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能不能实行刑事强制措施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02 09:53:56 310 人看过

一、刑事强制措施

刑事强制措施是国家为了保障侦查、起诉、审判活动的顺利进行,而授权刑事司法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限制其一定程度人身自由的方法。

很显然,为了保障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刑事司法机关必须享有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强制措施的权利。但是,由于刑事强制措施关乎公民的人身自由权,所以它又是一柄“双刃剑”,正确实施,就能准确、及时地完成惩罚犯罪的任务;而错误实施,则会侵犯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因此,各国对刑事强制措施的采用均规定了较为严格的条件和程序。

我国的刑事强制措施包括: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五种,这五种措施是依照强制力度由轻到重的顺序依次排序的。

拘传:

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于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强制其到案接受讯问的一种强制方法。传唤、拘传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12小时。不得以连续传唤、拘传的形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

取保候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

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聘请的律师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适用刑事强制措施有关问题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决定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的,应当在向犯罪嫌疑人宣布后交由公安机关执行。对犯罪嫌疑人采取保证人担保形式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将有关法律文书和有关案由、犯罪嫌疑人基本情况、保证人基本情况的材料,送交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同级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采取保证金担保形式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核实保证金已经交纳到公安机关指定的银行后,将有关法律文书、有关案由、犯罪嫌疑人基本情况的材料和银行出具的收款凭证,送交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同级公安机关。

公安机关收到有关法律文书和材料后,应当立即交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县级公安机关执行。负责执行的县级公安机关应当在二十四小时以内核实被取保候审人、保证人的身份以及相关材料,并报告县级公安机关负责人后,通知犯罪嫌疑人居住地派出所执行。

执行取保候审的派出所应当指定专人负责对被取保候审人进行监督考察,并将取保候审的执行情况报告所属县级公安机关通知决定取保候审的人民检察院。

人民检察院决定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的案件,在执行期间,被取保候审人有正当理由需要离开所居住的市、县的,负责执行的派出所应当及时报告所属县级公安机关,由该县级公安机关征得决定取保候审的人民检察院同意后批准。

人民检察院决定对犯罪嫌疑人采取保证人担保形式取保候审的,如果保证人在取保候审期间不愿继续担保或者丧失担保条件,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收到保证人不愿继续担保的申请或者发现其丧失担保条件后的三日以内,责令犯罪嫌疑人重新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或者变更为其他强制措施,并通知公安机关执行。

公安机关在执行期间收到保证人不愿继续担保的申请或者发现其丧失担保条件的,应当在三日以内通知作出决定的人民检察院。

人民检察院决定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的案件,被取保候审人、保证人违反应当遵守的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决定没收保证金、对保证人罚款,并在执行后三日以内将执行情况通知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接到通知后五日以内,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

人民检察院决定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的案件,取保候审期限届满十五日前,负责执行的公安机关应当通知作出决定的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应当在取保候审期限届满前,作出解除取保候审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并通知公安机关执行。

人民检察院决定对犯罪嫌疑人采取保证金担保方式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没有违反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规定,也没有故意重新犯罪的,人民检察院解除取保候审时,应当通知公安机关退还保证金。

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的案件,犯罪嫌疑人违反应当遵守的规定,情节严重的,公安机关应当依法提请批准逮捕。人民检察院应当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的规定审查批准逮捕。

二、法院能不能实行刑事强制措施

法院能实行刑事强制措施。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3日 00:3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刑事强制措施相关文章
  • 法院强制措施能否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实施?
    被法院执行能坐大巴。银行等金融机构会对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被执行人限制其贷款、融资等金融活动,降低信用卡额度,并将其存款情况及时通过司法查询平台报告法院。对于被执行人将限制其贷款、融资等金融活动,降低信用卡额度,并将其存款情况及时通过司法查询平台报告法院,但坐客车并不属于被限制的消费。电子身份证可以乘坐大巴吗不可以,必须要身份证或有效身份证件。实行实名制管理的,售票时应当由购票人提供旅客的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并由售票人在客票上记载旅客的身份信息。携带免票儿童的,应当凭免票儿童的有效身份证件同时免费申领实名制客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第三条被执行人为自然人的,被限制高消费后,不得有以下以其财产支付费用的行为:(一)乘坐交通工具时,选择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二)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场所进行高消费;(三)购买不动产或者新建、扩建
    2023-07-14
    197人看过
  • 行政强制措施不能委托吗,行政强制措施的分类
    一、行政强制措施不能委托吗行政强制措施只能由行政机关在职权内实施,行政强制措施不能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十七条行政强制措施由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权不得委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使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可以实施法律、法规规定的与行政处罚权有关的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强制措施应当由行政机关具备资格的行政执法人员实施,其他人员不得实施。二、行政强制措施的分类1.执行性强制措施执行性强制措施是行政主体针对不履行具体行政行为所确定义务的相对人,为促使其履行义务或实现与履行义务相同状态所采取的强制措施,又可以称为行政强制执行措施,甚至直接称为行政强制执行。其实,行政强制执行与其说是一种行为,倒不如说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行政主体采取相应的强制措施,直接作用于相对人,以确保义务内容的实现。2.即时性强制措施即时性强制措施是行
    2024-01-05
    258人看过
  • 堕胎后能否刑事强制措施
    符合一定的条件就可以的。(一)拘传拘传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对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强制其到案接受讯问的一种强制措施。拘传是法定五种刑事强制措施最轻微的一种。拘传的目的是强制到案,以便迅速及时查清案情,因此拘传没有羁押的效力,在询问后,应当将被击穿人立即释放。刑事诉讼中采用拘传,可以依强制措施方法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时到案,接受讯问,参加诉讼活动;同时可以保证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根据案件情况,为了侦查、起诉和审判的需要,为了及时收集证据等,在不具备采用其他强制措施的条件下,适用拘传可以确保诉讼顺利进行。(二)取保候审刑事诉讼中的取保候审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未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取保候审的实质意义就是既不关押,又要使诉讼活动正常进行。只有不
    2023-04-05
    317人看过
  •  规范刑事强制措施实施程序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刑事强制措施适用于被告人有犯罪行为或犯罪事实的情形。法院采取的强制措施包括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和拘留。逮捕的条件包括准备犯罪、实施犯罪或犯罪后立即被发现的、受害者或在场亲眼看到的人指认他犯罪、在周围或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犯罪后试图自杀、逃跑或逃跑的、有毁灭、伪造证据或串供可能的、不说真实姓名、地址、身份不明的、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强制措施适用于被告人犯罪嫌疑人有犯罪行为或者犯罪事实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法院应当采取相应的强制措施来保障案件审理的顺利进行。刑事强制措施有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拘留五种。对于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被判处徒刑以上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不足以防止社会危险,必要的应当依法逮捕,这是逮捕的条件。拘留条件是1、准备犯罪、实施犯罪或者犯罪后立即
    2024-01-10
    440人看过
  • 强制执行措施:探望权法院能否出奇制胜?
    1、通过由申请执行人与被申请执行人签订执行和解协议的方式实现申请方的探望权。2、通过法制宣传教育、思想说服教育,使被执行人即与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自动履行探望义务,使申请执行人实现探望权,这是实现探望权的最主要方式。3、由未成年子女就读的学校、幼儿园或住所地居委会协助完成探望权执行等等。探望权的法律问题第一,法条未明确规定子女享有探望权。以上所述,探望权的立法宗旨是为了子女身心健康,保护子女的合法权益。但是,现行法条的探望权却只规定了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才享有探望权,而没有明确子女享有探望父或母的权利。子女是有血有肉有思维能力的人,有想念父或母的时候,依照《宪法》和《未成年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子女享有探望权是合法的。探望权以子女利益为最优先考虑,因此,探望权法条应补上子女享有探望权这个缺陷。第二,法条限制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父母离婚后,通常是由父或母一方直接抚
    2023-07-07
    443人看过
  • 法院执行强制措施申请怎么写,法院强制执行多久能拿钱
    一、法院执行强制措施申请怎么写法院执行强制措施申请写作模板申请人:______,男,xx年xx月xx日出生,汉族,农民,______乡县xx乡xx村xx组。被申请人:______,男,xxxx年x月xx日出生,汉族,个体户,______县xx镇xx路xx号。请求事项:1、强制被申请人支付________元劳务承包款;2、强制被申请人支付诉讼费用_______元;3、强制被申请人双倍支付_______元劳务承包款从____年___月___日起至执行完毕之日止的贷款利息;4、强制被申请人支付执行费。事实和理由: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因劳务承包合同纠纷一案,____县人民法院已于____年___月___日作出了(____)____民初字第____号民事判决书,被申请人不服一审判决上诉,____市中级人民法院又于____年___月___日作出了(____)____中民一终字第____号民事判决书,判决被
    2023-06-06
    317人看过
  • 派出所能否实施强制迁户措施?
    派出所不可以强制迁户。办理迁移户口的手续必须得由居民自己来申请,公安机关没有强制迁户口的权力,户口登记由各级公安机关主管,须遵循“三原则”:1、户口登记以户为单位;2、公民应当在经常居住地登记为常住人口;3、一个公民只能在一个地方登记常住户口。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公民的经常居住地和常住户口登记地二者一定要一致,否则,就称之为“人户分离”。派出所可以送吃的吗1.如果是治安拘留,可以到拘留所探视,但应当按照拘留所规定时间和地点(各地规定会见时间不同,需要到当地查询)。吃的东西不能送,可以送一些衣物等生活用品。2.如果是刑事拘留,在刑事判决生效前,家属是不能探视、会见的,可以委托律师会见。不能送吃的,但是可以给犯罪嫌疑人送点衣物等生活用品,存点钱。《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十条公民迁出本户口管辖区,由本人或者户主在迁出前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迁出登记,领取迁移证件,注销户口。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
    2023-07-03
    234人看过
  • 交警强制措施能不能取消
    交警的强制措施能否撤销?交通警察的强制措施是行政行为。当事人对强制措施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行政复议通过的,可以撤销强制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二十八条规定,主管法制工作的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对被申请人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提出意见,经行政复议机关负责人批准或者集体讨论,依照下列规定作出行政复议决定:(一)承认具体行政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申请依据正确的,程序合法,内容适当,决定应予维持。(二)被申请人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决定在一定期限内履行。(三)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作出撤销、变更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决定;违法的,可以责令被申请人作出撤销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决定:一定时期内再次作出行政行为:上述认识是对“交警强制措施能否撤销”问题的回答。交通警察的强制措施属于行政行为。当事人对强制措施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行政复议通过的,可以撤销强制措施。如果
    2023-05-31
    265人看过
  • 刑事强制措施能否连续使用
    一、刑事强制措施能否连续使用同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能否因同一犯罪事实重复(包括间断重复和连续重复)采取同一种强制措施不能一概而论。但是同一公安司法机关不得对同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重复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措施。这里的“重复”可理解为两种情形:(1)同一机关连续适用同一种强制措施,中间没有间断。(2)同一机关同时采取了两种强制措施(此机率很小)。反过来说,不同的公安司法机关基于办理案件的需要,可以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后重复采取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措施。譬如对公安机关已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当案件进入审查起诉阶段或者审判阶段后,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同样可以对被告人再次采取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措施。这样规定是为了防止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强制措施被滥用,以致变相关押人犯或者变相放纵犯罪。但是对多次拘传之间的时间间隔问题,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一般认为要保证被拘传人
    2023-06-02
    220人看过
  •  法院能否调整或更改强制措施?
    法院有权力更改强制措施,必须确保相关措施符合法定要求。否则,属于非法执行强制措施。如果发现非法执行强制措施,法院、检察院应当及时撤销或变更。法院有权力更改强制措施。这里的“强制措施”指的是相关机关为了确保刑事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而采取的对犯罪嫌疑人的羁押或逮捕等行为。强制措施的执行者必须经过相关的申请且符合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相应措施的法定要求,才能对其采取强制措施,否则属于非法执行强制措施。如果发现采取强制措施非法的,法院、检察院应当及时撤销或变更。强制措施的变更权属于谁?强制措施的变更权属于谁?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于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侦查机关应当立即解除或者变更强制措施:(一)案件证据发生重大变化;(二)案件情况发生变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再符合采取强制措施的条件;(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采取强制措施的时间已到第一审、第二审、第三
    2023-11-17
    113人看过
  • 红头文件能否授权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强制措施
    一、红头文件能否授权行政强制措施红头文件不能授权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强制措施会对当事人的权益造成重大影响,根据《行政强制法》的相关规定,行政强制措施由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而行政强制措施权不得委托。依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使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可以实施法律、法规规定的与行政处罚权有关的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强制措施应当由行政机关具备资格的行政执法人员实施,其他人员不得实施。《行政强制法》第十七条行政强制措施由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权不得委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使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可以实施法律、法规规定的与行政处罚权有关的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强制措施应当由行政机关具备资格的行政执法人员实施,其他人员不得实施。二、行政强制措施能否诉讼行政强制措施可以提起诉讼。我国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
    2024-02-10
    131人看过
  • 侵占罪法院能釆取强制措施吗
    能。虽然只是涉嫌非法侵占刑事犯罪,但只要符合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可以采取强制措施。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传、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一、刑事强制措施有哪些刑事强制措施有五种,包括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一)拘传拘传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对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强制其到案接受讯问的一种强制措施。拘传是法定五种刑事强制措施最轻微的一种。拘传的目的是强制到案,以便迅速及时查清案情,因此拘传没有羁押的效力,在询问后,应当将被击穿人立即释放。刑事诉讼中采用拘传,可以依强制措施方法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时到案,接受讯问,参加诉讼活动;同时可以保证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根据案件情况,为了侦查、起诉和审判的需要,为了及时收集证据等,在不具备采用其他强制措施的条件下,适用拘
    2023-04-06
    385人看过
  • 法院强制措施怎么执行
    法院强制措施如何执行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后,当事人应该在规定的期限内执行处罚措施,如果不执行的,由行政机关依法强制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法》第三十四条行政机关依法作出行政决定后,当事人在行政机关决定的期限内不履行义务的,具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依照本章规定强制执行。第三十五条行政机关作出强制执行决定前,应当事先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催告应当以书面形式作出,并载明下列事项:(一)履行义务的期限;(二)履行义务的方式;(三)涉及金钱给付的,应当有明确的金额和给付方式;(四)当事人依法享有的陈述权和申辩权。
    2023-06-12
    444人看过
  • 法院对被执行人能采取哪些强制措施
    (1)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2)扣留、提取被执行人的收入;(3)查封、扣押、冻结、变实、拍卖被执行人的财产;(4)强制被执行人交付法律文书指定的财物和票证;(5)强制被执行人迁出房屋或者退出土地;(7)强制被执行人完成法律文书指定的行为;(8)强制被执行人交付迟延履行金或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9)继续执行。根据《民事诉讼法》人民法院在采用上述几项强制执行措施后,被执行人仍不能偿还债务的,应由其继续履行义务。有两种情况不适用继续执行:(1)作为被执行人的企业法人宣告破产还债,未得到清偿的债务不再清偿。(2)公民因丧失劳动能力,无收入来源,人民法院应裁定终结执行。
    2023-06-13
    475人看过
换一批
#强制措施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强制措施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为查明案情,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犯罪事实,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在一定期限内暂时限制其人身自由的各种措施。包括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 更多>

    #刑事强制措施
    相关咨询
    • 刑事案件审判阶段对孕妇能不能实行强制措施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12-13
      法律分析 刑事案件侦办中对孕妇一般不采取强制措施。对于怀孕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还可以取保候审。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
    • 强制措施能不能变更
      云南在线咨询 2021-10-20
      可以,必须改变或解除强制措施的情况,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捕后,人民检察院仍需审查拘留的必要性。不需要继续拘留的,应当提出释放或变更强制措施。有关机关应当在十日以内将处理情况通知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发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强制措施不当的,应立即撤销或变更。公安机关释放被抓人或变更逮捕措施,应当通知原批准的人民检察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
    • 逾期不履行法院强制措施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2-13
      逾期不履行,法院可依法采取以下强制措施:1、将被执行人不履行义务的不良信息予以公开,并通过新闻媒体、互联网络和法院公告进行曝光;2、向金融机构和工商、房管、税务、国土等部门通报;向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通报备案,限制被执行人出境;3、视情限制被执行人实施高消费行为;4、属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员或公务员的,将向人大、政协、纪委、组织部门通报。如果有下列行为的可以予以罚款、拘留或者追究刑事责任:1、有
    • 行政强制措施所能实施的程序有哪些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3-05
      行政强制措施的程序如下: (一)实施前需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经批准。 (二)由两名以上行政执法人员实施。 (三)出示执法身份证。 (四)通知当事人到场。 (五)当场告知当事人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理由、依据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救济途径。 (六)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 (七)制作现场笔录。 (八)现场笔录由当事人和行政执法人员签名或者盖章,当事人拒绝的,在笔录中予以注明。 (九)当事人不到场的,
    • 能取保候审是刑事强制措施?
      山西在线咨询 2023-08-21
      取保候审是刑事强制措施之一。取保候审有法定期限,不能超过一年,在法定期限内侦查机关无法找到充足的证据认定犯罪嫌疑人参加了犯罪,只能暂时解除取保候审。但是如果后续发现新的证据,侦查机关和检察机关还是会继续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