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除原单位合同后可否到其他厂工作
解除原单位合同后可以到其他厂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五十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二、如果解除劳动合同能领取失业金吗
如果解除劳动合同满足以下条件是能领取失业金的:劳动者在失业前与单位共同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不是因本人的意愿而失业的;登记了失业,并且有求职打算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四十五条失业人员符合下列条件的,从失业保险基金中领取失业保险金:
(一)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的;
(二)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三)已经进行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三、解除劳动合同和辞退的区别是什么
1.各种方式的运用主体不同。解除劳动合同的方式,用人单位可以运用,劳动者也可以运用,双方还可以协商一致共同运用。而开除、除名、违纪辞退三种方式,只有用人单位才可能运用,劳动者没有这种权力。
2.各种方式的适用对象不同。解除劳动合同的适用对象是用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的双方当事人,即用人单位和劳动合同制职工。而开除、除名、违纪辞退的适用的对象则是违犯劳动纪律的合同制职工和固定职工等。
3.各种方式的适用原因不同。解除劳动合同适用的原因是多种性质的。有的是惩戒性的,如:职工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而被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被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等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
-
原单位劳动合同未解除能否在新厂工作
393人看过
-
单位是否可以在合同到期后解除合同?
179人看过
-
跟原单位的劳动合同没解除到别的厂能查到吗
351人看过
-
没有解除劳动合同证明可以去其他单位
475人看过
-
事业单位工龄能否转移到其他单位?
237人看过
-
单位停产后,员工寻找其他工作
304人看过
-
员工合同到期后到单位工作人员能否解除合同福建在线咨询 2022-08-19劳动法要求公司继续履行其劳动合同,如果合同不能继续履行的,你可以要公司支付赔偿金;一、赔偿金按照劳动者在公司工作的年限,每做满一年支付2个月的工资;二、法律依据《《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的规定》第3条规定,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3个月到24个月的医疗期。
-
与其他单位未解除劳动关系,到我单位来工作,可以签订吗青海在线咨询 2022-10-21法律并不禁止个人兼职或多个劳动关系,但是如果给其他公司带来损害,贵公司可能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所以,一般企业都不接受未解除劳动关系的员工。
-
劳动者是否可以与其他单位解除劳动合同陕西在线咨询 2022-05-09第一种可以,但有限制。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同时与其他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规定,这种情况如果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应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第二种情况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的内容,如果你不同意,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单位给付你经济补偿金。
-
劳动合同到期用人单位不续签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其他工厂解除合同吗河南在线咨询 2022-05-06没有第四十四条【劳动合同的终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 (一)劳动合同期满的; (二)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三)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四)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五)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相关资料:行政法规1篇裁判文书20篇相关论文14篇) 第四
-
职工在工作岗位发病后,用人单位能否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并重视其工伤江西在线咨询 2022-03-27第十五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职工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职工有前款第(三)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