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时造谣惑众罪司法解释是怎样的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13 15:30:12 53 人看过

战时造谣惑众罪是指在战时造谣惑众,动摇军心的行为。

造谣惑众,动摇军心,是指故意编造、散布谣言,煽动怯战、厌战或者恐怖情绪,蛊惑官兵,造成或者足以造成部队情绪恐慌、士气不振、军心涣散的行为。

凡战时涉嫌造谣惑众,动摇军心的,应予立案。

战时造谣惑众罪的认定

1、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

军职人员在战时情况下,制造谣言,迷惑群众,动摇军心的,才构成犯罪。而对那些在战时因对上级的命令、指示理解不同,而随意发表一些错误言论,或者遇到任务较重、伤亡较大、未顺利完成任务而埋怨上级和责怪友邻部队的,不能当成造谣惑众的行为加以追究。对行为人仅一般的传播战况不真实的消息,或将他人的谎言蜚语加以传播、渲染,尚未造成动摇军心后果的,不应视为犯罪。

2、区分本罪与谎报军情罪的界限

这两种犯罪都有虚构事实并加以扩散的情节,而且其虚构的内容可能很相似。但前者是将编造的谣言在公众中散布,散布的对象包括下级、同级和上级,但不是在履行职责;而后者是将编造的情况按隶属关系和职责要求向上级报告,其表现形式是在履行职责。区分本罪与假传军令罪的界限前者的行为人也可能编造有关作战命令的谣言。这种情况与假传军令罪的区别,在于传递虚假军令的方式和接受虚假军令的对象不同。前者不是将虚假军令直接传播给执行人,而是在公众中传播,对象是不特定的;后者则是将虚假的命令传递给依照职责应执行该命令的人,假传的方式往往是正常下达命令的方式,对象是特定的。

3、战时造谣惑众罪与战时造谣扰乱军心罪

战时造谣惑众罪与战时造谣扰乱军心罪的法条竞合,本法对这两类犯罪的规定存在法条竞合关系,对军人战时造谣惑众、扰乱军心构成犯罪的,应优先适用本章的规定,以战时造谣惑众罪论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02日 04:1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履行职责相关文章
  • 犯了造谣扰民罪和战时的造谣惑众罪怎么处罚
    战时造谣惑众,动摇军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战时,是指国家宣布进入战争状态、部队受领作战任务或者遭敌突然袭击时。造谣罪怎么处罚网络造谣根据具体情节涉嫌构成构成诽谤罪、寻衅滋事罪、敲诈勒索罪、非法经营罪、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等罪名,部分罪名将面临最高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网络造谣罪:网络造谣罪就是刑法上的诽谤罪,与传统的诽谤罪主体一样,凡是具备刑事责任年龄,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能成为本罪的主体。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主观要件本罪主观上必须是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名誉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行为人的目的在于败坏
    2023-08-02
    183人看过
  • 如何确定构成战时造谣惑众罪?
    构成战时造谣惑众罪的要件为:1、本罪侵害的客体是战时宣传舆论秩序。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在战时情况下,造谣惑众、动摇军心的行为。3、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即主体是所有参加作战的军人。4、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一、拒传军令罪的认定(一)区分本罪与战时违抗命令罪的界限其区别在于:1、客观表现不同。假传军令罪是行为人传达或发布经过伪造或篡改的命令,只能表现为积极的行为,违抗作战命令罪则是拒不执行上级的作战命令,一般表现为不作为;拒传军令罪,也表现为不作为,即拒绝达军事命令。但拒传军令罪的行为人拒绝的是对军事命令的传达,而违抗作战命令罪拒绝的是对军事命令的执行。2、主体要件不同。本罪的主体是负有传达命令职责和发布命令职权的军职人员,而违抗作战令罪的主体,是接受命令的下级部属人员。(二)区分本罪与战时造谣惑众罪的界限这两种犯罪都有编造事实,致使军心混乱的情况,二者的区别在于:1、在主观
    2023-03-07
    200人看过
  • 缓刑是否适用于战时造谣惑众罪?
    战时造谣惑众罪,是指军职人员在战争的情况下,由于贪生怕死或者其他个人目的,故意制造谣言,在部队中散布怯战、厌战思想或恐怖情绪,动谣军心的行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战时造谣惑众罪怎么认定1、军职人员在战时情况下,制造谣言,迷惑群众,动摇军心的,才构成犯罪。而对那些在战时因对上级的命令、指示理解不同,而随意发表一些错误言论,或者遇到任务较重、伤亡较大、未顺利完成任务而埋怨上级和责怪友邻部队的,不能当成造谣惑众的行为加以追究。对行为人仅一般的传播战况不真实的消息,或将他人的谎言蜚语加以传播、渲染,尚未造成动摇军心后果的,不应视为犯罪。2、这两种犯罪都有虚构事实并加以扩散的情节,而且其虚构的内容可能很相似。但前者是将编造的谣言在公众中散布,散布的对象包括下级、同级和上级,但不是在履行职责;而后者是将编造
    2023-07-16
    195人看过
  • 怎么区分假传军令罪与战时造谣惑众罪
    假传军令罪与战时造谣惑众罪的区别如下:1、主体方面,战时造谣惑众罪的主体,可以是任何参战人员的军职人员;而假传军令罪的主体一般是参战人员中负有传达命令职责和发布命令职权的人;2、在主观方面,战时造谣惑众罪目的在于动摇军心;假传军令罪其目的在于破坏作战部署。战时造谣惑众罪法院会判多久?战时造谣惑众罪法院的判罚规则:1、触犯本罪的,法院一般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2、如果存在严重犯罪情节的,法院会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3、如果存在特别严重犯罪情节的,法院可能会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刑法》第四百二十二条故意隐瞒、谎报军情或者拒传、假传军令,对作战造成危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第四百三十三条战时造谣惑众,动摇军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
    2023-08-04
    146人看过
  • 战时造谣惑众罪需要哪些犯罪构成
    一、战时造谣惑众罪需要哪些犯罪构成战时造谣惑众扰乱军心的认定方式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战时宣传舆论秩序。(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在战时情况下,造谣惑众、动摇军心的行为。(三)主体要件。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本罪主体。(四)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说的都是假的,会扰乱军心、瓦解斗志,仍加以宣扬、扩散。其动机,有的是怯战、厌战,通过造谣惑众,达到躲避战斗的目的;有的是因受批评、处分,或未能评功受奖,通过造谣惑众,达到泄愤、报复。二、战时造谣惑众罪一般是怎么样处罚判刑的战时造谣惑众罪的处罚标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三十三条【战时造谣惑众罪】战时造谣惑众,动摇军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勾结敌人造谣惑众,动摇军心的,
    2023-04-22
    372人看过
  • 战时造谣惑众罪既遂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
    1、战时造谣惑众罪既遂一般要根据下列规则判刑:(1)构成本罪既遂的,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2)犯罪情节达到严重程度的,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3)犯罪情节达到特别严重程度的,则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2、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三十三条战时造谣惑众,动摇军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五十一条本章所称战时,是指国家宣布进入战争状态、部队受领作战任务或者遭敌突然袭击时。部队执行戒备任务或者处置突发性暴力事件时,以战时论。一、战时造谣惑众罪怎么认定1、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在战时情况下,制造谣言,迷惑群众,动摇军心的,才构成犯罪。而对那些在战时因对上级的命令、指示理解不同,而随意发表一些错误言论,或者遇到任务较重、伤亡较大、未顺利完成任务
    2023-03-21
    52人看过
  • 刑事战时造谣惑众罪罪犯的量刑问题研究
    刑事战时造谣惑众罪既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战时造谣惑众罪,是指军职人员在战时情况下,制造谣言,迷惑群众,动摇军心的行为。在战时造谣惑众罪具体怎么量刑?对于构成战时造谣惑众罪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进行量刑处罚的标准为:1、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2、犯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3、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三十三条战时造谣惑众,动摇军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2023-07-05
    95人看过
  • 犯了战时造谣惑众罪既遂怎么量刑处罚?
    犯了战时造谣惑众罪既遂,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战时造谣惑众罪是指军职人员在战时情况下,制造谣言,迷惑群众,动摇军心的行为。战时造谣惑众罪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1、犯战时造谣惑众罪的犯人,依据刑法规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条规定,罪刑法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第四百三十三条规定,战时造谣惑众罪战时造谣惑众,动摇军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刑法》第四百三十三条战时造谣惑众,动摇军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2023-07-27
    217人看过
  • 造谣惑众罪的立案标准及其在战时的应用
    战时造谣惑众罪指的是战时造谣惑众,动摇军心的,而此罪的立案标准主要是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在战时情况下,造谣惑众、动摇军心的行为。造谣惑众、动摇军心是指行为人自己编造虚假的情况,而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说的都是假的,会扰乱军心、瓦解斗志,仍加以宣扬、扩散。因此此罪的处罚和认定是存在政治因素的,主要是在战时期间处罚的比较多。一般战时造谣惑众罪既遂是怎么量刑的?一般战时造谣惑众罪既遂的量刑为:犯此罪动摇军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战时造谣惑众罪构成的特定时间是战时,平时有上述行为的不构成本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三十三条战时造谣惑众,动摇军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勾结敌人造谣惑众,动摇军心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
    2023-07-01
    375人看过
  • 法院对于战时造谣惑众罪的最新量刑标准
    对于构成战时造谣惑众罪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对其适用的量刑处罚标准为:行为人有在战时造谣惑众,动摇军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战时造谣惑众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战时造谣惑众罪的构成要件如下:1、主体是参加作战的军人或士兵;2、主观上表现为直接故意;3、客体是军队的秩序和国家安全;4、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造谣惑众,动摇军心的行为。战时造谣惑众罪是指军职人员在战争的情况下或者在部队接受作战任务进行战斗动员后,由于贪生怕死或者其他个人目的,故意制造谣言,在部队中散布怯战、厌战思想或者恐怖情绪,动谣军心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三十三条战时造谣惑众,动摇军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第四百五十一条本章所称战时,是指国家宣布进
    2023-08-01
    300人看过
  • 刑法中如何规定战时造谣惑众罪量刑标准
    刑法中规定战时造谣惑众罪的量刑标准:1、触犯本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2、如果存在严重犯罪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3、如果存在特别严重犯罪情节的,则应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司法实践如何正确认定战时造谣惑众罪?(一)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军职人员在战时情况下,制造谣言,迷惑群众,动摇军心的,才构成犯罪。而对那些在战时因对上级的命令、指示理解不同,而随意发表一些错误言论,或者遇到任务较重、伤亡较大、未顺利完成任务而埋怨上级和责怪友邻部队的,不能当成造谣惑众的行为加以追究。对行为人仅一般的传播战况不真实的消息,或将他人的谎言蜚语加以传播、渲染,尚未造成动摇军心后果的,不应视为犯罪。(二)区分本罪与谎报军情罪的界限这两种犯罪都有虚构事实并加以扩散的情节,而且其虚构的内容可能很相似。但前者是将编造的谣言在公众中散布,散布的对象包括下级、同级和上级,但不是在履行职责;而后者是将
    2023-08-04
    94人看过
  • 战时造谣惑众罪既遂通常情况下是怎么判刑的?
    构成战时造谣惑众罪既遂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一般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战时造谣惑众罪是指军职人员在战争的情况下或者在部队接受作战任务进行战斗动员后,由于贪生怕死或者其他个人目的,故意制造谣言,在部队中散布怯战、厌战思想或恐怖情绪,动谣军心的行为。一、逃离部队罪既遂最少判几年?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所有依照法律服兵役的军人,必须严格遵守兵役法规,履行兵役义务,不得私自逃离部队,否则,便是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就构成本罪。逃离部队罪是指军人故意违反兵役法规,逃离部队,情节严重的行为。逃离部队罪的责任形式是故意。这里的故意,是指明知是逃离部队的行为而有意实施的主观心理状态。违反兵役法规,逃离部队,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战时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这里所称战时,是指国家宣布进入战争状态、部队受领作战任务或者遭敌突然袭击时,部队执
    2023-03-13
    270人看过
  • 什么条件下才会构成战时造谣惑众罪?
    符合以下条件下才会构成战时造谣惑众罪:(1)侵犯的客体是部队的作战利益;(2)客观方面表现为在战时实施造谣惑众,动摇军心的行为;(3)主体是在战时参与作战或者担负作战任务的军职人员;(4)主观方面由故意构成。如果是以反革命为目的在战时造谣惑众的,应以反革命罪中的有关规定论处。战时造谣惑众罪构成要件是什么1、客体要件把进行战斗动员和战场宣传鼓动作为战时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要求讲清我军作战的正义性,战争形势和战场情势,战斗任务和完成战斗任务的意义、要求、有利条件和困难,以及克服困难战胜敌人的办法,以提升执行战斗任务的自觉性,树立敢打必胜的信心,统一作战思想,激励战斗意志,使部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军人战时造谣惑众的行为,造成官.兵思想混乱,情绪动荡,士气低落,斗志涣散,破坏了战时宣传舆论秩序,最终将导致军心动摇,对作战造成严重危害。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在战时情况下,造谣惑
    2023-08-15
    243人看过
  • 现行刑法对战时造谣惑众罪既遂量刑是怎么规定的
    现行刑法对战时造谣惑众罪既遂量刑的规定具体如下:1、战时造谣惑众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2、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3、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严重,是指指挥人员造谣惑众的;谣言散布范围广泛的;谣言内容煽动性大的;在紧要关头或者危急时刻造谣惑众的;引起部队混乱;指挥失控、多人逃亡等严重后果的等。情节特别严重,是指勾结敌人造谣惑众,造成部队军心涣散、部队怯战、厌战或者引起其他严重后果的等。法院对战时造谣惑众罪既遂如何裁判1、法院对构成本罪既遂的犯罪分子,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2、犯罪情节严重的,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3、犯罪情节情节特别严重的,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4、法律依据:《刑法》第四百三十三条,战时造谣惑众,动摇军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
    2023-07-25
    360人看过
换一批
#合同履行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提前履行合同如果符合当事人约定的不需承担违约责任。合同成立后,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当事人提前履行损害对方当事人利益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对不履行合同的可以在合理情况下让其进行赔付、承担违约责任。合同履行不符合约定的违约责任如下: 1、要... 更多>

    #履行职责
    相关咨询
    • 战时有没有犯战时造谣惑众罪
      北京在线咨询 2023-12-07
      犯战时造谣惑众罪是严重的。行为人在战时造谣惑众,动摇军心的,一般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 犯战时造谣惑众罪是不是严重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6-25
      1、犯战时造谣惑众罪是严重的。 2、行为人在战时造谣惑众,动摇军心的,一般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3、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4、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 战时造谣惑众罪哪个适用法律
      天津在线咨询 2022-12-05
      1、根据刑法第433条第1款之规定,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2款规定,勾结敌人造谣惑众动摇军心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以判处死刑。 2、加重处罚事由犯战时造谣惑众罪而情节严重的,是本罪的加重处罚事由。这里的情节严重,是指指挥人员造谣惑众的;谣言散布范围广泛的;谣言内容煽动性大的;在紧要关头或者危急时刻造谣惑众的;引起部队
    • 战时造谣惑众罪是否构成既遂
      澳门在线咨询 2022-11-13
      判刑如下: 1、战时造谣惑众,动摇军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2、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 战时造谣惑众罪追诉期是多久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7-31
      所谓造谣惑众,是指编造、捏造根本不存在的事实或者故意歪曲夸大事实真相而在军中散布的行为。所谓扰乱军心,是指使军人受到迷惑、蒙骗,不知事实真相而产生怯战、厌战、恐怖情绪,搅乱军人心理,使其心神不宁,斗志涣散,严重影响部队命令、行动的执行。如夸大敌方兵力或武器装备性能;编造敌军境援事实;捏造我方失利、伤亡惨重及军需物资困难;散布我方部队不协调行动或拒不执行命令的谣言;极力夸大敌方武器的战斗力、杀伤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