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火罪所需的犯罪构成是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11 15:44:07 131 人看过

失火罪需要以下犯罪构成:

1、客体要件,失火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2、客观要件,失火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的危害公共安全行为;

3、主体要件,失火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成为本罪主体;

4、主观要件,失火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

失火罪由哪些构成?

失火罪由以下要件构成:

1、主体要件:主体为一般主体;

2、主观要件:主观方面必须为过失;

3、客观要件: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的危害公共安全行为;

4、客体要件:客体是公共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罪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1日 12:2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犯罪构成相关文章
  • 过失犯罪是什么构成的
    法律综合知识
    过失犯罪指的是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一种心理态度。犯罪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两种类型。一、交通肇事罪算是过失犯罪吗?交通肇事罪算过失犯罪。交通肇事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这种过失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违章行为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的心理态度而言。行为人在违反规章制度上可能是明知故犯,如酒后驾车、强行超车、超速行驶等,但对自己的违章行为可能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应当预见而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虽已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造成了严重后果。二、过于自信的过失与疏忽大意过失的差异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危害结果的主观心理态度。疏忽大意的过失具有两个特点:1、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2、对危害结果
    2023-03-11
    455人看过
  • 失火罪的情节犯法,是什么罪
    失火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所规定的罪行之一,是指行为人出于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的过失,而导致火灾的发生,进而致使发生受害人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遭受到重大的损失的后果。此罪的基本量刑是三年到七年的有期徒刑;若犯罪情节较轻,则判处3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拘役。一、失火罪司法解释我国没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失火罪的司法解释。如果因过失造成火灾,造成一人以上死亡或者三人以上重伤的,应该要立案追诉,构成失火罪。如果是因过失造成火灾,导致公共财产或者其他财产直接经济损失在五十万元以上,或者烧毁房屋等基本生活资料十余户的,也应该要立案起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二、失火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失火罪是指由于行为人的过失引起
    2023-02-26
    315人看过
  • 构成失火罪的条件会有什么?
    构成失火罪的条件会有: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的危害公共安全行为。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成为本罪主体。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失火罪的构成要件有什么1、客体要件从实践来看,本罪对公共安全的危害通常表现为,危害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和既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又危害重大公私财产安全两种情况。由于火的燃烧须依附于财物,没有财物的燃烧,火势就难以危及不特定多数人的人身,因此单纯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的情况是罕见的。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的危害公共安全行为。首先,行为人必须有引起火灾的行为。失火一般发生在日常生活中,如吸烟引起火灾,取暖做饭用火不慎引起火灾。做饭不照看炉火,安装炉灶、烟囱不合防火规则,在森林中
    2023-08-12
    493人看过
  • 探究失火罪的罪名构成
    刑事责任年龄
    失火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是:1、犯罪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安全;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的危害公共安全行为;3、主体为一般主体;4、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犯罪。2022年失火罪的犯罪构成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从实践来看,本罪对公共安全的危害通常表现为,危害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和既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又危害重大公私财产安全两种情况。由于火的燃烧须依附于财物,没有财物的燃烧,火势就难以危及不特定多数人的人身,因此单纯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的情况是罕见的。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的危害公共安全行为。首先,行为人必须有引起火灾的行为。失火一般发生在日常生活中,如吸烟入睡引起火灾,取暖做饭用火不慎引起火灾。做饭不照看炉火,安装炉灶、烟囱不合防火规则,在森林
    2023-07-06
    221人看过
  • 失火不构成犯罪如何处罚
    失火不构成犯罪应作以下处罚:如果当事人因为过失引起火灾,但是没有构成犯罪的,需要根据事故的原因和对责任的认定,来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根据目前的消防法规定,过失引起火灾,但是不构成犯罪的,处以十天到十五天的拘留,并且处罚不超过五百元的罚款;情节轻微的,可以给予其警告处分或者进行罚款。法律依据:《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职务侵占构成犯罪的处罚是: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2024-01-05
    364人看过
  • 放火罪的预备是否构成犯罪
    放火罪的预备是构成犯罪的,应当对行为人按照预备犯的标准进行处罚。根据《刑法》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一、预备犯罪与犯罪中止可以区别吗犯罪预备和犯罪中止构成犯罪。根据《刑法》第二十二条,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第二十四条,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二、犯罪的既遂有哪些形式?犯罪的既遂有如下形式:行为犯即行为人只要实施刑法规定的某种行为,就构成既遂犯罪;结果犯,即行为人实施的犯罪行为,必须有法定结果,才能构成既遂犯罪;行为犯,即行为人开始犯罪,符合构成要件,构成既遂犯罪;危险犯罪,即行为人实施的犯罪行为,足以造成危险状态,构成既遂
    2023-06-28
    117人看过
  • 幼儿失手造成大火的构成犯罪吗
    1、小孩子造成失火,是不构成犯罪的。2、失火虽然侵犯了公共安全,主观上也满足过失的条件,但是小孩子不是失火罪的犯罪主体,并未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的条件。3、监护人应当对火灾造成的损失进行民事赔偿。律师补充:过失引起火灾,情形严重的有:1、导致死亡3人以上;2、重伤10人或者死亡、重伤10人以上;3、造成直接财产损失100万元以上;4、烧毁30户以上且直接财产损失总计50万元以上;5、过火有林地面积为50公顷以上或防护林、特种用途林10公顷以上;6、人员伤亡、烧毁户、直接财产损失虽不足规定数额,但情节严重,使生产、教学、生活受到重大损害的。【法律依据】《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之二】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
    2023-05-06
    333人看过
  • 因过失引起的失火构成刑事犯罪吗
    一、因过失引起的失火构成刑事犯罪吗因过失引起的失火会构成刑事犯罪。1、失火罪是指由于行为人的过失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这是一种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按中国刑法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之一。2、本罪主要特征:(1)主观上只能由过失而构成。可以是疏忽大意的过失,也可以是过于自信的过失。(2)客观上实施了危害公共安全并造成严重后果的失火行为。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投毒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4、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二、失火烧毁林木立案标准依据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凡事故意放火烧毁森林的,都应该追究刑事责任,如果是过失烧毁森林达2公顷以上要,追究刑事责任。《国家林业局、公安部关于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刑事案件管
    2023-06-02
    131人看过
  •  构成犯罪:犯罪准备所需的条件
    犯罪预备是指为了进行犯罪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犯罪预备行为也有其犯罪构成,它是一种具备修正的构成要件的犯罪未完成形态。犯罪预备行为虽然尚未直接侵害犯罪客体,但已经使犯罪客体面临即将实现的现实危险,因而同样具有社会危害性。犯罪预备是指为了进行犯罪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行为符合犯罪构成是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根据,犯罪预备行为也有其犯罪构成,它是一种具备修正的构成要件的犯罪未完成形态。犯罪预备行为虽然尚未直接侵害犯罪客体,但已经使犯罪客体面临即将实现的现实危险,因而同样具有社会危害性。 【 司 法 解 释 】 犯 罪 预 备 如 何 定 性 处 理 ?在认定犯罪预备时,我们需要注意三种区分。首先,犯罪预备与犯罪预备阶段的区分需要明确,犯罪预备是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的一种停顿状态,而犯罪的预备阶段是行为发展的一个过程。其次,犯罪预备与犯意表示的区分也需要注意,犯意表示是在实施犯罪活动以
    2023-09-18
    441人看过
  • 失火罪的构成四要素?
    法律综合知识
    放火罪的构成四要素为: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3、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4、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一、哪些条件会构成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构成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条件为: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引起中毒,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3、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4、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二、过失爆炸罪构成要件有哪些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引起爆炸,危害公共安全,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的行为。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三、决水罪的四个构成要件是什么?决水罪的四个构成要
    2023-03-10
    373人看过
  •  火灾未构成犯罪的人员密集场所
    根据法律规定,如果在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且情节严重,但尚未构成犯罪,那么该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将面临五日以上十日以下的拘留。这意味着,如果火灾没有构成犯罪,但现场工作人员必须接受五日至十日的拘留。人员密集场所的火灾可能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必须采取紧急措施以保障人员安全并防止火势扩大。根据法律规定,如果在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且情节严重,但尚未构成犯罪,那么该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将面临五日以上十日以下的拘留。在这种情况下,人员密集场所的火灾可能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必须采取紧急措施以保障人员安全并防止火势扩大。 【 核 心 内 容 】 人 员 密 集 场 所 火 灾 未 构 成 犯 罪 处 罚 规 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六十八条的规定,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造成人员伤亡,但未构成犯罪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针对这一规定,我们可以从以
    2023-09-05
    161人看过
  • 放火罪构成要件是什么?触犯放火罪要判几年
    一、放火罪构成要件是什么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本罪侵犯的对象,主要是公私建筑物或者是其他公私财物。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所谓放火,就是故意引起公私财物燃烧的行为。放火的行为方式,可以是作为,即用各种引火物,直接把公私财物点燃;也可以是不作为,即故意不履行自己防止火灾发生的义务,放任火灾的发生。(1)以作为方式实施的放火行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要有火种;二是要有目的物,即要烧毁的对象物;三是要让火种与目的物接触。在这三个条件已经具备的情况下,行为人使火种开始起火,就是放火行为的实行;目的物一旦着火,即使将火种撤离或者扑灭,目的物仍可独立继续燃烧,放火行为就被视为实行终了。(2)以不作为的方式实施的放火罪,行为人必须负有防止火灾发生的特定义务,而且能够履行这种特定义务而不履行
    2023-04-01
    300人看过
  • 本案彭某某构成失火罪还是放火罪
    案例:彭某,男,59岁,福建省邵武市农民。14日,邵武市当地森林火险等级为五级。当天上午8时许,彭某到其村庄的富屯溪边自家菜地锄草。锄草中,彭某认为位于菜地靠山一侧距其菜地14米处的一芦苇丛中有窝田鼠经常啃吃其菜地豆苗,欲将该芦苇丛烧掉。该芦苇丛距其村山场集体林200余米,中间各有一条宽约7米的公路和铁路与山场集体林阻隔,但路边两侧有芦苇、板栗树、灌木等植物茂密丛生。当日上午10时30分,彭某自信地认为距山场集体林较远,又有公路和铁路阻隔,不致引起森林火灾,同时为防止火扩散,即先用锄头将菜地旁芦苇丛的杂草劈除清理出2米左右的隔离带,然后掏出随带携身的打火机点燃了芦苇,让其燃烧,自己则回到菜地里继续锄草。半小时后,彭某抬头发现其所点的火已蔓延烧越公路,燃及了公路与铁路之间的茅草。此时,彭某害怕别人知道是他点的火,为逃避责任,不扑火也不报警呼救,悄悄离开现场回家,结果大火很快烧至山场,酿成了森
    2012-06-22
    399人看过
  • 我国刑法失火罪的构成要件,失火罪与放火罪有哪些
    一、我国刑法失火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失火罪的客体要件是危害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和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客观要件是行为人实施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的危害公共安全行为。主体要件是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投毒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二、失火罪与放火罪有哪些不同1、在客观方面,失火罪必须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才能构成。放火罪并不以发生上述严重后果作为法定要件,只要实施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为,放火罪即能成立。2、放火罪有既遂、未遂之分。失火罪是过失犯罪,以发生严重后果作为法定要件,不存在犯罪未遂问题。3、主体要件处罚
    2024-01-22
    172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犯罪构成的四个要素是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的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只有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才可认定行为构成犯罪,但犯罪成立后也可因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原因而对犯罪认定予以否定。... 更多>

    #犯罪构成
    相关咨询
    • 失火罪的概念和犯罪构成是什么, 失火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具体包括哪些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3-05
      失火罪是指由于行为人的过失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这是一种以过失酿成火灾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一)失火罪的客体要件 失火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从实践来看,失火罪对公共安全的危害通常表现为,危害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和既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又危害重大公私财产安全两种情况。由于火的燃烧须依附于财物,没有财物的燃烧,
    • 2021年失火罪的犯罪构成
      湖北在线咨询 2020-12-15
      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从实践来看,本罪对公共安全的危害通常表现为,危害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和既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又危害重大公私财产安全两种情况。由于火的燃烧须依附于财物,没有财物的燃烧,火势就难以危及不特定多数人的人身,因此单纯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的情况是罕见的。 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引起火灾,造成
    • 失火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失火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到底有哪些具体要件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3-30
      失火罪是指由于行为人的过失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本罪的构成具有以下四个构成要件: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的危害公共安全行为。首先,行为人必须有引起火灾的行为。其次,行为人的行为必须造成严重后果,即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最
    • 失火罪构成犯罪标准是怎样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7-07
      失火罪追诉标准视情节轻重,最高法院没有制定统一的标准,但是,《国家林业局、公安部关于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刑事案件管辖和立案标准》中规定:失火造成森林火灾,过火有林地面积2公顷以上,或者致人重伤、死亡的应当立案,过火有林地面积为10公顷以上,或者致人死亡,重伤5人以上的为重大案件过火有林地面积为50公顷以上,或者死亡2人以上的,为特别重大案件。
    • 失火罪是否可以构成共同犯罪?
      新疆在线咨询 2024-11-06
      根据我国现行刑法,共同过失犯罪并没有被否认。因此,失火罪可以被视为共同犯罪,只要满足主观上有共同过失,有共同过错行为,共同危险行为造成了足以追究刑事责任的严重后果这些条件,就可以构成失火罪的共同犯罪。 根据《刑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而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则不以共同犯罪论处。但是,如果共同犯罪人主观上有共同的过失犯罪故意,并且他们的共同危险行为导致了严重后果,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