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一般自现场调查之日起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第四十七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一般自现场调查之日起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查获交通肇事车辆和驾驶人后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对需一般进行检验、鉴定的,一般在检验、鉴定结论确定之日起五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发生死亡事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一般在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前,召集各方当事人到场,公开调查取得证据。证人一般求保密或者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以及个人隐私的证据不得公开。当事人不到场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一般予以记录。
一、事故责任认定书出来后对方不来处理怎么办
当事人可以据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寻求赔偿
1、不管对方是否拒签,交警部门作出的交通事故认定书都是生效的。你可以先主动与对方联系协调赔偿事宜,说明利害关系,争取达成赔偿协议,如果对方不理你或者达不成协议,也没关系,你可以直接拿交警部门作出的交通事故认定书到当地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法院一般都会按照交通事故认定书来划分赔偿责任的。
2、受害方可以根据事故认定书以肇事方和交强险保险公司为共同被告依法向法院一般求人身损害赔偿,先由肇事方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赔偿限额范围内给予赔偿,不足的部分由双方当事人根据事故责任认定书划分责任比例承担赔偿责任。
人身损害赔偿的项目包括: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交通费、后续治疗费、伤残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
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一般所支出的必一般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一般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人也一般予以赔偿。
注意:人身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为一年。
-
涉及到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责任如何划分
298人看过
-
涉及逆向行驶的交通事故责任划分
230人看过
-
涉及交通事故调解的期限是多久?
133人看过
-
涉及人伤案件在交通事故中的比例怎样划分的
336人看过
-
涉及交通事故的责任方人员受伤保险理赔
347人看过
-
涉及交通事故调解不成诉讼要多久
286人看过
扶养通常概指各种社会关系中针对"弱者"所发生的经济供养和生活扶助,一般涵盖四个方面: (1)以国家为主体,在特定情形下体现社会福利的公力扶养,包括各种灾害救济、贫困救济、民政抚恤等; (2)以一定的社会组织、机构、单位为主体并逐步走向社会化... 更多>
-
涉及违法停车导致交通事故责任划分江西在线咨询 2024-11-07如果因违法停车导致交通事故,但对方没有违章行为,驾驶员需要承担全部责任。如果对方有违法行为,驾驶员可能需要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或次要责任,具体责任划分以交通管理部门的划分为准。然而,如果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就需要承担全部责任: 1. 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逃逸的。 2. 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
-
涉及多起交通事故怎么分责任台湾在线咨询 2023-08-10多起交通事故责任的划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
交通事故涉及保险全责但无人伤怎么办澳门在线咨询 2022-03-28交通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包括车辆、物品、设施等因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原则上应当是进行修复,对于无法修复的则采用赔偿来弥补损失。对于没有重大人员伤亡的情形,双方对于损失是可以协商解决的,但是协商后也不排除反悔的可能。保险索赔程序: 1.及时报案,事发24小时内报保险公司 2.协助保险公司勘察定损 3.提交索赔单证 (1)出险通知书 (2)保险单正本、机动车保险证、驾驶证、行驶证复印件 (3)责任认定
-
涉及人员伤亡交通事故的责任追究及刑罚范围河北在线咨询 2024-11-11在大多数情况下,从刑事拘留到判决的时间通常需要五至六个月。不过,对于犯罪嫌疑人的最长拘留期限仅限于37天之内。根据现行法律法规,司法机构在决定对某行为人实施拘留措施之后,若判断其有逮捕必要,则应依法进行逮捕。在此之后,侦查部门采取的羁押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两个月。而当人民检察院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时,所需时间为一个月。最后,人民法院在收到案件并开始审理之后,应在两个月内作出判决,最迟也不得超过三个月。
-
涉及交通事故当事人因过错发生交通事故造成的事故责任认定怎么划分江苏在线咨询 2022-03-22(一)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责任;当事人逃逸,造成现场变动、证据灭失,使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无法查证交通事故事实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二)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导致交通事故的,根据当事人的过错在导致交通事故中的作用确定各方的责任,作用大的,承担主要责任;作用相当的,承担同等责任;作用小的,承担次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