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历史文化四大名酒之一,西凤酒是享誉国内的品牌。但最近,市场上发现与西凤酒商标仅一字之差的两凤酒。日前,西凤酒的生产厂家——陕西西凤酒营销有限公司以自己的商标权受到侵害为由,将两凤酒上标明的制造商汾阳市北川酒厂和山西杏花唐人福酒业有限公司告上法院,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20万元。近日,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审理了此案。
陕西西凤酒营销有限公司起诉称,西凤是经国家商标局核准的中国,多次荣获中国名酒称号,西凤酒商标已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西凤酒公司是商标所有权人授权维护其单位。
2007年1月23日,经群众举报,在丰台区新发地一酒业超市配送中心大量销售假冒西凤酒。酒厂打假办工作人员采用调货的方法在该酒业超市配送中心预交押金1000元,以每箱93元调西凤酒540箱。后在交货地点丰台区白盆窑路口,打假办工作人员与工商局执法人员现场查获山西杏花唐人福酒业有限公司的两凤牌铁盒五年陈酿酒540箱,制造商为汾阳市北川酒厂。
西凤酒公司认为,他们的西凤注册商标经长期持续使用和大量而广泛的宣传,在海内外已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国内和国际上获得众多殊荣。被告销售的两凤牌五年陈酿酒,该商标两凤字形与陕西省西凤酒厂证上所注册的西凤二字相近似,如不仔细查看,极易误认为是西凤,足以导致消费者误认误购。被告销售的两凤牌五年陈酿酒已违反了《》的相关规定,侵犯了西凤酒厂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严重损害了中国驰名商标西凤酒的良好声誉,给西凤酒厂同类产品的销售造成了很大损失,故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二被告停止侵犯商标权行为并赔偿经济损失20万元。
针对原告的起诉,两被告汾阳市北川酒厂和山西杏花唐人福酒业有限公司在法庭上表示,自己一直是合法经营,没有印过两凤酒的商标和包装,也没有生产、销售过两凤酒。虽然两凤酒在包装及酒瓶上载明的厂名、地址、电话、生产许可证号等都和被告一样,但这是第三方打着被告旗号生产的假酒。被告没有侵权,不应承担侵权责任。两凤酒的出现是一种假酒是冒牌酒,原告在不能证明两凤酒是被告公司生产和销售的情况下,起诉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请求法院予以驳回。
对此,西凤酒公司也表示,他们的打假人员并没有在汾阳市发现有两凤酒,只是在北京东城区的一家名烟名酒店以普通消费者身份购买了2瓶两凤酒五年陈酿,包装上面标有两被告公司的名称、厂址、电话等等。至于这些酒的进货渠道,他们也不清楚。
由于双方存在争议较大,法院调解不成,将择日宣判此案。
-
罗凤凤抢劫案
138人看过
-
凤凰网播放“视频大盗”被诉侵权酷溜网索赔百万
370人看过
-
凤凰9.4案件一审宣判两被告被判死缓
134人看过
-
一"美"字之差重庆"美醉美"商标被判侵权
191人看过
-
安徽凤阳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
360人看过
-
一夜情生下龙凤胎离婚后索要抚养权
424人看过
商标,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牌子,在社会生活中随处可见。商标的本质作用是区别商品的来源或服务的提供者。商标,是商品的生产者经营者在其生产、制造、加工、拣选或者经销的商品上或者服务的提供者在其提供的服务上采用的,区别商品或者服务来源的,由文字、... 更多>
-
凤铝商标侵权赔偿标准是多少广西在线咨询 2021-09-2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对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 赔偿数额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
商标字体基本一致,商标只差一个字算侵权吗?江西在线咨询 2022-08-23根据商标法规定,商标侵权是指: (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 (二)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三)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四)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五)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因此如果商标没有构成近似,那么商标
-
-
商标注册侵权是一个字不差吗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7-24商标注册侵权不是一个字不差。注册商标差一个字不算侵权,对于商标侵权的行为,一般是利用疑似的商标造成消费者无法分辨与正常商标之间的区别,但少一个字的情况下,应当属于重大的区别,不会造成商标侵权的行为。如果你的注册商标和你说的那个注册商标在公众面前足以使得大多数人产生认识错误,那一般应当认定为已经构成商标侵权。
-
和驰名商标差几个字算侵权吗宁夏在线咨询 2022-12-08很可能构成侵权,行为人未经商标权人许可,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或者其他干涉、妨碍商标权人使用其注册商标,损害商标权人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侵权人通常需承担停止侵权的责任,明知或应知是侵权的行为人还要承担赔偿的责任。情节严重的,还要承担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