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罪是不是重罪行为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7-25 20:55:29 169 人看过

关于交通肇事罪是否归类为重大罪行的问题,这需要依据每个案件的具体情节和所引发的实际损害情况进行综合考量,从而得出结论。

通常而言,若是该种行为造成了极端恶劣的结果,例如致使他人身受重伤、丧失生命或是公私财产遭遇极为重大的损失,那么其严重性自然不容小觑。

然而,若犯罪情节较为轻微,譬如仅仅只对当事人造成轻微的物质损失及人身伤害等影响,此情况下,可能会被认为相对缓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1日 11:0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交通肇事罪是否需要有致死行为
    该段内容讲述了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以及不一定会构成交通肇事罪的情况。根据该段内容,造成1人以上死亡或3人以上重伤,且事故责任全部或主要在于自己的;造成3人以上死亡,且事故责任同等于自己的;造成公共财产或他人财产直接损失,且事故责任全部或主要在于自己的,且无力赔偿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情况不一定会构成交通肇事罪。以下情况不一定会构成交通肇事罪:1.造成1人以上死亡或3人以上重伤,且事故责任全部或主要在于自己的;2.造成3人以上死亡,且事故责任同等于自己的;3.造成公共财产或他人财产直接损失,且事故责任全部或主要在于自己的,且无力赔偿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 哪些情况不构成交通肇事罪?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根据法律规定,哪些情况不构成交通肇事罪呢?首先,醉酒驾车不构成交通肇事罪。醉酒驾车是指饮酒后或者醉酒状态下驾驶机动
    2023-08-28
    125人看过
  • 重大飞行事故,交通肇事罪是什么意思
    客体要件飞机等航空器,不同于火车、汽车、轮船等交通工具,其运行速度是其他交通工具所无法比拟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它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作为重要的远距离交通工具,同时,各种物资的航空运输也日益繁忙。适应这一需要,中国的民航事业在改革开放后有了飞速发展,航班、航线不断增多,航空公司大量出现。航运业务的扩大,需要大批合格的具有高度责任心的航空人员。同时,对于航空人员也应从法律上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1979刑法对航空人员违反规章制度,致使发生重大飞行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规定适用交通肇事罪。鉴于航空器的特殊性,本法单设了飞行事故罪。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空中运输活动中违反规章制度,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具体地说,重大飞行事故罪的客观方面是由以下三个因素组成的。1、航空人员必须有违反规章制度,致使发生重大飞行事故,造成严重后
    2023-02-04
    105人看过
  • 普通追尾是不是交通肇事罪
    关于普通追尾是否必然构成交通肇事罪,答案并非如此简单。实际上,符合相应条件方能判定其构成交通肇事罪。大多数情况下,仅因单纯普通追尾而引发的交通事故,若并未导致受害者严重受伤或死亡,亦或是公共及私人财产遭受重大损失,那么这个事件通常会被视为一般的交通事故,并根据相关的交通法律法规对责任进行划分与相应的赔付。然而,若某次追尾事故导致一人死亡甚至是三人以上重伤,并且责任人承担了整个事故或主要责任;又或者说,该事故直接造成了公共及私人财产的重大损害,且责任人同样也承担了全责或主要责任,同时却无力偿还超过三十万元人民币的赔款,那么本次事故有很大可能性会被认定为交通肇事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4-07-24
    311人看过
  •  顶包行为如何定性:是交通肇事罪还是包庇罪?
    包庇罪是指明知他人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如果顶包为他人承担责任,则将被定罪为包庇罪。根据该罪行的量刑标准,如果情节较轻,则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如果情节严重,则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有他人肇事罪的人,如果顶包为他人承担责任,则将被定罪为包庇罪。根据该罪行的量刑标准,如果情节较轻,则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如果情节严重,则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明知他人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构成包庇罪。为犯罪人提供隐藏处所判刑情况根据我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的规定,为犯罪分子提供隐藏处所、财物,或者提供交通、通讯工具,帮助其逃匿的行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对于旅馆业、饮食服务业、文化娱乐业、出租汽车业等单位的人员,为违法犯罪分子提供隐藏处所、财物,或者提供交通
    2023-11-09
    452人看过
  • 交通肇事罪逃逸最重要的行为有哪些
    交通肇事罪逃逸行为的构成要件是:1、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了重大交通事故,构成交通肇事罪的;2、行为人主观上明知或者可能知道发生了交通事故的;3、对交通事故负有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4、在交通肇事后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交通肇事罪有规定逃逸的问题吗根据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11月10日公告、11月21日起施行的《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第1款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1)死亡1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2)死亡3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
    2023-08-10
    172人看过
  • 交通肇事行为能否成为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是什么
    只有具有特定的作为义务的人才能构成不作为犯罪,因此一定的作为义务是不作为犯罪构成的前提条件。而产生作为义务的来源大致有四种情况:(1)法律明文规定的作为义务:(2)职务或业务要求的义务;(3)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4)先行行为引起的作为义务。其中,先行行为引起作为义务而不作为从而构成不作为犯罪的问题颇为复杂。先行行为产生的作为义务源于法律的禁止规范。如果行为人因自己的行为给法律保护的利益造成了一定的危险,他就负有采取积极行动防止危险结果发生的义务,即有责任保证这一危险不会转变为损害结果发生的现实。具体说来,先行行为引起作为义务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先行行为具有使损害结果发生的现实危险性,此乃基于先行行为构成不作为犯罪的关键。(2)先行行为必须是在客观上违反义务的,具有违法性,但不必是有责的。(3)先行行为具有使结果发生的直接性。以上三者是先行行为引起作为义务构成不作为犯罪的必要条件。在交
    2023-06-13
    348人看过
  • 交通肇事罪属于行为犯还是结果犯
    一、交通肇事罪属于行为犯还是结果犯交通肇事罪是结果犯,只有当当事人交通肇事造成严重的后果,并且承担主要或者全部责任时,才会构成该罪。如果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比如醉驾但没造成严重后果的,那么只涉嫌危险驾驶罪。交通肇事罪的行为人在主观上必须要求为过失,可以是疏忽大意的过失,也可以是过于自信的过失。也就是行为人对于自己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所可能会导致的严重后果应当预见,由于疏忽大意而未能预见,或者虽然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法律依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二、划清交通肇事罪与破坏交通工具罪的界限问题两者侵犯的客体都是交通运输的秩序和安全,但其主要区别在于:第一、客观方面的表现
    2023-04-18
    223人看过
  • 交通肇事罪是否是不公诉?
    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交通肇事罪是属于公诉案件,应该由检察机关代表国家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追究肇事者刑事责任。凡需要提起公诉的案件,一律由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并将案卷材料、证据移送人民法院。《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九条凡需要提起公诉的案件,一律由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第一百七十六条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并将案卷材料、证据移送人民法院。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就主刑、附加刑、是否适用缓刑等提出量刑建议,并随案移送认罪认罚具结书等材料。
    2024-04-21
    299人看过
  • 解读交通肇事罪:违法行为的严重后果?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的要件是:1、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已满十六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以成为本罪主体。实践中主要是机动车驾驶员。2、主观要件:本罪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交通肇事罪属于过失犯罪罪名,在主观上只能是过失,如果行为人在主观上存在故意,那么就不是该种犯罪,而是相应地构成其他故意犯罪了,在处罚方面也比该罪要严重得多。3、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的安全。4、客观要件: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在交通运输活动中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大损失的行为。交通肇事罪:1、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
    2023-12-13
    151人看过
  • 交通肇事罪的案底严重不
    交通肇事行为所引发结果的严重性,主要取决于所涉及到的具体情节,例如是否涉及到重大人身伤亡事故、造成了多大数额的财产损失、以及在事故发生后是否采取了逃逸行为等等。通常来讲,如果没有导致严重的后果,那么相对应的刑事处罚也会相应减轻,但无论如何,这种行为终究是构成犯罪行为了,因此将会在犯罪纪录中留下痕迹。留下案底将会对个人的信用状况、未来的求职乃至身份证书持有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4-07-22
    154人看过
  •  怎样认定是否为交通肇事罪?
    交通肇事罪所需的条件包括四个方面:侵犯客体、客观方面、主体资格和主观方面。本罪涉及交通运输领域的安全,要求行为人在交通运输活动中违反交通法规,导致重大事故,造成人员重伤、死亡或公私财产损失。本罪适用于一般主体,即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主观方面要求行为人具有过失。构成交通肇事罪所需的条件包括:1、侵犯客体,即本罪涉及交通运输领域的安全;2、客观方面,表现为在交通运输活动中违反交通法规,导致重大事故,造成人员重伤、死亡或公私财产损失;3、主体资格,本罪适用于一般主体;4、主观方面,本罪要求行为人具有过失。 如 何 判 断 是 否 构 成 交 通 肇 事 罪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判断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是否违反交通法规:首先,行为人是否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2023-09-11
    327人看过
  • 交通肇事罪是否会判为缓刑
    交通肇事罪符合缓刑条件的,是可以判处缓刑的。根据《刑法》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一、过失致人重伤罪判缓刑的条件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
    2023-03-11
    280人看过
  • 无违章行为不构成交通肇事罪吗
    在大多数情况中,若并未产生任何形式的违章行为,那么通常就无法被判定为交通肇事罪。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所谓的交通肇事罪实质上是由于当事人违反了交通运输管理法规,从而导致了重大事故的发生,使得他人受到重伤、死亡,亦或是使公共或私人财产遭受到了重大损失的行为。因此,该罪名的核心要素便是“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倘若缺少了这个前提条件,便很难将其认定为交通肇事罪。然而,在某些特定的情境之下,即便没有明显的违章行为,也有可能需要依据其他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以确定是否构成犯罪,例如,车辆自身存在着严重的故障却未能得到及时的检修等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
    2024-07-26
    224人看过
  • 一人死亡交通事故是不是交通肇事罪
    一人死亡交通事故是交通肇事罪,肇事者负主要或全部责任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二)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三)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四)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五)严重超载驾驶的。一、交通事故的诉讼时效是多长《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
    2023-03-29
    484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交通肇事罪是违法行为罪还是交通安全罪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3-26
      刑事责任方面,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要看刑事法意义上的责任划分、不是指交管部门的事故责任认定--要区分行政法意义上的责任划分与刑事法意义上的责任划分。 行政法意义上的责任划分由交管部门出具认定意见,解决行政处罚、民事赔偿方面的问题,依据的是本市的事故责任认定标准,比如我们沈阳市依据的是《沈阳市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规定》; 刑事法意义上的责任划分,是以行政法意义上的责任划分为基础,综合考虑违章行为
    • 交通肇事罪是什么意思?交通肇事罪行为有哪些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4-13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交通肇事罪是一种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根据我国刑法理论,任何一种犯罪的成立都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即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所以,我们仍用犯罪构成的四要件说来阐述交通肇事罪的特征。即交通肇事行为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其唯一判定标准是该罪的犯罪
    • 酒驾行为应定罪为危险驾驶罪还是交通肇事罪?
      山东在线咨询 2024-11-13
      醉酒驾车如果导致没有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将构成危险驾驶罪。如果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则构成交通肇事罪。其中,“重大交通事故”包括以下情形: 1. 造成死亡一人或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 2. 造成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 3. 造成公共财产或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根据《刑法》第133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导致重大事故,致人重伤
    •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如何认定,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是否构成肇事逃逸罪?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3-06
      一、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如何认定交通肇事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的情节的,属于交通肇事罪的情节加重犯。所谓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需要指出的是,构成交通肇事逃逸应符合以下条件:1、要求行为人的肇事行为已经构成交通肇事罪,否则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只能作为定罪情节在确定其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时加以考虑;2、要求行为人明知自己已经发生交通肇事行为,如果对肇事不具有明知的,
    • 危险驾驶犯罪重还是交通肇事罪重
      西藏在线咨询 2023-07-26
      交通肇事罪更重。交通肇事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危险驾驶罪处拘役,并处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