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后保密协议是有效的。违反保密协议的后果就是需要承担责任,情节较轻的,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情节严重的触犯刑法,则需要承担刑事责任,触犯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需要承担行政责任。
一、离职后保密协议是否有效
离职后保密协议有效。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
二、违反保密协议的后果是什么
违反保密协议的后果:
1.民事责任,公司可以要求员工赔偿因违约或侵权给公司造成的损失。
2.行政责任。法条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有权依法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同时工商管理机关还可以责令侵权人将载有商业秘密的图纸、软件及其他有关资料返还权利人或销毁。
3.刑事责任。对于违反保密协议造成严重后果的当事人,我国刑法规定了侵犯商业秘密罪。
依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但如果劳动者离职时,双方协商一致的,可以签订保密协议。
三、辞职后保密协议补偿不补偿怎么办?
这个属于竞业限制补偿金。依法应当离职后由用人单位按月收入的30%或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30%按月发放。竞业限制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2年,竞业限制补偿金也要发放2年。如果用人单位拒不发放,劳动者可以依法提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发放。特别指出的是,用人单位不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劳动者也不能违反竞业限制。因为一个协议的效力不能因为履行的不同而一会儿有效或一会儿无效。既然用人单位违反竞业限制拒不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劳动者可以请求用人单位支付,那么协议就是有效的。而当用人单位不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劳动者就违反,认为竞业限制无效,那么是不符合法理的。
此种情况,用人单位可以请求劳动者承担违反竞业限制的违约责任,劳动者也可以请求用人单位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以此维护协议的效力。
-
离职后签的保密协议还算吗?保密协议有
319人看过
-
违反了商业保密协议后果是怎样的?
274人看过
-
离职后是否仍受保密协议约束
227人看过
-
员工离职后违反保密协议公司是否可以追究
275人看过
-
在公司是否应该签订保密协议,违反保密协议的责任
371人看过
-
没签劳动合同违反保密协议有什么后果?
255人看过
竞争是指个体或群体间力图胜过或压倒对方的心理需要和行为活动。即每个参与者不惜牺牲他人利益,最大限度地获得个人利益的行为,目的在于追求富有吸引力的目标。 划分了公平竞争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界限,为市场主体的竞争设定了共同遵循的行为标准。对于在市... 更多>
-
签订的保密协议,离职后是否有保密义务辽宁在线咨询 2022-10-16一、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如果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的,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仍负有保密义务。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二、说明1、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
违反保密协议违反法律法规有什么后果福建在线咨询 2023-06-161、民事责任,公司可以要求员工赔偿因违约或侵权给公司造成的损失。 2、行政责任,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有权依法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同时工商管理机关还可以责令侵权人将载有商业秘密的图纸、软件及其他有关资料返还权利人或销毁。 3、刑事责任。《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条有下列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之一,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
-
违反保密协议的法律后果有哪些广东在线咨询 2022-11-11违反保密协议的法律后果: 1、民事责任,公司可以要求员工赔偿因违约或侵权给公司造成的损失。 2、行政责任,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有权依法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3、刑事责任、对于违反保密协议造成严重后果的当事人,我国刑法规定了侵犯商业秘密罪。
-
违反了商业保密协议后果是怎样的呢?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7-12违反了商业保密协议,不仅仅限于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还有可能承担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 无论合同是否达成,当事人均不得泄露或者不正当使用所知悉的商业秘密,而且只要商业秘密仍然是商业秘密,无论经过了多长时间,都不得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
-
2022年违反保密协议法律后果是怎样的福建在线咨询 2022-12-01违反保密协议的法律后果: 1、民事责任,公司可以要求员工赔偿因违约或侵权给公司造成的损失。 2、行政责任,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有权依法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3、刑事责任、对于违反保密协议造成严重后果的当事人,我国刑法规定了侵犯商业秘密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