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盲聋哑人的刑事诉讼法改革措施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22 02:20:42
223 人看过
法盲聋哑人的相关法律规定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五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聋、哑人;
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盲聋哑人犯罪有什么处罚
对于聋哑人、盲人犯罪,原则上即大多数情况下要予以从宽处罚;只是对于极少数知识和智力水平不低于正常人、犯罪时具备完全责任能力的犯罪聋哑人、盲人才可以考虑不予以从宽处罚;对于不但责任能力完备,而且犯罪性质恶劣、情节和后果非常严重的聋哑人、盲人犯罪分子,应坚决不从宽处罚。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适用简易程序:
(一)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聋哑及盲人在刑事诉讼中的权益保障
265人看过
-
刑事诉讼法关于聋哑或盲的人有哪些规定
445人看过
-
刑事诉讼法盲聋哑人的相关法律规定是怎样的呢
474人看过
-
盲人犯罪人和聋哑人的刑事责任是否相同
297人看过
-
犯了罪的聋哑人或盲人应如何负刑事责任
196人看过
-
刑事诉讼法聋哑人翻译的规定是什么
215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刑事诉讼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诉讼法
词条
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调整的对象是公、检、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揭露、证实、惩罚犯罪的活动。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刑事诉讼的任务、基本原则与制度,公、检、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和相... 更多>
#刑事诉讼法
最新文章
#刑事诉讼法
相关咨询
-
刑事诉讼法聋哑或盲规定是什么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2-16(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2)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不适用于简易程序。
-
刑事诉讼法关于聋哑或盲的人有什么规定贵州在线咨询 2023-11-05(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 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2)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不适用于简易程序。
-
盲人和聋哑人应承担怎样的刑事责任四川在线咨询 2023-08-11盲人、聋哑人进行犯罪的,我国人民法院在量刑时可以对其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一、对于盲人、聋哑人犯罪,大多数情况下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但是对于极少数知识和智力水平不低于正常人、犯罪时具备完全责任能力的盲人、聋哑人才可以考虑不予以从宽处罚;对于不但责任能力完备,而且犯罪性质恶劣、情节和后果非常严重的盲人、聋哑人犯罪分子,应坚决不从宽处罚。 二、刑事责任能力,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
-
对盲人犯罪、聋哑人犯罪、聋哑人犯罪是否应当从轻或者免予刑事处罚贵州在线咨询 2022-03-22《刑法》第18条的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而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刑法第19条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刑法之所以规定对
-
盲、聋、哑人等怎样订立?湖南在线咨询 2022-10-26公民按照自己的意愿写下遗嘱,处分自己遗留的财产,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民事权利。这项权利不因公民是聋、哑或盲人而受到限制或被剥夺。我国法律一贯待别强调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对他们的遗嘱能力的确认和保护当然也不例外。不识字的又聋又哑的人要想立遗嘱,法律规定他可以请人代书。即根据《继承法》第17条第3款规定:“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亦场见证,由其中1人代书,注明年、月、日,并由书人、其他见证人和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