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诈骗罪如何判定情节严重?
诈骗数额巨大将会认定为是诈骗罪情节严重,此外,出现以下情形,也会被认定为是情节严重:
根据《“两高”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第五条
诈骗未遂,以数额巨大的财物为诈骗目标的,或者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当定罪处罚。
利用发送短信、拨打电话、互联网等电信技术手段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诈骗数额难以查证,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
(一)发送诈骗信息五千条以上的;
(二)拨打诈骗电话五百人次以上的;
(三)诈骗手段恶劣、危害严重的。
实施前款规定行为,数量达到前款第(一)、(二)项规定标准十倍以上的,或者诈骗手段特别恶劣、危害特别严重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其他特别严重情节”,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
二、诈骗罪在主观上表现为直接故意、还是间接故意?
1、诈骗罪在主观上表现为直接故意
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2、诈骗罪与借贷行为的区别
借款人由于某种原因,长期拖欠不还的,或者编造谎言或隐瞒真相而骗取款物,到期不能偿还的,只要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也没有挥霍一空,不赖账,不再弄虚作假骗人,确实打算偿还的;还有些打借条之后伪造还款收条的,诈称已经还款的,仍属借贷纠纷,不构成诈骗。
3、诈骗罪与与因亏损躲债的界限
如果确实是集资经商办企业,但因经营不善,亏损负债,为躲债而外出,仍属财产债务纠纷。这同诈骗犯以集资办企业为名,捞到钱财就逃之夭夭,以实现其非法占有的目的,有本质区别。
实施诈骗行为之后,是有可能会涉嫌犯诈骗罪的。法院在审理诈骗案件的时候,若是认定诈骗案件的情节严重,可能会判处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具体情节严重的情形包括诈骗数额巨大、诈骗数额虽然不巨大但是已经发送诈骗信息五千条以上等。
-
诈骗罪的情节特别严重如何理解
174人看过
-
诈骗罪特别严重情节会怎样判
344人看过
-
诈骗情节严重的判多少年?
324人看过
-
怎样判定贷款诈骗罪的情节严重程度?
117人看过
-
如何判断情节犯的“情节严重”
290人看过
-
根据规定情节严重诈骗判刑多久
439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诈骗罪未遂情节严重会判刑吗诈骗罪情节重湖南在线咨询 2022-07-151、社会危害性较大 如以贩卖毒品的手段进行诈骗,实践中的类似犯罪往往因诈骗不成而引发其他杀人、抢劫等严重刑事犯罪,所以这类诈骗未遂的情节是严重的又如惯犯或流窜作案等危害严重、社会危害性较大的情形。 2、曾因诈骗受过刑罚处罚的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解释》规定:曾因诈骗受过刑罚处罚的,属于“特别严重情节”之一,因此将此项列为诈骗未遂应追究的情形,是完全必要的,因为这种情形的犯罪嫌疑人主观恶性大,如不及时
-
如何区分诈骗罪的特别严重情节和严重情节河南在线咨询 2023-09-22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诈骗数额接近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并具有前款规定的情形之一或者属于诈骗集团首要分子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
诈骗罪中的情节特别严重、情节特别严重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罚四川在线咨询 2022-03-04故意致人轻伤或轻伤以上应该追究刑事责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的的规定,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万元以上的,属于诈骗数额特别巨大。诈骗数额特别巨大是认定诈骗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一个重要内容,但不是唯一情节。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又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应认
-
诈骗罪司法解释是怎样的, 诈骗罪的情节严重应该如何认定为情节较重湖南在线咨询 2022-03-08诈骗罪司法解释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1996年12月16日)的规定: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万元以上的,属于诈骗数额特别巨大。诈骗数额特别巨大是认定诈骗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一个重要内容,但不是唯一情节。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又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应认定为
-
诈骗罪加重判刑有什么严重的情节宁夏在线咨询 2022-06-08诈骗罪加重刑罚的情节一般为: 1、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诈骗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 2、惯犯或者流窜作案危害严重的; 3、诈骗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急需的生产资料,严重影响生产或者造成其他严重损失的; 4、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救济、医疗款物,造成严重后果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