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体要件。本犯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司法单位的正常管理秩序,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进行拘留、逮捕、拘留、监督是司法单位根据法定条件和程序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施加、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法律强制措施,是保护人民、保护社会秩序、与犯罪斗争的重要手段,也是保障司法机关司法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环节。接受司法机关依法拘留,监督是嫌疑犯进入、被告人、罪犯必须遵守的义务。如果不遵守义务逃跑,就会直接破坏司法机关的监督秩序,妨碍司法机关的活动。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逃离羁押,改造场所。羁押场所主要是指看守所。改造场所主要指监狱,劳动改造管教队,少年犯管教所等。另外,在押解犯罪分子的途中,也应视为监督场所的范围。例如,被逮捕的罪犯在被人民法院起诉审判的途中逃跑的情况下,被判有罪的罪犯在被劳动改革机关拘留的途中,跳下车,越过船逃跑的是逃跑行为。行为人的逃避方法有使用暴力逃避和不使用暴力逃避两种,不使用暴力逃避是指行为人寻找机会,创造条件,乘坐司法人员不准备而逃避。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是特殊的主体,必须是根据本法和刑事诉讼法被拘留的罪犯、被告人、嫌疑犯。也就是说,依法被拘留,被逮捕的未决犯二是被拘留以上的刑罚,在劳动改革机关服刑的已决犯。只有上述两种人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被行政拘留或劳动教养的人逃跑,构不构成本罪。被错误逮捕、错误判决的人,如果不愿意被拘留或劳动改革逃跑的话,根据逃亡罪的论处。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行为者逃跑的目的是逃避拘留和刑罚。如果没有逃避拘留或刑事处罚的目的,构不构成犯罪。例如,犯人允许回家处理葬礼,如果确实因为原因没能按时回监狱,就不能认为是逃跑罪。
脱逃罪与越狱罪的区别是什么
脱逃罪与越狱罪的实际上从法律层面上来说的话是没有区别的。组织越狱罪与脱逃罪虽然在形式上都表现为在押的犯罪分子逃离监管、羁押场所,但仍存在如下区别:
(一)行为方式不同
组织越狱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并且一般是使用暴力手段,公开与国家专政机关对抗;而脱逃罪在客观方面往往采取秘密逃跑的方式。
(二)行为人数量不同
组织越狱罪是多数在押犯勾结在一起,在首要分子的指挥、策划下,有组织、有计划地集体逃跑越狱的行为。而脱逃罪一般只是个别犯罪分子单独的逃跑行为
区分脱逃罪的既遂与未遂的界限。行为人实施脱逃的目的在于逃离羁押或者改造场所,以达到逃避关押、改造的目的。因此,脱逃行为是否得逞,主要应看行为人是否逃出了羁押、改造场所,是否摆脱了看管人员的控制,已经逃离羁押或改造场所的范围,摆脱了看守人员监视控制的,就是脱逃既遂;实施脱逃,如果在羁押改造场所内被发现,或者虽然逃出了羁押改造场所的范围,但在看守人员直接监视下被抓回的,是脱逃未遂。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六条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脱逃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劫夺押解途中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
2022如何确定构成脱逃罪
436人看过
-
研究脱逃罪的成因和组成要素
284人看过
-
抓捕脱逃构成脱逃罪吗?
149人看过
-
监外执行逃脱构成脱逃罪吗
448人看过
-
量刑如何处理逃脱罪
296人看过
-
如何摆脱肇事逃逸罪
307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涉及组织脱逃罪如何定罪量刑青海在线咨询 2024-11-19脱逃罪是指在依法被逮捕、关押的犯罪分子为逃避羁押或刑罚处罚,逃离监禁处所的行为。根据中国刑法,这种行为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根据刑法规定,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脱逃的,将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刑法》第三百一十六条明确规定,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脱逃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请注意,以上内容是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而成,
-
如何区分脱逃罪与有罪者脱逃罪重庆在线咨询 2022-02-13无罪者脱逃虽然从客观上也是妨害司法机关监管秩序的行为,但行为人在主观上与有罪者脱逃指向的客体是不同的,有罪者脱逃的目的在于逃避羁押或刑罚;而无罪者脱逃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无辜的惩罚,是对错误司法行为的反抗。在此情况下,即使行为人从监押场所实施了脱逃,也不能以脱逃罪论处。否则,不仅与刑法规定相互冲突,而且也明显的不合情理。根据1997年刑法第三百一十六条规定,“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脱逃的
-
脱逃罪既遂是如何认定的,逃脱罪如何判刑?贵州在线咨询 2022-07-29脱逃罪,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六条【脱逃罪】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脱逃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脱逃,是指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从羁押和改造场所逃走的行为。被执行社区矫正的人逃跑的,不构成脱逃罪。
-
后的逃脱是否构成逃脱罪??????四川在线咨询 2022-10-19拘传的目的是强制就讯,而不是强制待侦、待诉、待审,因此拘传没有羁押的效力。而脱逃罪行为人实施脱逃行为的目的在于逃离羁押、改造场所,以达到逃避关押、改造的目的。因此脱逃行为是否得逞,主要应看:一是行为人是否逃出了羁押、改造场所;二是否摆脱了监管人员的控制。只有完全达到这两条标准才能构成犯罪既遂,否则为犯罪未遂。因此,拘传后的犯罪嫌疑人逃脱不构成脱逃罪。
-
如何处罚逃脱罪广西在线咨询 2023-03-06脱逃罪是指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从羁押、刑罚执行场所或者押解途中逃走的行为。 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脱逃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