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债务人没有借条怎么要回借款的钱
没有借条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者直接提起诉讼等方式要回借款,当事人如果提起诉讼,需要注意原告要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要有明确的被告,要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及事实和理由等。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第一百二十三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二、借钱不还起诉的诉讼时效
借钱不还的起诉时效是三年,在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损害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权利损害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也不再保护,有特殊情况的,可以申请延长。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三、借钱不还要坐牢吗
欠钱不还一般不会坐牢,因为欠款纠纷属于民事纠纷,不涉及到刑事责任,所以不会坐牢,如果借款人没有按照约定偿还借款的,一般需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支付一定的逾期利息等。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六条
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二章 第一审普通程序 第一节 起诉和受理 第一百二十三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n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
怎么要回借款没有借条
165人看过
-
没有借钱能收回借款吗,债权人没有借条如何维权
445人看过
-
还钱后没有拿回借条怎么要回欠款
452人看过
-
亲戚借钱不还怎么办没有借条有债务人
115人看过
-
同事借钱要求写借条钱没还借条给了债务人怎么办
465人看过
-
借款人去世怎么要回 有借条
421人看过
-
借出去的钱, 没有借条, 只有证人, 这样的借款能要回来吗, 怎么追回浙江在线咨询 2022-04-07对于债务人到对债务到期,在债权人的要求之下仍然不偿还到期债务,而债权人又没有借条的情况之下,债权人想要追回到期债务,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1、没有借条,如果有证人能证明债务人在何时何地借债权人债务多少。只要证人是与债权、债务人没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证人的证言是能够被法院采信,作为证据的。 2、没有借条还可以在吹还债务时,对自己与债务人的谈话进行录音,如果债务人在谈话中承认自己有借款行为且没有偿还,只
-
借款人向别人借钱没有借条微信怎么能找回?新疆在线咨询 2022-09-14可起诉处理,一、当事人起诉,首先应提交起诉书,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当事人是公民的,应写明双方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当事人是单位的,应写明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姓名。起诉书正文应写明请求事项和起诉事实、理由,尾部须署名或盖公章。二、根据"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原告向法院起诉应提交下列材料: 1、原告主体资格的材料。如居民身份证、本、、港澳同胞回乡证、等证据的原
-
一般情况下没有借条的债权人该怎样要回借款河北在线咨询 2023-11-20债务人如果到期不还欠款的,即使没有借条,债权人仍然可以携带身份证、起诉状及副本去被告住所地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对方还钱。没有借条的,可以提供其他能够证明双方存在债权债务关系的证据,如双方的聊天记录、银行的转账记录、证人证言等。法院判决对方还钱,但是对方在法院生效判决规定的期限内仍不履行的,可以在期限届满后两年内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
借钱不还没有借条债务人跑了怎么办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2-17在债务人欠钱不还并且逃跑的情况下,债权人也要保留好真实的证据如借款借条等,在多次查找还是找不到对方的情况下,债权人也要在诉讼时效内向法院起诉处理。这样做首先可以防止诉讼时效过期。 再者如果起诉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凿、请求合法的,法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缺席判决。如果法院缺席判决,以后找得了被告人,就可以直接向法院申请执行,完成债务的催讨。
-
亲戚借钱不还怎么办没有借条有债务人辽宁在线咨询 2023-01-27民间借贷欠钱不还的,经出借人催要而仍未偿还借款的,出借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出借人在起诉时要注意诉讼时效,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