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协议司法审查原则与行政诉讼检察监督之回应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06 12:10:32 455 人看过

「内容提要」根据WTO司法审查原则,我国人民法院对行政行为的审查范围、审查标准和审查依据等方面都与目前《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有不同之处。因此,检察机关应当针对入世后行政诉讼的这些变化及时应对,为将来进一步完善行政诉讼检察监督工作做好准备。

「关键词」WTO/司法审查/检察监督/行政诉讼

WTO协议司法审查原则,是要求成员方通过独立于行政机关的裁判机构,对成员方涉及WTO协议范围内的贸易政策和措施进行审查,以保障成员方的贸易政策和措施与WTO协议的要求相符合。由于这些贸易政策和措施主要是由行政机关制定和做出的,所以WTO协议所规定的司法审查,主要是指审判机关对行政部门具体行政行为和部分抽象行政行为的审查。对WTO协议关于司法审查的要求,我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议定书》中也做了郑重承诺。(注:《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议定书》第一部分总则第2条(D)款第一项规定:“中国应设立或制定并维持审查庭、联络点和程序,以便迅速审查所有与《1994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10条第一款、GATS第6条和《TRIPS协定》相关规定所指的法律、法规、普遍适用的司法决定和行政决定实施有关的所有行政行为。此类审查庭应是公正的、并独立于被授权进行行政执行的机关,且不应对审查事项的结果有任何实质利害关系。”)由于WTO协议司法审查的原则涉及的领域、审查的范围、审查的标准均与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有所不同,所以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将给人民检察院的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工作提出新的课题。

一、关于司法审查的范围问题

这一问题又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关于对行政终局裁决或决定的审查问题。我国《行政诉讼法》第12条第4项规定,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据此,在行政机关拥有终局裁决权的领域,对于行政机关的终局裁决,行政相对人即使不服,也无权提起行政诉讼,法院也无权对行政机关的终局裁决行为进行审查。而WTO协议却规定,法院有权对行政机关的终局裁决进行审查。例如,《与贸易有关的行政诉讼,法院的做法都是必须裁判生效半年后才予受理。这都是以不透明的规则来左右司法的例子。)在我国的行政管理中,也存在着管理体制缺乏透明度,内部规定繁多的现象。这些都是与WTO协议透明度原则相违背的。我国在申请加入WTO的过程中就一直在努力增加行政管理的透明度,但是显然目前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就行政诉讼来说,理想的做法是制定统一的、公开的行政程序法,令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活动必须依据公开的规范性文件按照公开的行政程序进行。违背上述要求的行政行为,行政相对人有权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撤销或纠正错误的行政行为。但是,在目前尚没有统一的行政程序的情形下,要使法院依据WTO协议透明度原则对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还是存在着相当大的难度的。检察机关要以WTO协议透明度原则为依据来对法院的裁判进行抗诉也是十分困难的。但是,不管怎么说,在加入WTO后,在我国承诺的WTO协议义务到来后,法院不得再依据未履行公开程序的规范性文件或者司法判例、司法解释来进行裁判。如果法院依据未履行公开程序的规范性文件或者司法解释与司法判例进行裁判,检察机关也应当对之提起抗诉。问题是在操作层面上,这方面的抗诉工作应如何展开。根据前诉WTO协议国内适用的几种途径,在透明度问题上,一是制定相应的国内法来履行WTO协议关于透明度的要求。这样,法院可以直接依据相关国内法来对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当法院的裁判违背透明度原则的要求时,检察机关可以直接依据该国内法来提出抗诉;二是我国不制定专门的国内法,而是将WTO协议透明度原则直接转化为国内法。这样,法院可以直接援引透明度原则进行裁判,检察机关也可以直接依据透明度原则对违背透明度要求的裁判提起抗诉;三是在我国国内法律没有相关规定,又必须履行WTO协议透明度原则时,法院可以直接援引WTO关于透明度的相关原则和规则进行裁判,检察机关也可以直接依据WTO协议关于透明度的相关原则和规则对违背透明度要求的裁判进行抗诉。在透明度原则的要求下,既然法院已不能依据不符合透明度原则的规范性文件或者内部讲话等进行裁判,检察机关当然也不能再依据不符合透明度要求的规范性文件或者内部规定、内部讲话等对法院的裁判进行抗诉。为此,检察机关须尽快对办案人员进行培训,努力掌握透明度原则的精神内涵,并根据透明度原则的精神内涵,对行政部门的行政程序、行政性的法规、规章、决定、命令、以及一些内部规定、会议纪要以及法院内部的一些解释、判例、讲话、会议纪要等进行经常性的关注和分析,考察其是否符合WTO协议透明度原则的要求,为将来审查法院裁判是否违背WTO协议透明度原则、通过抗诉来进一步做好行政诉讼检察监督工作而做好理论上的和思想上的准备。段厚省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8月15日 05:5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行政决定相关文章
  • 行政协议的司法审查遵循的原则
    1、合法性审查原则行政合同的合法性审查和单方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审查具有共同特点,即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作出评价,包括行为的主体、内容和程序是否合法。但行政合同又具有合同的一般特点,如订立合同的主体资格、合同的内容和形式是否有效、合同双方当事人变更和解除合同是否合法、违约责任的承担等。由于实践中大量的行政合同纠纷都是因行政主体违法或不当行使特权而引起的。行政特权一方面使行政合同按照既定的目标顺利有效地进行,为国家实现行政管理所必须;另一方面由于行政主体违法或不当行使特权给相对方造成损失,使合同对方当事人的权利无法实现,违背了法治行政和行政合同的宗旨,故而对行政合同行为的合法性审查重心应放在行政主体签订和履行合同的行政特权是否合法与适当、相对人的权利是否真正得到实现上。2、过错责任原则行政合同中的过错责任和民事经济合同中的过错责任是相同的,体现了合同责任的共性,即谁有过错,谁承担责任。行政主体
    2023-04-16
    426人看过
  • 劳动监督检查的原则
    调解委员会
    1、保障劳动者权益原则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地位而言,劳动者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因此,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有责任和义务对作为弱势群体的劳动者提供法律保障。对于用人单位侵犯劳动者权益的行为,应当进行查处和处罚。2、公开公正原则劳动监督检查执法活动原则上应当向社会公开。公开的内容包括劳动监督检查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监督检查的执法依据。劳动监督检查的职责、内容、举报投诉电话也应该向社会公开,既保障了行政相对人的知情权,也是社会公众监督的重要途径。公正原则要求劳动检查监督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在执法中要平等地对待任何行政相对人,不搞差别待遇。实施处罚时,必须依法办事,要按照违法的情节、损害的后果等因素,综合确定处罚的数额。3、高效、便民原则在监督检查执法活动中,相关部门应尽可能不影响用人单位的正常生产和经营活动,并及时查处和纠正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严格在规定的时限内
    2023-03-27
    328人看过
  • 行政检察院监督再审程序
    一、行政检察院监督再审程序人民检察院再审抗诉程序:《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五条第三款: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重新审理,对于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可以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注: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下级人民法院发现同级人民法院和上级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无权向这些法院提出抗诉,只能向上级人民检察院提出《提请抗诉报告书》,请求上级人民检察院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是否抗诉,由接到请求的人民法院决定。)第二百零六条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如果原来是第一审案件,应当依照第一审程序进行审判,所作的判决、裁定,可以上诉、抗诉:如果原来是第二
    2023-06-06
    475人看过
  • 行政诉讼二审全面审查原则
    行政诉讼二审全面审查原则:第二审法院审理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就第一审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全面审查,不受上诉、抗诉范围的限制。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经过阅卷、调查和询问当事人,对没有提出新的事实、证据或理由,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也可以不开庭审理。一、发回重审需要多久案件审结发回重审的案件审理期限也应该按照第一审的期限计算。一般在六个月内审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九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经过阅卷、调查和询问当事人,对没有提出新的事实、证据或者理由,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可以不开庭审理。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可以在本院进行,也可以到案件发生地或者原审人民法院所在地进行。二、二审开庭注意什么二审又称上诉审程序,是第二审人民法院根据上诉人的上诉或者人民检察院的抗诉、就第一审人民法院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
    2023-03-08
    228人看过
  • 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原检察官回避吗
    一、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原检察官回避吗法律没有要求需要回避。如果需要回避,应当按照刑事诉讼法规定办理。刑事诉讼中的回避,是指司法人员因与案件或案件当事人具有某种利害关系或其他特殊关系,可能影响刑事案件的公正审理,而不得参加对该案进行的诉讼活动的一项诉讼制度。人民法院审判人员的回避,旨在确保法官、陪审员在诉讼中保持中立无偏的地位,使当事人受到公正的对待,尤其获得公正审判的机会。二、法律规定《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五条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由原审人民法院审理的,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如果原来是第一审案件,应当依照第一审程序进行审判,所作的判决、裁定,可以上诉、抗诉;如果原来是第二审案件,或者是上级人民法院提审的案件,应当依照第二审程序进行审判,所作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的再审案件,同级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席法庭。《刑事诉讼法》第二十八条审判人员、检
    2023-04-27
    410人看过
  • 行政诉讼中合法性审查原则的
    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审查原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首先,实施具体行政行为的主体是否符合法律法规,意思是,主体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实施行为主体,主体是否有法律规定的授权。其次,实施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在法律规定的权限内,比如,只有公安机关才有逮捕的权利,其他主体虽然也是法律授权的主体,可是没有法律授予的权限。最后,实施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是否符合法律规定,这包括了依据的内容,依据的内涵和外延是否都完全符合。一、合同审查的内容都有什么审查合同的具体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审查合同主体是否合法。审查合同主体的合法性时,应审查签订合同的当事人是否是经过有关部门批准成立的法人、个体工商户。2.审查合同内容是否合法。审查合同内容的合法性时,应当重点审查合同内容是否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的利益。3.审查合同意思表示的真实性。4.审查合同条款是否完备。应按照合同的性质,依据相应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合同条款
    2023-03-15
    334人看过
换一批
#行政诉讼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行政决定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经法定程序依法对相对人的权利义务作单方面处分的行为。其特点是具有强制性和单方性;直接处分相对人权利和义务,须依法定程序,通常不能及时做出。其具体形式则有行政许可、行政奖励、行政命令和行政处罚等四种。... 更多>

    #行政决定
    相关咨询
    • 检察院行政诉讼监督规则第27条
      河南在线咨询 2021-12-18
      检察院行政诉讼监督规则第27条是,当事人向人民检察院申请监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不予受理: 1、当事人对生效行政判决、裁定、调解书未向人民法院申请再审的; 2、当事人申请再审超过法律规定的期限的; 3、人民法院在法定期限内正在对再审申请进行审查的; 4、人民法院已经裁定再审且尚未审结的; 5、人民检察院已经审查终结作出决定的; 6、行政判决、裁定、调解书是人民法院根据人民检察院的抗诉或者
    • 应该如何对行政诉讼检察监督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9-03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监督:(一)人民法院对生效判决、裁定、调解书驳回再审申请或者逾期未对再审申请作出裁定的;(二)认为再审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三)认为审判程序中审判人员存在违法行为的;(四)认为人民法院执行活动存在违法情形的。另外,向人民检察院申请监督,应当在人民法院作出驳回再审申请裁定之日或者再审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对人民法院逾期未对再审申请作出
    • 检察院如何监督行政诉讼?
      湖南在线咨询 2021-11-24
      检察院可以通过提出检察建议或抗诉来监督行政诉讼案件。其中,上级人民检察院可以依法对下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同级人民检察院可以依法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
    • 怎么对行政诉讼检察监督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9-03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监督:(一)人民法院对生效判决、裁定、调解书驳回再审申请或者逾期未对再审申请作出裁定的;(二)认为再审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三)认为审判程序中审判人员存在违法行为的;(四)认为人民法院执行活动存在违法情形的。另外,向人民检察院申请监督,应当在人民法院作出驳回再审申请裁定之日或者再审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对人民法院逾期未对再审申请作出
    • 如何对行政诉讼检察监督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8-31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监督:(一)人民法院对生效判决、裁定、调解书驳回再审申请或者逾期未对再审申请作出裁定的;(二)认为再审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三)认为审判程序中审判人员存在违法行为的;(四)认为人民法院执行活动存在违法情形的。另外,向人民检察院申请监督,应当在人民法院作出驳回再审申请裁定之日或者再审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对人民法院逾期未对再审申请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