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诈消费者,指的是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存在虚假或不正当手段误导和欺骗消费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行为。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会对有欺诈行为的经营者进行处罚,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一、欺诈消费者行为有哪些
《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中第3条规定,有以下一种情形的,即为欺诈消费者行为:
1.在销售商品中掺杂和掺假,以次充好和以假充真的行为。
2.利用虚假的和不正当的手段造成销售的商品的份量不充足的行为。
二、消费者怎样维权
消费者有消费过程中发现了欺诈行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1.通过协商的方式达到和解
消费者和经营者就商品或服务发生了争议,如果双方在自愿和互相原谅后,依据事实、讲清道理并划分好责任,从而达到和解并签订协议,使得纠纷得到了快速的解决。
2.通过投诉来进行调解
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了消费争议,请消费者保护部门进行调解,也就是由第三方就双方发生的争议通过说服劝导和沟通调和的方式,解决了双方的纠纷。
消费者在投诉时要注意几点:
(1)对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损的处理,是在其管辖范围内受理。
(2)当消费者保护委员会没能给予解决,消费者还可以请消保委进行损害鉴定作为证据。
(3)消费者应尽快地作出选择,是通过申诉还是起诉来保护自己的权益。
(4)消费者无论是向相关行政部门进行申诉,还是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都是允许的。
3.向行政部门进行申诉
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了争议,还可向相关的行政部门请求来解决,此方式力度比较强,高效和快捷。消费者在申诉时,要以书面形式进行说明、阐述理由和提供相关的事实根据。如果和经营者自行达成了和解,可以撤回申诉,并请相关行政部门写出调解书。
4.向仲裁机构作出裁决
双方当事人自行达成协议,自愿让仲裁机构进行调解来作出裁判。仲裁的特点是专家仲裁、一裁终局、费用低、保密、感情影响较小和程序简单。仲裁费用由败诉者承担,仲裁庭根据双方责任的大小来确定各自的承担费用。
5.向法院提起诉讼
消费者的合法受到损害的,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将依法进行审判。此方式属于民事诉讼。
三、欺诈消费者行为的处罚办法
我国《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规定,对于经营者的欺诈行为,给予以下的处罚:
1.工商管理部门会令其改正,依据情节的轻重处以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同时处以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对没有违法所得的经营者,将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
2.对于情节严重的欺诈行为,工商管理部门会责令经营者停业整顿和吊销其营业执照的处罚。
3.如果其他法律法规对处罚机关和方式还有规定,则依法执行。
四、欺诈消费者行为的赔偿方式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第55条规定,经营者的商品或服务存在欺诈行为,如果消费者有增加赔偿其损失的要求,那么经营者应赔给消费者其购买商品的价格或服务费用的3倍金额。要求增加赔偿的金额不满500元的,则为500元。如法律有其他规定,则依法执行。
-
经营者欺诈消费者如何处罚,经营者哪些行为是欺诈消费者
470人看过
-
经营者欺诈消费者的法律责任,经营者欺诈消费者侵犯了什么权利
427人看过
-
经营者欺诈经营如何赔偿消费者损失
92人看过
-
经营者欺诈消费者的法律条款,商家欺骗消费者赔偿多少钱
338人看过
-
经营者存在欺诈行为消费者如何赔偿
167人看过
-
消费者三倍赔偿权,制止经营者欺诈行为
113人看过
经营者是指向消费者提供其生产、销售的商品或者服务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它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从事生产经营并与消费者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 《消法》上的经营者,具有以下三个基本法律特征: 1、经营者各种所有制性质的生产者、销售者和服务的提供... 更多>
-
怎么投诉消费者欺诈消费者?江西在线咨询 2022-08-151、协商和解。消费者与经营者在发生争议后,在自愿、互谅基础上,通过直接对话,摆事实、讲道理,分清责任,达成和解协议,使纠纷得以解决。这种快速、简便的争议解决方式,无论是对消费者还是对经营者来说都是理想的途径。 2、投诉调解。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后,请求消保委调解,即由第三方对争议双方当事人进行说服劝导、沟通调和,以促成双方达成解决纠纷。消费者投诉时应注意四点: 一是消费者合法权益受
-
经营者的哪些行为是消费者欺诈的行为四川在线咨询 2022-04-1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障法》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1996年3月15日发布的《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的有关规定,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构成欺诈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首先,根据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时所采用的手段来判断。一般来说,经营者的下列行为属于欺骗消费者权益:⑴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⑵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使销售的商品份量不足的;⑶销售“处理品”、“残次品”
-
经营者的欺诈行为有哪些哪些是属于欺诈消费者行为宁夏在线咨询 2022-04-21经营者在向消费者提供商品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欺诈消费者行为: (一)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的; (二)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使销售的商品份量不足的; (三)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而谎称是正品的; (四)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的; (五)以虚假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的
-
经营者认为消费者恶意欺诈应承担什么责任宁夏在线咨询 2023-06-13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1995年发布的《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的规定,经营者有欺诈行为时,首先应当承担行政责任。行政责任的承担方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分别为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吊销营业执照等。 此外,经营者提拱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还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即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
-
怎么算欺诈消费者广西在线咨询 2022-03-15经营者故意告知消费者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消费者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为欺诈行为。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下列欺诈行为之一的,应当返还消费者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并支付消费者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费用一倍的赔偿金,经营者承诺赔偿的金额高于一倍的,从其承诺。(一)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旧充新、以次充好、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的商品;(二)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销售份量不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