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缓刑期间几点前必须回去睡觉
一般要求12点,要看当地公安机关怎么跟你说的。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判处缓刑的一般当庭释放但因为判决尚未生效一般办理取保手续待判决生效后解除取保。执行缓刑期间由户口所在地的公安机关监管。刑法对缓刑的规定是,适用缓刑的条件是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满足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等条件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刑法》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二、什么情况下应撤销缓刑:
(1)在缓刑考验期内又犯新罪的,不论是否在考验期内被发现;
(2)在缓刑考验期内发现漏罪的。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该规定对于在缓刑考验期满后发现漏罪的能否撤销缓刑的问题,既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然而,这样的问题在司法实践中已经多次出现,对于该问题如何解决,司法实践中存在两种不同的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既然刑法没有明文规定,根据罪刑法定原则,就不应当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原判刑罚在缓刑考验期满后就不再执行,而只对其漏罪作出判决并执行之。
第二种意见认为:刑法对该问题没有明确规定只是立法上的一个疏漏,对这样的犯罪分子适用缓刑是有悖于我国刑法设立缓刑制度立法精神的,因此应当撤销其缓刑。如果所发现的漏罪没有超过追诉期,就对其漏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刑法第69条的规定进行数罪并罚,决定执行的刑罚;如果所发现的漏罪已超过追诉期,在撤销缓刑后,只执行原判刑罚。
-
拘留所几点起床睡觉
220人看过
-
缓刑的入睡时间最晚是几点?
316人看过
-
丈夫和小三睡觉可以判缓刑吗?
267人看过
-
缓刑期间犯罪必须逮捕吗
291人看过
-
睡觉是否可以成为判缓刑的条件?
166人看过
-
刑拘是否可以睡觉
52人看过
缓刑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 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 更多>
-
缓刑期间有什么是必须河南在线咨询 2022-08-15离开居住的县级行政区域,必须办理请假手续缓刑期间必须接受社区矫正,即由司法所监管。 必须在县级行政区域范围内工作生活,有事需要离开居住的县级行政区域,必须办理请假手续。按照司法所规定,每周以当面或者电话形式报告遵纪守法、接受监督管理、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活动的情况。每月参加学习和公益劳动并提交书面思想汇报。接受手机定位监管。
-
月子期间可以让小孩抱回来睡觉吗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0-22可以起诉要求变更抚养权。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支持。 1、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的; 2、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的; 3、十周岁以上未成年子女,愿随另一方生活,该方又有抚养能力的; 4、有其他正当理由需要变更的。
-
缓刑必须每个星期去打卡吗湖北在线咨询 2023-03-24缓刑、假释的社区矫正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居住地同级司法行政机关向原裁判人民法院提出撤销缓刑、假释建议书并附相关证明材料,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之日起一个月内依法作出裁定: (四)受到司法行政机关三次警告仍不改正的。
-
学生白天睡觉睡觉时间被撞死怎么办西藏在线咨询 2022-02-03能叙述一下具体是因为什么原因死亡呢?如能证明学校未尽及时求助义务或能证明该生疾病与学校教育管理其他失职或过错行为相关,学校应予赔偿;事主若在晚上睡觉时死亡,学校救助延迟系因客观原因难以及时发觉,不应承担赔偿责任;若在白天非正常休息时间睡觉死亡,可以此认定为学校有过错而要求其予以赔偿。
-
缓刑每天必须10点到家吗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8-09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应当遵守以下规定: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是指遵守国家法律、国务院行政法规,自觉服从公安机关、所在单位以及基层组织和广大群众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