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犯罪未遂的定义、分类和处罚原则,以及犯罪中止的概念、特征和处罚原则。犯罪未遂分为实行终了的未遂、未实行终了的未遂和能犯未遂、不能犯未遂。犯罪中止分为自动放弃犯罪的中止和自动有效的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中止,并按犯罪中止论处。在处理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时,应当根据其具体情况从轻或减轻处罚,并应当免除处罚的情形包括中止犯和未遂犯动机不影响犯罪中止的。
一、犯罪未遂的定义是指在实施犯罪行为时,已经具备了犯罪成立的全部要件(成立未遂的时间条件,前提条件),但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达成预期目的。特征:
已经着手实施犯罪(具体犯罪的行为,确定是否着手)。
犯罪没有得逞(未遂的形态条件)
犯罪没有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因素导致(质的要求和量的要求)(区分犯罪中止)(原因:行为人主观熟悉错误,)
二、犯罪未遂的分类:实行终了的未遂(行为人认为着手实施犯罪全部行为结束,)、未实行终了的未遂、能犯未遂、不能犯未遂(工具不能犯、对象不能犯)
三、处罚原则比照既遂,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罪中止
一、犯罪中止的概念的特征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自动有效的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是犯罪中止。分类:自动放弃犯罪的中止,自动有效的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中止。特征:
必须是在犯罪预备过程中或犯罪实行过程中放弃犯罪,这是犯罪中止的前提条件。
必须是主动放弃犯罪(自动性是实质条件)
必须是彻底放弃犯罪。
二、放弃能够重复实施行为的定性按犯罪中止论处(倒:枪杀某人,第一枪没打中,第二枪自动放弃了)
三、处罚原则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失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失的(不是法定的损害结果),可以减轻处罚。即:定其罚而免其刑区分:悔罪态度。区分于未遂后的悔过表现。区分于犯罪的未遂。动机不影响犯罪的中止。必须是有效性的。犯罪预备的概念和特征为了犯罪预备工具、创造条件(侦察地形、尾随、跟踪、拟定计划、练习犯罪技能)的,是犯罪预备犯罪预备的概念和特征为了犯罪预备工具、创造条件(侦察地形、尾随、跟踪、拟定计划、练习犯罪技能)的,是犯罪预备具备以下特征:
行为已经着手实施犯罪预备行为
犯罪预备行为必须是在着手实施犯罪前停止下来
犯罪预备行为停止在犯罪预备阶段必须是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因素
二、预备犯的处罚原则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重区分犯意流露,有主观上的恶意。犯罪预备,有主观上的恶意,同是有预备工具,创造条件。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的区别:是否着手实施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区别:是否基于主观的意志犯罪未遂与犯罪既遂的区别:是否具齐备了具体犯罪构成的所有要件。
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区别
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是两个在司法审判中经常出现的概念。犯罪未遂指的是在实施犯罪行为时,因为某些原因未能达成预定的犯罪目的,即未完成犯罪。而犯罪中止则是指在犯罪行为实施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这两种情况在法律上有什么区别呢?
从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定义来看,犯罪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但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完成犯罪。而犯罪中止则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但因其意志努力而自动放弃了犯罪或者有效地防止了犯罪结果的发生。因此,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实质区别在于行为人的主观意志。
从法律后果来看,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在刑罚上存在差异。犯罪未遂可能会被判处较轻的刑罚,而犯罪中止可能会被判处较重的刑罚。此外,在量刑方面,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也有所不同。
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在主观上存在差异,在刑罚上也有所不同。因此,在司法审判中,对于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处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是两个重要的法律概念,对刑罚的轻重和犯罪人的刑罚处理有着重要的影响。了解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概念和特征,对于正确判断犯罪情况和处理犯罪案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二条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第二十四条“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
"犯罪预备:中止与犯罪中止的区别及认定"
305人看过
-
预备犯罪和犯罪尝试的区别
456人看过
-
激情犯罪和预备犯罪区别
397人看过
-
犯罪预备和预备行为的区别和联系
426人看过
-
犯罪预备和犯意表示的区别
268人看过
-
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和犯罪预备量刑是怎么规定的
408人看过
-
犯罪预备阶段的犯罪预备和犯罪中止香港在线咨询 2022-08-10犯罪预备阶段的犯罪预备与犯罪中止是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情形。犯罪预备行为表现为准备工具或者制造条件。
-
预备犯罪和中止犯罪如何区分?陕西在线咨询 2023-05-07相同的是三者都是犯罪过程中的形态。都不具备刑法规定了的一个完整的犯罪所具备的全部要件。三者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一下几点: 1、犯罪未完成的原因发生的时间阶段不同 犯罪预备是在犯罪的准备阶段发生的。客观上犯罪人进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等犯罪的预备活动;犯罪未遂是在已经着手实行犯罪时发生的。犯罪分子已经开始实行刑法分则所规定的具体犯罪构成的客观方面的行为;犯罪中止是在犯罪的整个过程当中,犯罪的中止必须而
-
犯罪预备、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的含义有哪些宁夏在线咨询 2022-05-20犯罪预备是指准备犯罪,犯罪未遂是犯罪行为未得逞,犯罪中止是自动放弃犯罪或有效防止犯罪、犯罪既遂是除了以上行为,已经完成了犯罪。 根据《刑法》第二十二条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第二十三条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第二十四条在犯罪过程中,自
-
犯罪预备和犯罪中止构成犯罪吗重庆在线咨询 2022-07-04犯罪预备和犯罪中止构成犯罪。 根据《刑法》第二十二条,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第二十四条,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
什么是犯罪预备和犯罪中止?广西在线咨询 2022-08-18停止的时间点不一样。犯罪预备是犯罪着手之前开始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时候;而犯罪中止则是在犯罪既遂之前的任何时间段中都可以发生。 二者停止的原因不一样。犯罪预备是由于意志以外的因素而造成的,而犯罪中止是由于行为人自己自动放弃犯罪而造成的。前者是“欲而不能”而后者是“能而不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