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遭遇反倾销的现状及原因
自我国加入世贸依赖,对外的贸易额和贸易规模都在迅速的扩大,在入世的短短三年来我国对外的总贸易额就已经突破了万亿美元,截止到2008年我国对外贸易额同比增长近百分之一百五十,突破了两万五千亿美元,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四分之三左右。从2001年到2008年的七年当中我国进出口总值就已经达到了11万亿美元。即便是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2008年,我国对外的贸易额仍然同比增长了近五分之一,这也证明了我国出口能力逐年加强,但是与此同时伴随增多的也有非常多的贸易争端和贸易摩擦,主要体现在反倾销诉讼方面。截止到2000年底,已经有超过30个地区和国家对我国出口的产品发起了反倾销调查,涉及案件高达450多起,涉及的贸易金额多大数百亿美元。随着我国经济开放程度的逐渐增加,我国遭遇反倾销的案件也不断增多,这些反倾销的原因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我国各类经济体的出口贸易高速增长给其他进口国的同质或者相关的产业造成了非常大的竞争压力。
2.随着自由贸易的发展,原有的关税的保护作用逐渐下降,一些非关税的竞
争措施受到了很多国家的欢迎,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反倾销措施。
3.我国经济的发展结构不合理,从而导致了出口的结构性问题,在某一行业的产品大量输出造成了进口国同类产业的萧条。
4.很多进口国家本身的反倾销政策直接增加了反倾销案件的质量。另外,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也十分猖獗,这就导致了整个经济的局势不明朗,很多国家的夕阳产业或者发展中国家的重点产业都有可能受到外来产品的影响,导致了各个国家或者地区保护自己所属范围内的经济。除此之外,很多企业对于反倾销诉讼的不及时也导致了反倾销诉讼的频发,很多的国家甚至还将中国视为计划经济国家,这就导致了我国的产品输出更容易被倾销产品输出,更加导致了我国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甚至低于产品直接进行倾销以抢占市场,这就直接导致了实际的反倾销。
二、我国对于反倾销的应对策略
应对国际上的反倾销案件,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和各类出口的经济体联合起来积极应对国外的反倾销措施,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相应措施:
我国的各级政府部门应充分利用世贸的贸易争端的调节机制加强和国外相关产业经济体和各级政府进行相关的商业交流,政府方面应该根据反倾销协定中的相关规定对其他国家对我国提出的反倾销诉讼进行严格的审查,同时提出异议。及时通过双边或者多边的谈判中做好有关的实践,做好相关问题的澄清,同时督促入口国家对对华经济认定标准进行及时的修订,最终通过取消歧视性贸易策略来争取我国对外贸易的合法地位。在国际社会上要通过外交来增加其他国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认同感,为我国经济体出口创造更加有利的整体贸易环境,以增加其他国家对我国的反倾销诉讼。
预测同时政府部门要进行大力的宣传和培训来培养我国经济体的反倾销意识,通过建立反倾销基金来解决我国企业在应对倾销诉讼的经费巨大的问题,通过出口信用证和其他的补贴方式进行对出口企业的补贴,同时对不积极应诉的企业给予处罚性措施进行有效地奖励和制约,形成有效的市场机制。除此之外要加强对出口企业的出口规范设置,通过合理的出口管理机制来进行重点行业的出口监督,以减少反倾销诉讼对出口经济体的影响。
企业方面要进行积极调整战略,及时制定好国际化的经营战略,通过加强对国际进出口市场的研究来了解进口国家同类和相关产品的产品结构、生产规模和其他销售信息制定出比较合理的出口战略。企业要结合自身特点加强产品的质量,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尽一切可能地实现市场化,通过不断优化出口的结构和加大对产品本身的新技术投入,通过不断研发新的产品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树立自身的品牌意识,由传统的劳动密集性产品转向技术和资金导向的产品。
通过合理地提高产品的售价以减少对反倾销的诉讼,同时要通过各个企业之间的联合以减少价格之间的相互倾轧。企业要在对外产品输出的同时建立好和国际市场风险相关的风险预警制度,通过研究国际市场的需求、容量、竞争对手以及价格走势合理地调整好商品出口的规模和价格区间,通过已有的国际惯例和商业规则建立出合理的产品生产、质量控制以及环境保护和进出口制度进行企业自身的自我保护。
除此之外,企业在应对反倾销的诉讼当中,应当通过熟悉国外的商品进出口国际管理合法地在反倾销诉讼过程中从被动转向主动地位。在国外发生的反倾销诉讼当中应当积极应对,通过合理的规则合理地保护自身利益。根据我国商务部对进出口反倾销的应诉规定在企业接受调查范围内涉案的企业都是涉案企业,所有的涉案企业都应该积极地参加应诉工作,以此来维护我国的产品出口利益。
-
在国际贸易中什么是反倾销
125人看过
-
国际贸易政策变化对反倾销会计的影响
260人看过
-
会计学视角下应对国际反倾销策略刍议
124人看过
-
我国面对国际贸易失衡的政策
169人看过
-
我国有何反倾销对策
190人看过
-
我国应如何去应对反倾销这种常见的贸易摩擦
68人看过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也称通商,是指跨越国境的货品和服务交易,一般由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所组成,因此也可称之为进出口贸易。国际贸易也叫世界贸易。在国际贸易中,情况复杂多变,买卖双方签订合同后,由于种种原因,使合同没... 更多>
-
国际贸易中,反倾销和反补贴的区别是哪些福建在线咨询 2024-09-02反倾销和反补贴的具体关系如下第一,倾销与反倾销。一国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进入另一国的市场内,如因此对该国领土内已建立的某项工业造成实质性损害或产生实质性的威胁,或者对其国内工业的建立造成实质性的阻碍,则构成倾销。发生倾销事件时,国家可以采取必要的反倾销措施,消除或者减轻这种损害或者损害的威胁或阻碍。反倾销措施主要为征收反倾销税。 第二,补贴与反补贴。补贴是指一国政府或任何公共机构向某些企业提供
-
在国际贸易中,反倾销的调查时,怎样解释倾销幅度?山东在线咨询 2024-08-28《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第六条规定,进口产品的出口价格低于其正常价值的幅度,为倾销幅度。对进口产品的出口价格和正常价值,应当考虑影响价格的各种可比性因素,按照公平、合理的方式进行比较。倾销幅度的确定,应当将加权平均正常价值与全部可比出口交易的加权平均价格进行比较,或者将正常价值与出口价格在逐笔交易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出口价格在不同的购买人、地区、时期之间存在很大差异,按照前款规定的方法难以比较的
-
国际商务中国应该如何应对反倾销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4-10-07首先,呼吁我国出口企业重视反倾销应诉。企业需积极参加反对外来针对中国歧视性的反倾销活动,并加强反倾销案件的应诉力度以争取胜利。依照相关法律规定,在评估倾销存在与否时,需将正常价值与出口价格置于同等地位进行对比。在确定“正常价值”时,需依据市场经济国家和非市场经济国家进行区分。对于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出口产品,其“正常价值”的确定有特定方式,包括替代国价格、结构价格及第三国对美出口价格等;而对于市场经济
-
国际贸易税收政策安徽在线咨询 2022-05-06解答: 代表处纳税收入的确定 1.自营贸易免税 常驻代表机构仅为其总机构从事自营贸易进行联络洽谈,搜集商情资料等准备性、辅助性活动,由总机构与中国境内企业直接签定商品贸易合同,并且能够提供总机构与中国境内制造厂家签定的购买商品合同以及总机构将商品销售给中国境内企业的发货票的,经当地税务机关批准,其取得的商品进销差价收入及其他收入可免予征税。 2.总机构与代表处共同从事一项代理业务,应纳税所得的确定
-
国际反倾销法应该怎么解释贵州在线咨询 2022-08-24反倾销法是进口国为了保护本国经济和本国生产厂家的利益,维护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而对倾销这种不公平贸易行为进行限制和调整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进口国为抵制倾销和消除倾销危害的一种合法手段。通常是由国家的行政机关实施,适用一般的行政程序,依反倾销法所采取的救济方法也是以征收反倾销税来抵销价差的行政救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