特征是什么民事能力的特征是:1.由国家通过法律确认和赋予,不由民事主体的主观意志决定。法律确认一个人有民事行为能力,就承认他有资格进行民事法律行为。2.民事主体对其民事活动的法律后果负责的资格。只有具备这种资格的主体实施的民事行为才有效,才能对其不法行为承担责任,否则,实施的民事行为不能发生法律效力。3.民事主体独立地进行民事活动的资格。有民事行为能力就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并通过民事行为为自己或他人取得权利和设定义务。民事行为能力依民事主体的不同可分为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和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民事能力的划分民事能力的划分如下: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具有的通过自己独立的意思表示进行民事法律行为的能力。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
    2023-07-10
    134人看过
换一批
#民法典总则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民事行为能力,是民事主体以其行为参与民事法律关系,取得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和承担民事责任的资格。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能够独立通过意思表示,进行民事行为的能力。 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法人作为民事主体,以自己的行为享受民事权... 更多>

    #民事行为能力
    相关咨询
    • 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划分标准是什么,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是多少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2-23
      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①十八周岁以上的成年人;②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不受他人的意志约束。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①十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②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以及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
    •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分为哪几种
      云南在线咨询 2022-11-25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三条,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适用赠与方式吗?
      澳门在线咨询 2023-08-14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赠与行为是无效的。 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想要有效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 劳动合同方式分为哪三种形式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7-05
      劳动合同具体可分为下列三种形式: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这三类合同分别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以某项工作的完成为合同期限的劳动合同。
    • 民事诉讼证据的三种方式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3-17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和申请证人出庭作证,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但其提出申请的期限不受《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十九条第一款、第五十四条第一款的限制。 当事人双方同时到基层人民法院请求解决简单的民事纠纷,但未协商举证期限,或者被告一方经简便方式传唤到庭的,当事人在开庭审理时要求当庭举证的,应予准许;当事人当庭举证有困难的,举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