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个企业同时侵犯多个商标的行为如何认定
一个企业同时侵犯多个商标权的,是属于商标侵权行为,认定商标侵权的要件如下:
1.必须有违法行为存在,即指行为人实施了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的行为;
2.必须有损害事实发生,即指行为人实施的销售假冒商标商品的行为造成了商标权人的损害后果。销售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商品会给权利人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同时也会给享有注册商标权的单位等带来商誉损害。无论是财产损失还是商誉损害都属损害事实。
3.违法行为人主观上具有过错,即指行为人对所销售的商品属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事实系已经知道或者应当知道。
4.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必须有因果关系,即指不法行为人的销售行为与造成商标权人的损害结果存在前因后果的关系。
二、相关法律规定
《商标法》第五十七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
(二)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
(三)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四)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五)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六)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的;
(七)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
判定企业侵犯多个商标的标准
242人看过
-
同一企业涉及多个商标侵权时的判定原则
419人看过
-
商标侵权的认定、商标侵权行为的认定、如何认定商标侵权
257人看过
-
如何认定一个商标为驰名品牌
401人看过
-
一个企业如何认定其丧失商业信誉
379人看过
-
一个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立案条件和标准
318人看过
商标,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牌子,在社会生活中随处可见。商标的本质作用是区别商品的来源或服务的提供者。商标,是商品的生产者经营者在其生产、制造、加工、拣选或者经销的商品上或者服务的提供者在其提供的服务上采用的,区别商品或者服务来源的,由文字、... 更多>
-
如何判断一个公司同时侵犯多个商标湖南在线咨询 2022-11-12一个企业同时侵权多个商标的行为的认定: 1、必须有违法行为存在,即指行为人实施了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的行为; 2、必须有损害事实发生,即指行为人实施的销售假冒商标商品的行为造成了商标权人的损害后果; 3、违法行为人主观上具有过错,即指行为人对所销售的商品属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事实系已经知道或者应当知道; 4、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必须有因果关系,即指不法行为人的销售行为与造成商标权人的损害结果存在
-
商标侵权的几个原因及如何认定侵权行为台湾在线咨询 2023-04-04商标侵权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高额利润的诱惑。假冒国际品牌产品,通常情况下可以获取高额利润。而且因为品牌效应,销售比较容易。由于高额利润的驱使,致使侵权或假冒精品名牌产品的不法行为屡禁不止。 2.现行政策法规存在缺陷且执法力度不够。近几年来,为规范市场,虽然我国政策法规立法数量逐渐增多,但至今尚未有一部完整、系统的法律法规来确认市场执法和监督管理机构名称、地位、取权与体制。 行政执法手段缺乏,难
-
一个企业同时侵权多家公司商标是怎样的湖南在线咨询 2022-07-12定义商标侵权即商标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未经商标权人许可,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或者其他干涉、妨碍商标权人使用其注册商标,损害商标权人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侵权人通常需承担停止侵权的责任,明知或应知是侵权的行为人还要承担赔偿的责任。情节严重的,还要承担刑事责任。商标侵权是指:行为人未经商标权人许可,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或者其他干涉、妨碍商标
-
工商企业犯罪的犯罪行为应该如何认定新疆在线咨询 2023-06-19首先,犯罪率是指犯罪者所占人口比。如每万人中有5人犯罪,则其犯罪率为万分之五。犯罪率是犯罪统计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对犯罪问题的研究工作有重要作用。主要分类有犯罪率、少年犯罪率、妇女犯罪率、老年人犯罪率、罪犯重新犯罪率、学生犯罪率等。其次,降低刑事犯罪是全社会应该关注的话题,同时也是很多专家学者都在研究的问题,刑事犯罪率的降低可以极大地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具体可以通过比如: 1、制定、完善相关法
-
侵犯商标权的行为有哪些, 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应如何定性认定青海在线咨询 2022-04-09《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三)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五)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未经商标注册权人的同意,将其注册商标作为自己的商号登记,并且进行宣传使用,使大众产生误认。这种情况明显属于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三条:有本法第五十二条所列侵犯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