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令改正的行政诉讼时效有多久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01 18:44:15 496 人看过

对于行政机关所作出的责令改正的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的时效,是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的六个月;但是当事人如果是不服复议决定之后起诉的,诉讼时效是十五日,自当事人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开始计算。

行政诉讼时效多久

在行政赔偿、补偿的案件中,原告应当对行政行为造成的损害提供证据。因被告的原因导致原告无法举证的,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

行政诉讼时效是当事人能够向人民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的有效期限,超过了这一期限,则当事人丧失了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一般诉讼时效和法定诉讼时效的规定。行诉法第46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由此可见,行诉法规定的一般诉讼时效为六个月。法定诉讼时效即法律有规定的诉讼期限从其规定。中国行政法律所规定的行政起诉期限有5天、10天、15天、30天等不同期限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五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四十六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4日 00:3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诉讼时效相关文章
  • 诉讼时效是多久?——关于行政诉讼时效的问题
    行政诉讼时效是:权利人直接提起行政诉讼是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复议后再提起行政诉讼,自收到复议决定书或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行政诉讼诉讼时效是多长行政诉讼诉讼时效规定如下:1、如果是直接提起行政诉讼,则诉讼时间是六个月;2、如果是复议后再提起行政诉讼,自收到复议决定书或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行政诉讼要遵循以下原则:1、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行政审判权原则;2、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行政审判权原则;3、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原则;4、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原则;5、使用民族语言文字原则;6、当事人有权辩论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五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
    2023-07-13
    367人看过
  • 环境行政处罚责令改正的形式有哪些
    《环境行政处罚办法》第十二条【责令改正形式】根据环境保护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责令改正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的行政命令的具体形式有:(一)责令停止建设;(二)责令停止试生产;(三)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四)责令限期建设配套设施;(五)责令重新安装使用;(六)责令限期拆除;(七)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八)责令限期治理;(九)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设定的责令改正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的行政命令的其他具体形式。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行为种类和规范行政案件案由的规定,行政命令不属行政处罚。行政命令不适用行政处罚程序的规定。一、环境行政处罚的执行有哪些规定?《环境行政处罚办法》第六十条【处罚决定的履行】当事人应当在行政处罚决定书确定的期限内,履行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不停止行政处罚决定的执行。第六十一条【强制执行的适用】当事人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不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
    2023-03-03
    418人看过
  • 行政处罚法规定责令限期改正的时间限期
    依据相关法律的规定行政机关对违法人员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可以责令违法人员限期改正违法行为。责令改正违法行为的,改正的期限由作出处罚的行政机关决定,在行政处罚决定书中载明限期整改的期限,被处罚单位要在期限内整改完毕。行政处罚法一般程序时限《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五十七条规定,适用一般程序处理的案件应当自立案之日起90日内作出处理决定;案情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作出处理决定的,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30日;案情特别复杂,经延期仍不能作出处理决定的,应当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有关会议集体讨论决定是否继续延期。案件处理过程中听证、公告和鉴定等时间不计入前款所指的案件办理期限。《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五十九条行政机关依照本法第五十七条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应当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二)违反法律、法规、规章的事实和证据;(
    2023-07-03
    397人看过
  • 责令改正属于行政复议范围吗
    一、责令改正属于行政复议范围吗属于,责令改正是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采取的一项常见的行政措施,属于具体行政行为,凡是行政机关针对具体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作出的管理行为,只要当事人认为这样的行为损害了自身的合法权益,就可以申请行政复议,请求纠正。根据《行政复议法》第二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行政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行政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作出行政复议决定,适用本法。《行政诉讼法》第二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因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作为行政相对人,只要认为其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就有权申请复议或诉讼。二、不能申请行政复议的事项1、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处理决定,例如行政机关对其所属的人员或基于内部行政管理关系作出的有关工资、保险、福利、待遇
    2023-06-17
    119人看过
  • 行政处罚会不会算于责令改正
    责令改正不属于行政处罚,而是行政命令。行政处罚是行政机关依法给予违法行为人惩戒的行为。而责令改正是行政机关要求违法行为人在一定期限内改正其违法行为,是对行为人的惩戒。行政处罚包括:1、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2、警告、通报批评;3、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4、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5、行政拘留等。一、企业非法采矿行为的危害是哪些企业非法采矿行为的危害是,非法采矿行为所造成的生态破坏往往是无法进行补偿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违反矿产资源法的规定,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擅自采矿,擅自进入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和他人矿区范围采矿,或者擅自开采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非法采矿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1、警告、通报批评;2、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3、暂扣
    2023-03-28
    111人看过
  • 责令改正可以申请行政复议吗
    一、责令改正可以申请行政复议吗责令改正是行政机关对违法行为作出行政处罚时,对违法行为的一种改正措施,所以责令改正不能申请行政复议,但对责令改正有异议的,可以对行政处罚申请行政复议。二、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依照本法申请行政复议:(一)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二)对行政机关作出的限制人身自由或者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不服的;(三)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变更、中止、撤销的决定不服的;(四)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不服的;(五)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合法的经营自主权的;(六)认为行政机关变
    2023-04-20
    73人看过
  • 行政诉讼起诉时效期是多久,行政诉讼的举证原则
    一、行政诉讼起诉时效期是多久行政诉讼起诉时效期如下: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2.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3.经过行政复议再起诉的案件,具体法律、法规如没有规定对复议不服的起诉期限,原告可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起诉;具体法律、法规规定了对复议决定不服的起诉期限,依照具体法律、法规规定起诉。二、行政诉讼的举证原则行政诉讼的举证原则被告负举证责任,并兼顾原告合理分担举证责任。因为行政诉讼中的被告都是具有某种社会管理职能的行政机关。在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管理机关与行政管理相对人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双方的地位是不平等的,行政法律关系中特殊的地位决定着在行政诉讼当中特殊的举证责任分担。三、行政
    2023-06-06
    162人看过
  •  行政处分与改正指令
    在行政处罚中,责令改正和责令限期改正是常见的程序。但责令改正不属于行政处罚类型,而责令限期改正则是其中的一种。若出现没有法定依据、改变类型和幅度、违反法定程序或委托处罚等情形,上级行政机关或有关部门可以责令改正,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罚。而行政处罚不会留下案底,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许可证、行政拘留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依据所提供的内容,我进行了改写。首先,我明确了责令改正和责令限期改正在行政处罚中的作用。其次,我指出了责令改正不属于行政处罚的类型,而责令限期改正则是行政处罚的程序之一。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行政机关或者有关部门责令改正,可以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罚:(一)没有法定行政处罚依据的;(二)擅自改变行政处罚的类型和幅度;(三)违反法定行政处罚程序的;(
    2023-10-26
    93人看过
  • 责令改正属于行政处罚的什么类型
    责令改正不是行政处罚,而是属于行政命令。行政处罚包括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警告、通报批评;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等。责令改正属于行政强制措施吗责令改正不属于行政强制措施,具体如下:1、行政强制措施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情形,依法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实施暂时性限制;2、行政强制措施也可以是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物实施暂时性控制的行为;3、行政强制执行,是指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对不履行行政决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强制履行义务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九条行政处罚的种类:(一)警告、通报批评;(二)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三)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四)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
    2023-08-01
    464人看过
  • 行政处罚中的责令改正是什么意思
    责令改正属于行政处罚。所谓责令改正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是指行政主体责令违法行为人停止和纠正违法行为,以恢复原状,维持法定的秩序或者状态,具有事后救济性。处罚,只是保证法律实施的一种手段,不是目的。对违法行为给予处罚,目的在于维护社会秩序。因此,在对违法行为人给予行政处罚的时候,要同时责令行为人改正违法行为,不能以罚了事,让违法行为继续下去。否则就使行政处罚成了违法行为的“通行证”,这是要绝对禁止的。责令改正未改正怎么办1、责令改正拒不改正可以强制执行。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三十四条行政机关依法作出行政决定后,当事人在行政机关决定的期限内不履行义务的,具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依照本章规定强制执行。第三十五条行政机关作出强制执行决定前,应当事先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催告应当以书面形式作出,并载明下列事项:(一)履行义务的期限;(二)履行义务的方式;(三)涉及金钱给付的
    2023-07-11
    284人看过
  • 实施行政处罚时应当责令当事人改正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三条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时,应当责令当事人改正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行政处罚是指行政主体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处罚特征是:实施行政处罚的主体是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处罚的对象是实施了违反行政法律规范行为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行政处罚的性质是一种以惩戒违法为目的、具有制裁性的具体行政行为。一、《行政处罚法》第八条规定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一)警告;(二)罚款;(三)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四)责令停产停业;(五)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六)行政拘留;(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故上述行政行为不属于行政处罚,属于行政处理行为。二、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第十五条行政处罚由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第十六条国务院或者经国务院
    2023-03-19
    233人看过
  • 确认行政行为无效的诉讼时效为多久
    一、确认行政行为无效的诉讼时效为多久行政协议无效的诉讼时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及其相关司法解释有所规定。具体来说:1.当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如果未告知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诉权或起诉期限,起诉期限从知道或应当知道诉权或起诉期限之日起计算,但最长不得超过2年。2.若复议决定也未告知相关诉权或起诉期限,同样适用这一规定。这意味着,确认行政行为无效的诉讼时效一般为2年。二、一般和特殊诉讼时效在行政诉讼中,除了上述的一般诉讼时效外,还存在特殊诉讼时效的情况。1.特殊诉讼时效主要适用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不知道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内容的情况。2.在这种情况下,起诉期限从知道或应当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计算。3.值得注意的是,若因不属于起诉人自身的原因超过起诉期限,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起诉期间内。4.因人身自由受到限制而不能提起诉讼的,被限制人身自由的时间同样不计算在起诉
    2024-03-23
    92人看过
  • 行政许可法责令改正后到期不改正如何处罚
    1、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出的有关行政许可的申请或消防违法行为举报、投诉应当受理而不受理,或者不应当受理而受理的;2、应当予以立案、撤案而未予立案、撤案的;3、对已责令限期整改的火灾隐患到期不复查的;4、应当予以处罚而未予处罚的;5、刑事案件应按有关规定移送司法机关而未移送的;6、违法实施行政许可的;7、违法实施行政处罚的;8、违法采取强制措施的;9、违法收集、调取证据的;10、违法集资、征收财物、摊派费用或者违法要求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履行义务的;11、索要、收受、侵占当事人及有关人员财物的;12、涂改、隐匿、销毁法律文书或证据的;13、不执行罚缴分离制度,擅自截留、挪用、私分罚没款的;14、违法制作、下发法律文书,出具虚假认定(鉴定)、勘验结论的;15、伪造案卷或者指使、支持他人作伪证的;16、向当事人及有关人员泄漏执法活动秘密的;17、其他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一
    2023-06-01
    108人看过
  • 诉讼时效是多久?银行诉讼时效是多久?
    银行贷款的诉讼时效是三年,最长不超过20年。《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法律没有对银行贷款的诉讼时效作出”另外规定“,因此,银行贷款的诉讼时效是三年。当然,该3年的诉讼时效可能发生中断、中止的情形,因此,最终起诉的时间可能会超过3年。被担保人赔偿了银行诉讼时效多久也属于担保人。反担保人是指为债务人担保的第三人,为了保证其追偿权的实现,要求债务人提供的担保。为了防止担保人出问题而无法追究担保事项,再设置一个反担保人来对担保人进行担保。当担保人履行了担保责任,可向债务人追偿,也可要求反担保人代债务人偿还担保人已承担的担保责任。反担保人是由被担保人反过来向担保人提供的,负责支付超过担保人原担保额的部分的担保。反担保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企业法人。自然人须是党政机关、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或与盈利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签订
    2023-07-13
    365人看过
换一批
#民法典总则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诉讼时效,是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法律事实,又称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在某种程度上丧失请求利益的时效制度。设立诉讼时效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法律关系安定,及时结束权利义务关系的不确定状态,稳定法律秩序,降低交... 更多>

    #诉讼时效
    相关咨询
    • 行政诉讼申请书(责令改正通知书)
      西藏在线咨询 2021-10-29
      不服责令改正通知书可以提起行政诉讼。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下列诉讼:(一)对行政拘留、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产、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不服的;(二)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以及行政强制执行不服的;(三)申请行政许可,行政机关拒绝或者在法定期限内不予答复,或者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许可的其他决定不
    • 责令改正的行政复议是多少日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8-28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九条,对行政复议申请的期限作了明确的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六十日的除外。
    • 行政诉讼有效期是多久行政诉讼的有效诉讼期是多长时
      青海在线咨询 2021-11-24
      行政诉讼的有效诉讼期限一般为六个月。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具体行政行为,直接向法院起诉的,应当在六个月内提起诉讼;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先申请复议再起诉的,有效诉讼期限为十五日。
    • 责令改正行政复议怎么执行
      海南在线咨询 2023-06-14
      当事人若对于行政机关作出的责令改正决定不服的,是可以向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的。《行政复议法》决定,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依照本法申请行政复议。
    • 责令改正可以行政复议吗?
      四川在线咨询 2023-05-19
      对责令改正不服的能行政复议。 责令改正是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采取的一项常见的行政措施,属于具体行政行为,凡是行政机关针对具体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作出的管理行为,只要当事人认为这样的行为损害了自身的合法权益,就可以申请行政复议,请求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