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对无客观行为认定诈骗犯罪吗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28 10:13:13 259 人看过

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其次,欺诈行为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再次,成立诈骗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之后作出财产处分。最后,欺诈行为使被害人处分财产后,行为人便获得财产,从而使被害人的财产受到损害。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诈骗罪并不限于骗取有体物,还包括骗取无形物与财产性利益。根据刑法第2l0条的有关规定,使用欺骗手段骗取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可以用于骗取出门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成立诈骗罪。

一、这个怎么算诈骗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该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受到财产上的损失。

二、线下交易被骗能不能立案

线下交易被骗能立案。

1、财物被骗受害人可及时报警,由公安机关根据具体情节和数额确定案件性质。符合刑事案件条件的依法立案查处。

2、线下交易被骗的,应保持冷静,马上报案,向公安机关提供所有能提供的线索,保存好所有与案件有关的物品、资料、联系方式。

3、构成诈骗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例如:拐卖妇女、儿童的,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罪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

2、客观要件,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从实质上说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欺诈行为的内容是,在具体状况下,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行为人所希望的财产处分,因此,不管是虚构、隐瞒过去的事实,还是现在的事实与将来的事实,只要具有上述内容的,就是一种欺诈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10日 17:4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刑事责任年龄相关文章
  •  诈骗罪共犯行为的法律认定原则
    共同故意诈骗公共或私人财务的两个人或以上将被认定为诈骗罪的共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为共同犯罪的主犯,而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为从犯。如果有两个人或以上共同故意诈骗公共或私人财务,那么他们的行为将被认定为诈骗罪的共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为共同犯罪的主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为从犯。 从犯如何认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在共同犯罪中,从犯的认定是一个重要问题。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人,对于从犯的认定,主要取决于其行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如果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那么其行为对于整个犯罪行为的成立和实行,起到的作用较小,可以认定为从犯。但是,如果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那么其行为对于整个犯罪行为的成立和实行,起到的作用较大,可以认定为主犯。
    2023-08-28
    374人看过
  •  诈骗罪定性:如何认定从犯为诈骗罪?
    本文介绍了在共同犯罪中,诈骗罪从犯的情况,通常犯罪分子为主犯,会积极参与并提出犯罪计划。表示赞同者通常是从犯;在实施诈骗前共谋的共同犯罪中,被动接受任务。服从指挥者通常是从犯;在诈骗案件中,行为强度通常较小,或者技能不够熟练,视为从犯等等。在共同犯罪中,若诈骗罪从犯,通常犯罪分子为主犯,会积极参与并提出犯罪计划。表示赞同者通常是从犯;2、在实施诈骗前共谋的共同犯罪中,被动接受任务。服从指挥者通常是从犯;3、在诈骗案件中,行为强度通常较小,或者技能不够熟练,视为从犯;等等。 诈骗罪从犯与从犯的区别:从犯与从犯的认定依据诈骗罪从犯与从犯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犯罪构成和处罚方面。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实施较次要或者辅助性行为的人,从属于主犯,其犯罪行为对主犯的犯罪结果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从犯与主犯在犯罪构成上存在密切的联系,但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别。从犯的具体表现形式包括帮助、教唆、传授犯罪方法等。在
    2023-08-30
    117人看过
  • 犯罪中止行为的客观性
    犯罪中止的特征:(一)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行为人在客观上能够继续犯罪和实现犯罪结果的情况下,自动作出的不继续犯罪或不追求犯罪结果的选择。首先,行为人明确认识到自己能够继续犯罪或实现犯罪结果;其次,中止行为的实施是行为人自动作出的选择;再次,中止犯罪的决意必须是完全的、无条件的、彻底的,不是部分的、有条件的或暂时的。中止犯罪的主观原因,有的是惧怕受到刑罚的惩罚;有的是由于他人的劝说而改变了原来的犯罪意图;有的是良心发现,幡然悔悟,改变了自己的犯罪意图;有的则出于对被害人的怜悯,转而防止犯罪结果的出现。犯罪中止的主观原因,不影响犯罪中止的成立。(二)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中止犯罪的行为。第一,中止行为是停止犯罪的行为,是使正在进行的犯罪中断的行为。第二,中止行为既可以作为的形式实施,也可以不作为的形式实施。第三,中止行为以不发生犯罪结果为成立条件,但这种结果,是行为人主观追求的和行为所
    2023-04-25
    253人看过
  • 行为人犯诈骗罪金额如何认定
    诈骗罪的犯罪数额是行为人通过实施诈骗行为而实际得到财物的数额。诈骗犯罪的定罪金额一般就是法律中规定的数额较大标准,而至于数额巨大甚至数额特别巨大的,则通常给予犯罪分子的处罚是比较严重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的诈骗数额分为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三个标准。(1)数额较大标准: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千元以上(2千元至4千元)的,属于“数额较大”。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数额巨大标准: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3万元至5万元)的,属于“数额巨大”。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巨大或者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10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数额特别巨大标准: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万元以上的,属于诈骗数额特别巨大。诈骗公私财物,数额特别巨大或者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
    2023-03-23
    356人看过
  • 量刑诈骗罪:依法严惩犯罪行为
    根据相关解释,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属于刑法诈骗罪规定的“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属于“数额巨大”,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五十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诈骗罪既遂量刑幅度l、犯诈骗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2023-07-13
    410人看过
  • 未实施诈骗行为能认定是诈骗罪吗
    一、未实施诈骗行为能认定是诈骗罪吗没有实施也没有参与实施诈骗行为不构成诈骗。对诈骗行为不知情出来构成诈骗罪。如果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虚构的事实骗取公民财物的行为则构成诈骗。二、主观上没有故意诈骗行为怎么量刑如果当事人在主观上没有故意诈骗的,不能认定为诈骗行为,不应该按诈骗罪对当事人进行起诉。三、诈骗罪的构成要件: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例如:拐卖妇女、儿童的,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罪。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因本法已于第193条特别规定了贷款诈骗罪。2、客观要件。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
    2023-03-30
    51人看过
  • 刑法对共同犯罪的犯罪行为是如何认定的
    说到共同犯罪,很多人首先就想到是两人或两人以上共同实施了某一个犯罪的行为就被称之为共同犯罪,这个想法是正确但是不全面的,因此共同犯罪的行为并不只是实施行为,别的一些行为也可能会涉嫌共同犯罪,那刑法对共同犯罪的犯罪行为是如何认定的呢?(一)实行行为实行行为,共同犯罪中的实行行为,是指直接实行刑法分则规定的行为。如果共同犯罪中只有一个实行犯,那么该实行犯的实行行为无异于单独犯罪。而在具有两个以上的实行犯的场合,并不一定要求其中每一个人的行为都独立地完全符合犯罪构成的要件,只要其行为结合在一起而符合某一犯罪的构成要件即可。例如,二人犯杀人罪,各对被害人砍三刀。如果孤立起来看,砍三刀未必就能致人死亡。但二人的杀人行为结合起来,砍六刀就足以致人死亡。由此可见,共同犯罪中的实行行为不能完全等同于单独犯罪,具有其特殊性。对此,我们在认定共同犯罪的时候必须加以注意。(二)组织行为组织行为,是指组织犯所实施
    2023-03-12
    376人看过
  • 诈骗罪的客观行为构造的范围是有哪些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例如:拐卖妇女、儿童的,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罪。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因刑法已于第193条特别规定了贷款诈骗罪。一、客观要件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二者从实质上说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欺诈行为的内容是,在具体状况下,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行为人所希望的财产处分。因此不管是虚构、隐瞒过去的事实,还是当下的事实与将来的事实,只要具有上述内容的,就是一种欺诈行为。如果欺诈内容不是使他们作出财产处分的,则不是诈骗罪的欺诈行为。欺诈行
    2023-03-02
    261人看过
  • 借款行为中能否认定行为人具有诈骗犯罪
    借款行为认定行为人具有诈骗犯罪需要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借款,数额达到3000元的构成诈骗罪。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一方的借款行为能否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对于夫妻一方的借款行为,债权人可以像夫妻双方主张共同债务。如果另一方能举证证明该债务并未用于婚姻家庭生活的,则属于个人债务。《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规定:夫妻双方共同签名,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
    2023-08-08
    122人看过
  • 能否将挪用资金认定为诈骗罪的犯罪行为?
    挪用资金构成挪用资金罪的,补交上也是构成犯罪的,但对于其退赃行为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行为人构成挪用资金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资金罪的构成要件:根据本条规定,构成挪用资金罪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1、客体要件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资金的使用收益权,对象则是本单位的资金。所谓本单位的资金,是指由单位所有或实际控制使用的一切以货币形式表现出来的财产。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具体地说,它包含以下二种行为:1、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这是较轻的一种挪用行为。其构成特征
    2023-07-04
    267人看过
  • 认定单位犯罪 如何对主客观要件进行全面审查
    1.主体条件,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其中私营、独资企业构成单位犯罪必须具备法人资格。2.主观条件,可以构成故意犯罪,也可以构成过失犯罪。3.法律规定,只有法律明文规定的,单位才负刑事责任。一、非单位犯罪情形有哪些单位犯罪是有法定性的。而非单位犯罪情形主要看:犯罪主体是否是单位,单位是否支配个人意志,单位负责人是否构成犯罪倾向等等。通常不认定为单位犯罪的情形有:1、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走私犯罪的,不以单位犯罪论处;2、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不以单位犯罪论处。单位是否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应根据单位实施走私行为的次数、频度、持续时间、单位进行合法经营的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认定;3、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由实施犯罪的个人私分的,依照刑法有关自然人犯罪的规定定罪处罚。单位犯罪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法
    2023-04-02
    334人看过
  • 对于保险诈骗罪既遂的犯罪行为,应该如何制定刑法规定?
    保险诈骗罪的既遂判刑如下:1、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刑法保险诈骗罪既遂的量刑标准?刑法保险诈骗罪既遂的量刑标准: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保险诈骗罪是指以非法获取保险金为目的,违反保险法规,采用虚构保险标的、保险事故或者制造保险事故等方法,向保险公司骗取保险金,数额较大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
    2023-07-08
    150人看过
  • 犯罪客观行为的表现方式不同
    集资诈骗罪是以诈骗的方法去非法聚集资金,表现为诈骗方法与非法集资两种行为的统一。诈骗行为属于方法行为,其是为非法集资这一目的行为服务的;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以存款的形式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其虽可采用欺骗的方法进行,但不是必备的条件之一。一、非法集资多少钱犯罪非法集资,是指公司、企业、个人或其他组织未经批准。违反法律、法规,通过不正当的渠道,向社会公众或者集体募集资金的行为。非法集资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罪名,刑法上的非法集资是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集资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第一,个人集资诈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第二,单位集资诈骗,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即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二、以诈骗手段集资法律怎么认定1、
    2023-04-11
    92人看过
  •  申请认定老赖为诈骗罪罪犯的方法
    诈骗案件处理的流程包括侦查、审查起诉、审判三个阶段。在审查起诉阶段,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检察院应当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内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向当地派出所或公安机关报案,由公安机关进行立案侦查,之后将案件移交给检察院起诉。所谓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2、对此,诈骗案件处理的流程主要包括侦查、审查起诉、审判三个阶段。在审查起诉阶段,公诉案件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按照审
    2023-10-21
    70人看过
换一批
#刑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划分。 根据规定,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负刑事责任;年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在犯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等八大严重犯罪时,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低于十四周岁的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此外... 更多>

    #刑事责任年龄
    相关咨询
    • 刑法对集资诈骗犯罪行为的处罚规定?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6-17
      刑法对集资诈骗罪既遂的处罚规定: 1、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5年以上10年
    • 受贿罪客观行为,应如何认定
      上海在线咨询 2021-12-25
      贿赂客观行为的认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其职权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为受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收受受受托人财产的行为,视为受贿的客观行为。
    • 合同诈骗罪的客观方面,在客观方面,如何认定本罪中的数认定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1-07
      1.本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本罪的对象是公私财物。 2.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本罪的诈骗行为表现为下列五种形式: (1)以虚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的名义签订合同的。 (2)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
    • 信用卡诈骗罪有哪些客观行为,怎么定罪处罚
      新疆在线咨询 2023-07-12
      (一)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 (二)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 (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四)恶意透支的。前款所称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 诈骗罪的行为方式有哪些,诈骗罪的客观方面的认定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3-08
      诈骗罪(刑法第266条)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从实质上说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欺诈行为的内容是,在具体状况下,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行为人所希望的财产处分,因此,不管是虚构、隐瞒过去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