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既遂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被害人死亡的,既遂判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是指用暴力手段强行干涉他人结婚和离婚自由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婚姻自由权利和身体自由权。
一、结果加重犯的处罚
结果加重犯这样处罚:结果加重犯的法定刑应重于基本罪的法定刑。例如,以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应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但是,以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致使被害人死亡的,应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此处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便为结果加重犯的法定刑。
二、强迫离婚违法吗?
被强迫离婚是属于违法行为。婚姻关系受到法律的保护,使用暴力的方式逼迫别人离婚涉嫌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不但犯法而且犯罪。中国实行婚姻自由,不仅仅包括结婚自由,还包括离婚自由。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一条婚姻家庭受国家保护。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保护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刑法》第二百五十七条以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款罪,告诉的才处理。
三、父母是否有权利干涉子女的恋爱婚姻
父母没有权利干涉儿女的婚姻。
民法典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
父母以暴力干涉子女婚姻自由情节严重的,可能会触犯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被害人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是指用暴力手段干涉他人结婚自由或离婚自由的行为。
-
婚姻自由罪如何构成暴力干涉
309人看过
-
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包括恋爱自由吗
413人看过
-
在中国刑法下,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既遂的刑罚是多少?
338人看过
-
判决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的司法实践
329人看过
-
李仕山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
79人看过
-
暴力干涉婚姻自由致人死亡
300人看过
婚姻自由是我国《民法典》的一项基本原则,包括结婚自由、离婚自由和不结婚的自由。 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构成了婚姻自由原则完整含义,结婚自由是实现婚姻自由的先决条件,离婚自由是结婚自由的重要补充,没有离婚自由,就不可能有完全的婚姻自由。 婚姻自由... 更多>
-
刑法对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既遂的处罚规定,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的立案标准广西在线咨询 2022-04-01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是指用暴力手段干涉他人结婚自由或离婚自由的行为。刑法第257条规定:“以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特征如下: 1、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包括父母、兄弟姐妹、族人以及奸夫、情妇、被害人所在单位的领导人等,
-
2022年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既遂最新量刑标准青海在线咨询 2022-11-14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既遂的最新量刑标准是:行为人犯此罪的,一般会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被害人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罪是指用暴力手段干涉他人结婚自由或离婚自由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婚姻自由权利和身体自由权。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行为。
-
非法干涉婚姻自由罪与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的区别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2-10非法拘禁罪与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的区别:(1)如果以非法拘禁干涉他人婚姻自由,尚未造成严重后果,且被害人未向司法机关告发的,不宜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由于本法规定了告诉才处理的原则,在处理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与非法拘禁罪的想象竞合时,如果当事人未告诉,就不宜按通常的处理原则适用非法拘禁罪;如果当事人已告诉,则应按想象竞合犯处理,以非法拘禁罪论处。(2)如果以非法拘禁方法干涉他人婚姻自由,引起被害人死亡
-
什么是干涉暴力婚姻自由罪天津在线咨询 2021-04-081、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但必须是被害人告诉才处理;2、造成被害人自杀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3、直接造成被害人死亡的,依故意杀人罪处罚。《刑法》第二百五十七条规定:“以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死亡的,处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款罪,告诉的才处理。”告诉的才处理是指被害人告诉才处理。如果被害人因受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人民检察
-
什么是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如何处罚,会如何处罚福建在线咨询 2022-03-14一、什么是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是指以暴力手段干涉他人恋爱、结婚和离婚自由的行为。二、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如何处罚1、犯本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但只有被害人告诉的才处理。将本犯罪规定为告诉才处理的犯罪,一方面是因为这种犯罪的危害程度不很严重,在许多情况下,由工会、妇联等群众组织或有关的第三者进行协商解决,会收到较好的效果。另一方面是因为这种犯罪的被告人与被害人之间大多有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