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驾驶人因为酒驾驾驶机动车导致发生交通事故的,如果造成一人重伤以上结果的,就会构成交通肇事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但仅发生轻微交通事故,没有人受伤,或者伤情只是轻伤或者轻微伤的,那么构成危属险驾驶罪,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故意别车就属于危险驾驶罪吗
如果情节恶劣会涉嫌危险驾驶罪。如果情节轻微,不构成犯罪的,会受到治安处罚。
如果故意别车,造成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达到30万以上,构成交通肇事罪,将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将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而如果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则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总之,故意别车是比较危险的行为,极易造成交通事故,所以为了自身和他人的安全考虑,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安全文明驾驶。另外,如果大家在行驶过程中,遇到他人有故意别车等违法行为,可通过拨打122报警电话进行举报,也可通过当地交警官方微博进行举报。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如何处罚?
醉酒驾驶机动车处罚如下:酒后驾驶机动车构成危险驾驶罪,处拘役,并处罚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违反交通管理法规,造成重大事故、重伤、死亡或者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事故发生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三、交通事故逃逸怎么处理?
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肇事者如果只是致被害人轻微伤、轻伤或者只是造成了牲畜(如猪、牛、羊等)死亡的后果,财产损失数额不大。逃逸行为本身未造成其他严重后果,肇事者不构成犯罪,对肇事者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15日以下拘留。肇事者违章驾驶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肇事者构成交通肇事罪,同时肇事者为逃避法律的追究而驾车逃逸。对肇事者应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
交通事故后必须多久吹酒驾
99人看过
-
交通事故处理办法:酒驾追尾事故
213人看过
-
顶包酒驾处理交通事故后果
60人看过
-
如何妥善处理酒驾交通事故?
108人看过
-
交通事故,无证驾驶,酒驾,如何处理
429人看过
-
醉酒驾驶交通事故怎样处理怎样处理醉酒驾驶
240人看过
酒驾是指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辆的行为。 酒驾并不存在量刑标准。因为一般的酒驾行为仅仅是行政违法行为,并不会触犯刑法。因此,法院并不会对一般的酒驾行为作出定罪和量刑。有量刑标准的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主要是指醉驾的行为。... 更多>
-
-
酒驾没出交通事故怎么处理,酒驾怎么处理,酒驾怎么福建在线咨询 2022-08-16肇事双方各出一至二人代表,到公安机关事故调解办参加调解。 仅造成财产损失的、从确定之日起开始调解、期限为30天。带齐各种发票、票据、评估说明等证明材料。 致伤的、从治疗终结或定残之日起开始调解、期限为30天。带齐各种票据、出院证明、身份证、伤残评定证等、严重致残的还加带家属情况证明、派出所出具的家属供养情况证明材料。 死亡的,从确定办理丧葬事宜之日起开始调解、期限30天。家属带齐各类票据、死亡证明
-
交通事故酒驾责任认定多久广东在线咨询 2022-05-22行为人酒驾的交通事故责任一般在十天内就能被认定,如果需要检验的,则会加长时间。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经过勘验、检查现场的交通事故,应当在勘查现场之日起的10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
-
酒驾酒驾电瓶车出交通事故怎样处理?河南在线咨询 2022-06-24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 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
酒驾酒后多久可以做交通事故鉴定山东在线咨询 2022-12-021、交通事故鉴定酒驾最长不会超过30天。 2、交通事故中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自事故现场调查结束之日起三日内委托具备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检验、鉴定。 3、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与鉴定机构确定检验、鉴定完成的期限,确定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超过三十日的,应当报经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但最长不得超过六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