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叉路口认定问题的法律解答
没有信号指示灯的十字路口,不同方向行驶均正常直行的车辆发生刮碰,右方优先通过车辆超速的情况下,交警会认定左方未让行的车辆全部责任或主要责任,右方车辆次要责任的认定缘于经过路口,没有做到减速慢行。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四条机动车通过交叉路口,应当按照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或者交通警察的指挥通过;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或者交通警察指挥的交叉路口时,应当减速慢行,并让行人和优先通行的车辆先行。
二、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内容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包括的内容有: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等基本情况;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经过;道路交通事故证据及事故形成原因分析;当事人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及责任或者意外原因;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名称和日期。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四条
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以下内容:
(一)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等基本情况;
(二)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经过;
(三)道路交通事故证据及事故形成原因分析;
(四)当事人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及责任或者意外原因;
(五)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名称和日期。
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由交通警察签名或者盖章,加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专用章。
三、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不服怎么办
不服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可以申请复核。复核的机关为作出该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或者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证明有异议的,可以自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或者道路交通事故证明送达之日起三日内提出书面复核申请。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一条
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或者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证明有异议的,可以自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或者道路交通事故证明送达之日起三日内提出书面复核申请。当事人逾期提交复核申请的,不予受理,并书面通知申请人。复核申请应当载明复核请求及其理由和主要证据。同一事故的复核以一次为限。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七章 认定与复核 第一节 道路交通事故认定 第六十六条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尚未侦破,受害一方当事人要求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接到当事人书面申请后十日内,根据本规定第六十一条确定各方当事人责任,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并送达受害方当事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受害人情况及调查得到的事实,以及受害方当事人的责任。\n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侦破后,已经按照前款规定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应当按照本规定第六十一条重新确定责任,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分别送达当事人。重新制作的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除应当载明本规定第六十四条规定的内容外,还应当注明撤销原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
道路交通安全法热点问题解答
391人看过
-
机动车过交叉路口应注意什么问题
259人看过
-
外遇法律问题解答
181人看过
-
保定合同终止法律问题解答
384人看过
-
关于在公路上设置交叉道口有关问题的复函
332人看过
-
网络赌博法律问题解答
309人看过
-
工伤认定及赔偿周期的相关法律问题解答河南在线咨询 2022-07-02工伤赔偿包括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治疗费、康复费、住院期间生活费、以及伤残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相应等级的津贴单位支付员工工伤期间的工资,以及伤残的一次性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根据地方法规确定支付方
-
-
高速路口交叉路口倒车有法律效果吗?贵州在线咨询 2023-02-01在高速公路口倒车的,应当处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以下罚款,扣十二分。因为进入高速公路入口匝道后就不能倒车了,倒车的就违反了关于道路通行的规定。在高速公路上倒车,小车司机将被罚款200元、扣12分;客车和货车司机不仅要被罚200元、扣12分,驾照还将降级,如果是营运车辆,交警部门]还会抄告客运单位,让其受到单位的内部处罚。
-
如题,纯粹是法律问题,麻烦解答湖南在线咨询 2022-10-25如果你和和你讨论的人都没付诸行动当然没事;但如果和你讨论的人按计划实施了犯罪,至于你个人够不够成犯罪就看公安机关侦查后证据证实的你够不够成教唆或组织、策划这次犯罪行为,如果够那你的行为肯定也构成犯罪,看你和别人讨论和计划的目的和初衷了
-
东莞律师问题解答天津在线咨询 2022-10-26(1)对初次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不服的怎么办用人单位、工伤职工个人或其直系亲属认为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偏轻或偏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2)劳动能力鉴定后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如何处理《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