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员工解除劳动关系需要先与员工协商一致,其次依法支付赔偿,最后依法提供离职证明及办理社保转移手续。
一、调入参保什么意思
调入参保意思是如果现单位与原单位在同市,在现公司直接缴费参保即可。异地参保的需要原单位所在市社保局开具参保缴费凭证,再到现工作地所在市办理社保转移手续。
员工查询、打印本人明细参保信息的,需提供身份证原件及社保卡原件(验原件,收复印件);员工委托他人查询本人参保信息的。
需提供授权委托书原件、委托人身份证原件、委托人社保卡原件及受托人身份证原件(除授权委托书收原件,其余材料验原件,收复印件)。
二、合同到期需要离职证明吗
员工与单位合同到期后还是需要开具离职证明的。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员工在合同到期时如果选择不续约可以正常办理离职手续,单位也需要协助进行将员工的社保关系档案等资料进行转移,并对工资的金额及发放进行确定,同时需要开具出离职证明供员工入职下一家单位时使用。需要注意的是离职证明只能开具一份,并且只有原件有效。
三、请问离职后公司拖欠工资该怎么办呢?
员工与公司终止劳动关系时,公司应当一次性结清工资。若在员工离职后,公司仍拖欠着工资的,员工可以先与公司协商要求支付工资。若协商无效的,员工可以直接以离职证明、拖欠工资的相关证据,去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局申请仲裁要求返还工资。如果员工对最后的仲裁裁决结果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是什么,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和要求是什么
206人看过
-
劳动合同解除的程序是什么,劳动合同解除条件有哪些
159人看过
-
企业和员工劳动合同解除流程具体有哪些
244人看过
-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具体流程是什么
101人看过
-
劳动者解除合同有哪些条件和程序
337人看过
-
解除房屋买卖合同的条件和程序具体有哪些
390人看过
劳动者可以通过下列方式终止劳动合同:与用人单位协商终止劳动合同;提前30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试用期内提前3天通知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 如果单位未缴纳社保,没有签订合同,可以随时辞职。... 更多>
-
劳动合同解除的程序是什么,劳动合同解除条件有哪些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04-06(一)劳动合同解除的条件 解除劳动合同,涉及合同当事人双方的利益,因此,国家劳动法规对单方面提出解除劳动合同规定了必须具备的条件。 1、用人单位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用人单位遇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提出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 (1)劳动合同制工人在试用期内,经发现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劳动合同制工人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的; (3)按照《国营企业辞退违纪职工暂行规定》,
-
如何解除劳动合同, 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和程序是什么, 需要哪些材料贵州在线咨询 2022-03-06(一)怎样解除劳动合同: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没有规定实体、程序上的限定条件,只要双方达成一致,内容、形式、程序不违反法律禁止性、强制性规定即可。 若是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 (二)怎样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即具备法律规定的条件时,劳动者享有单方解除权,无须双方协商达
-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条件是什么,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是怎样的?香港在线咨询 2022-04-28《劳动法》第31条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第32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内的; (二)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三)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按照《劳动法》第31条的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劳动者提
-
劳动合同法中关于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有哪些具体的规定条件和程序天津在线咨询 2022-03-08《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章‘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中对劳动合同的解除做出了以下的规定说明: 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
-
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程序,具体的规定是什么贵州在线咨询 2023-08-07企业发生劳动争议后的调解程序: 1、申请与受理。 2、实施调解:根据争议事实与调解请求,研究争议事实和是非界限,拟订调解方案,实施调解。 3、制作调解文书。 4、调解不成功,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仍可以申请仲裁;调解成功,当事人反悔的,在法定期限内,也可以申请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