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4月15日的《新京报》刊登了一幅很有味道的照片,题目就是《小鸡过马路交警忙疏导》,画面上一个警察在马路上小心翼翼地呵护着两只小鸡走过马路,走到安全的草坪上。这辐照片看了以后让人感动。原来是一些不知从何而来的小鸡,突然出现在北京木樨地的立交桥下。交警赶到现场,将小鸡护送到安全地带,随后城管部门来人,将小鸡安全转移。
这是一个温馨的画面,也是一个充满爱心的画面。人人关爱动物,将动物视为自己的亲密朋友,已经成为良好的社会风气,这幅照片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看到这个照片,我就想到了现在正在研究的一个题目,就是民法保护动物,是不是就一定要对动物赋予人格权。
目前,在学术界有一种观点,民法要加强对动物的保护,就要对动物赋予人格权。提出这种主张的学者认为,法律应当规定,动物不仅享有生存权、生命权和健康权,还应当享有人格尊严和人格独立的权利,也就是享有一般人格权。他们认为,不如此,不足以保护动物,不如此,不足以阻止人类对动物的不善行为。
我对这样的理论主张持有异议,因此也正在研究这个理论问题。毫无疑问,动物应当受到很好的保护。在我们的这个世界上,只有动物与人类最接近,动物是人类最亲密的朋友,保护动物,也就是保护人类自己。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动物的法律保护问题,动物保护的观念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深入人心,而且对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提出以赋予动物人格权的方法来对动物进行法律保护,我还是要提出几个疑问。
疑问之一,在民法的世界上,只存在两种不同的物质形式,一是人,二是物。人作为世界的主宰,作为民法世界的权利主体,支配其他的任何物,而物则只能被人所支配。除此之外,民法世界没有任何形式的物质存在了。动物的本质属于物,而不是人,因此,赋予动物以人格权,是不是混淆了民事主体与客体的根本区别,违背民法的基本规则呢?
疑问之二,赋予动物以法律人格,让动物享有人格权,且不论在理论上是否与民法的基本规则相悖,单就动物如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就存在极大的问题。学者提出,动物自己虽然不能行使权利,但是可以为动物设置监护人或者代理人,为其补充民事权利能力或者民事行为能力的不足。可是,法律能够为其行使权利设立监护人或者代理人,代替它们行使权利,又怎么样才能让动物依照法律履行义务呢?例如,动物既然是权利主体,享有人格权,那它就必须尊重其他的主体的权利,负有不可侵的义务。能够让野生动物做到这一点吗?
疑问之三,如果为动物赋予了人格权,动物享有了生命权、健康权以及人格尊严和人格独立的权利,其结果,肯定会破坏整个自然世界的生物链和生存关系,那么如何解决人类对动物食品、动物用品、动物役使等的需求呢?
好了,不要再提出更多的疑问了。这三个疑问就足以证明了动物法律人格论的不可行性,也足以证明动物法律人格论的主张只是一个善良的愿望而已,并没有实际操作的价值和实现的可能。
其实,民法完全可以有正确解决对动物的保护问题。我想,动物的保护,是当前民法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应当在现行民法理论的框架中寻求解决的办法,而且也能够找出解决的办法。我主张,在民法权利客体的物的制度中,建立物格制度,就像人有人格一样,物也有物格,法律规定物分为不同的格,根据物的不同的物格,而确定不同的物在法律上的不同地位,确定人对其不同的支配力,确定不同的法律保护方法。在这个物格的制度之上,动物尤其是野生动物和宠物,居于最高的物格地位,人对它们的支配力受到必要的、适当的限制,由此确定对动物尤其是野生动物的法律保护方法。
突然提出物有不同的物格的设想,似乎很荒唐。其实,人的人格原本也是有格的。例如在罗马法中,人的人格就有不同的格,而且还存在人格的减等制度,人丧失自由权为人格大减等,丧失市民权为人格中减等,丧失家族权为人格小减等。就是在中国古代,虽然没有确定的人格减等制度,但也存在君臣的不同人格和主仆的不同人格。只是在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中,才在世界范围内废除了人格不平等的制度,实现了在人格上的人人平等。
因此,建立物格制度,并非空穴来风,是有依据的,其实不过就是将物类型化而已。建立物格制度,我的意见是将所有的民法上的物,分为三个格:人体器官、组织,动物尤其是野生动物和宠物,植物尤其是珍惜植物,为第一格;抽象的物,例如网络空间和货币、有价证券等,为第二格;其他一般物为第三格。这样,明确动物尤其是野生动物和宠物,居于最高的法律物格地位,受到最好的保护,规定尊重它们的存在,善待它们的生活,不得虐待和残害它们。即使是对于为人类提供服务的那些动物,也要尊重它们,善待它们,不能让它们受到残忍的对待。
民法建立一个这样的法律物格制度,大概就会很好地保护动物,而不是采用赋予它们人格和人格权的方法,以至于混淆了人和物的根本区别。
货币是度量价格的工具、购买货物的媒介、保存财富的手段,是财产的所有者与市场关于交换权的契约,本质上是所有者之间的约定。它反映的是个体与社会的经济协作关系。 货币政策是一种宏观经济政策,是调节社会总需求的政策,也是间接调控经济的政策,其具有长... 更多>
-
求论述下物业侵权求个律师参考价格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7-22(一)计件收费方式 (1)担任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辩护人以及刑事案件自诉人、被害人的代理人; 1、担任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辩护人: 侦查阶段:1500-10000元/件; 审查起诉阶段:2000-10000元/件; 一审阶段:3000-30000元/件。 2、代理刑事自诉案件或担任被害人代理人的,按照上述标准酌减收费。 (2)代理其他实行政府指导价的不涉及财产关系的案件:3000-
-
担保物权理论题陕西在线咨询 2022-07-27优先清偿性担保物权是以标的物的交换价值作为优先清偿债务的保障,不将标的物的占有移转给债权人,债务人占有、使用标的物,符合企业的经营方针,所以为企业所乐于采用。这种担保物权在现在经济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
-
论物权与债权的区别浙江在线咨询 2022-08-19我国法律对论物权与债权的区别有以下规定:相同点:两者都是财产权。不同点主要从以下方面分析:概念:物权--指权利主体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物的直接管理和支配,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债权--是权利主体按照合同约定或者法律规定,请求相对人为或不为特定行为的权利性质、特征:物权--对世权,具有独占性、排他性,反映物质财富的静态所有关系债权--对人权,不具有排他性,反映动态的财产流转关系法律关系主体:物权--
-
论述认识人格权的积极职能是什么陕西在线咨询 2022-12-31人格权的积极职能是:根据《民法典》第九百九十三条的规定,民事主体可以将自己的姓名、名称、肖像等许可他人使用,但是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许可的除外。比如法人的名称权可以转让给他人使用。 【辟谣】 问:人格权和人身权一样吗? 答:不一样。 1.涵义不同:人格权是指作为民事主体必须具备的,以人格利益为客体的,并为法律所承认和保护的民事权利。身份权是指民事主体基于某种特定的身份而依法享有的以身份利
-
什么是物权行为理论?四川在线咨询 2022-11-02鄙视那些不懂装懂,贴网页的人。物权行为理论是一个很复杂的理论,这个理论的争论点在于物权行为是一个独立(无因)的行为,还是一个附属的行为。简单来说,坚持物权无因性观点的人认为,物权行为纯粹就是一个物权行为,没有其他原因;而另一派人则认为,物权行为的产生依赖于债权行为。举个例子吧,你去签合同买某样东西。无因性观点认为,签合同买是一个独立行为,到了人家交货时,那个交付行为则又是一个独立行为,并不是因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