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3-12 00:40:15 233 人看过

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如下:我国目前的知识产权赔偿主要是补偿性赔偿,数额的确定依据是权利人实际损失、侵权获益等,无法举证证明的情况下,由法院依法酌情确定赔偿金额。行使惩罚性赔偿一般要求侵权恶意,侵权恶意往往会对专利权人造成一定的精神损害,但是惩罚性赔偿并不以受害人实际遭受的精神损害为前提。

一、精神损害赔偿的特征

精神损害赔偿是指自然人在人身权或者是某些财产权利受到不法侵害,致使其人身利益或者财产利益受到损害并遭到精神痛苦时,受害人本人、本人死亡后其近亲属有权要求侵权人给予损害赔偿的民事法律制度。

一般而言这样的精神损害通常包括两个方面的情况:

一种是因遭受有形人身损害或者财产损害而导致的精神损害;

另一种是未遭受有形人身损害或者财产损害而直接导致的精神损害。精神损害包括两种形态,一种是受害人可以感知到的精神损害称为积极的精神损害;另一种是受害人由于心智丧失或者其他原因无法感知的精神损害称为消极精神损害。

当受害人由于侵权行为所导致的精神上的损害达到一定的程度,要求侵权人进行赔偿,这个是非常有必要的,也符合法律的基本精神。

1、请求权的请求权的专属性

所谓请求权的专属性,指的就是精神损害赔偿的权利,只能由受害人来行使,一般不可以让与或者继承。由于精神损害赔常常依附于特定受害人的特定权利,只有在其特定的权利受到不法侵害并且达到一定的程度方可请求精神损害赔偿,而根据我国《2001年最高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司法解释》中所规定的权利,他们都具有一定的专属性。在原权利具有专属性的前提下救济权利也有一定的专属性。

2、精神损害赔偿因素的多元性

在确定精神损害赔偿时,所考虑的的因素有很多。第一,从赔偿标准看,就有主观标准和客观标准。第二,从基本结构上看,确定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还应根据人身权益、财产权与精神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考虑。第三,从主观要件上看,还应该根据加害行为与受害人主观上的故意或是过失来判断。第四,从侵权行为发生的本身看,侵害的地点、场合、时间、手段等均应作为确定精神损害赔偿的考量因素。

3、赔偿数额的不确定性

精神损害系自然人意识机能之反应,在内容和范围上具有主观性,根据损害赔偿的全部原则,精神损害赔偿亦有主观性。正是这样的主观性,导致精神损害赔偿的数额具有不确定性,即不能就同一损害事实直接规定损害赔偿的数额,即使规定数额,也须有变动的可能。而且就其功能而言,主要是为了弥补给受害人造成的精神痛苦,而用多少金钱替代补偿,也无法确定。

二、什么是惩罚性赔偿?

惩罚性赔偿,又称示范性赔偿或报复性赔偿,是指由法庭所作出的赔偿数额超出实际损害数额的赔偿。惩罚性赔偿是加重赔偿的一种原则,目的是在针对被告过去故意的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失进行弥补之外,对被告进行处罚以防止将来重犯,同时也达到惩戒他人的目的;如果被告的侵权行为是基于收益大于赔偿的精心算计,也可以给予惩罚性赔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只同意给予补偿性赔偿,侵权人只是相当于事后通过赔偿补办手续,但没有任何风险。

三、要求精神损害赔偿要考虑哪些因素

1、侵害人过错程度。侵害人的过错主要是指侵权人主观上的故意或过失的心理状态。一般而言,在因过失、无知或无意侵犯他人精神利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失的情况下,侵权人承担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比故意或恶意侵害他人精神利益造成同样严重的精神损失时要轻一些,即后一侵权人比前一侵权人应支付更多的精神损害赔偿费。

2、侵权人是否获利,获利数额多少。侵权人如果获得利益了,那么必然地受害人利益会受到这样或那样的损失,因为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利益是一定的,它总是从这一方流向那一方,那一方流向另一方。同时,侵权人获得利益的多少是与受害人利益的损害成正比的,侵权人获利多,受害人损害程度大,反之,亦成立。

3、侵权行为的方式、场合和范围。这主要是指侵犯精神利益的行为以不同方式、在不同的场合和范围内实施,会对确定精神损害赔偿的多少产生影响。一般而言,在朋友间或家庭中等小范围内侵害他人精神权益与在单位中或公共场所侵害他人精神权益之间;用口头散布与用大小字报、报刊杂志散布侵权言论之间,后一类侵权行为的侵权人应比前一类侵权行为的侵权人承担更多的数额。

4、受害人精神受损害的程度和后果。即受害人精神痛苦的轻重。对不同程度的精神损害做出相应的损害赔偿数额,不能对于遭受精神损害的所有受害人不论其精神损害的程度而给以相同的赔偿,这样才能做到公平合理。

5、侵权行为的社会后果和社会影响。不同的侵权行为,由于其各个因素的影响,最终导致的社会后果和社会影响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如果其所造成的社会影响大或社会后果严重,则应多赔;相反则应该少赔。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0月03日 22:5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精神损害赔偿相关文章
  • 惩罚性赔偿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影响
    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是为了保护知识产权人的合法权益。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知识产权。侵害他人知识产权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惩罚性赔偿。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故意侵害别人知识产权,情节严重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相应的惩罚性赔偿。侵害他人财产的,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合理方式计算。侵犯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主观故意的认定标准是什么一是认识因素,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二是意志因素,即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由于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对专利权及著作权的部分权利均施行期限保护,因而,侵犯知识产权的犯罪行为也只能发生在此期限内,超过此期限则不构成犯罪,现有的我国刑法对此没有予以规定,可能会造成司法操作的困难,对此应通过立法来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五条故意侵害他人知识产权,情节严重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相应的惩罚性赔偿。
    2023-07-03
    496人看过
  • 惩罚性赔偿知识产权的规定包括哪些?
    惩罚性赔偿知识产权的规定包括如果存在着重复侵权或者是其他类型的侵权行为的话,那么应当适用于惩罚性的赔偿。1、重复侵权。对于重复侵权应当属于“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适用惩罚性赔偿,一般争议较少,但问题在于如何定义重复侵权。重复侵权应包括狭义和广义两种定义。狭义的重复侵权仅指针对同一权利的再次侵权行为。广义的重复侵权则不限于同一权利及同一权利人,而是指对同一类权利的重复侵权行为。在确定侵犯商标权是否适用惩罚性赔偿时,不应限于狭义的重复侵权,广义的重复侵权同样应当适用惩罚性赔偿。即侵权主体此前存在需要承担赔偿责任的商标侵权劣迹,无论再次侵犯的是否为同一枚商标,是否为同一商标权人的商标,只要是在同一种或类似商品上,或者关联商品上,同一侵权主体再次侵犯商标权并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均属于重复侵权。原因在于,商标的显著识别特性使得商标权的检索比其他知识产权容易,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有过侵权行为的主体应当负有
    2023-03-31
    240人看过
  • 建立惩罚性巨额赔偿制度治假冒伪劣产品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一直以来,各种消费侵权屡禁不止,一些假冒伪劣、质量不佳的消费品不仅让消费者很受伤,严重影响了市场秩序,更让中国制造蒙羞,以至于国内有的人买个马桶盖、电饭煲都要跑到国外去。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李克强总理日前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在大众消费品生产领域内推进品质革命,建立企业黑名单、惩罚性巨额赔偿等制度。什么是惩罚性巨额赔偿制度?以前我们在对违法企业进行处罚时,总像一拳打在棉花上,打是打中了,但是违法者疼不疼呢?恐怕未必会疼,也就是他们的违法成本太低了。那么,现在就要让他们感到疼。在对问题企业进行处罚时,不仅仅要赔偿受害人的损失,还要实施巨额赔偿,赔偿足以让违规企业有断臂之痛,甚至关门大吉。中国政法大学赵旭东教授说,惩罚性巨额赔偿,是针对有重大影响或主观故意的行为,要求行为人赔偿数额超出实际的损害数额,目的是起到警示作用,防止再犯。天价赔偿案国内真的会有?不久
    2023-06-05
    283人看过
  •  知识产权侵犯的惩罚措施
    根据不同情况,著作权持有人或使用者应当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如果侵权行为还损害了公共利益,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可以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可以没收、销毁侵权复制品。如果侵权行为情节严重,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还可以没收主要用于制作侵权复制品的材料、工具、设备等。如果侵权行为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根据不同情况,著作权持有人或使用者应当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如果侵权行为还损害了公共利益,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可以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可以没收、销毁侵权复制品。如果侵权行为情节严重,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还可以没收主要用于制作侵权复制品的材料、工具、设备等。如果侵权行为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侵 权 行 为 如 何 承 担 民 事 责 任 ?侵权行为如何承担民事责任?侵权行为是指违反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侵
    2023-09-08
    452人看过
  • 民法典的侵害知识产权的惩罚性赔偿有什么规定
    一、民法典的侵害知识产权的惩罚性赔偿有什么规定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五条故意侵害他人知识产权,情节严重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相应的惩罚性赔偿。二、消费者主张惩罚性赔偿的条件有哪些消费者权益保护中惩罚性赔偿金的适用一般应具备如下条件:(一)适用惩罚性赔偿金的法律关系的主体是经营者和消费者。消费者是请求权的权利主体,经营者是惩罚性赔偿金的义务主体,其它人不能成为惩罚性赔偿的主体。(二)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三)惩罚性赔偿以消费者有实际损失为要件。这里的问题是如何认定消费者的实际损失。笔者认为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要支付一定代价,如果支付一定价金所得到的商品或者服务是不真实的或者质量有瑕疵时,他本身就受到了损害,包括物质损失、精神损害以及其他无形的精神损害,可以要求惩罚性赔偿金。(四)必须由受欺诈的消费者提出双倍赔偿的要求。因为民事责任的承担遵循“不告不理”的原则,如果消费者
    2023-04-14
    350人看过
  • 知识产权领域内惩罚性赔偿规定是什么?
    一、知识产权领域内惩罚性赔偿规定是什么?知识产权领域内惩罚性赔偿规定是存在着重复侵权或者其他类型的侵权行为,适用惩罚性赔偿,具体的情形如下。1、重复侵权。对于重复侵权应当属于“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适用惩罚性赔偿,一般争议较少,但问题在于如何定义重复侵权。重复侵权应包括狭义和广义两种定义。狭义的重复侵权仅指针对同一权利的再次侵权行为。广义的重复侵权则不限于同一权利及同一权利人,而是指对同一类权利的重复侵权行为。在确定侵犯商标权是否适用惩罚性赔偿时,不应限于狭义的重复侵权,广义的重复侵权同样应当适用惩罚性赔偿。即侵权主体此前存在需要承担赔偿责任的商标侵权劣迹,无论再次侵犯的是否为同一枚商标,是否为同一商标权人的商标,只要是在同一种或类似商品上,或者关联商品上,同一侵权主体再次侵犯商标权并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均属于重复侵权。原因在于,商标的显著识别特性使得商标权的检索比其他知识产权容易,在相同或
    2023-04-27
    354人看过
换一批
#损害赔偿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精神损害赔偿:自然人因人身权利受到非法侵害,损害或者遭受精神痛苦,赔偿义务人向受害人本人或者受害人近亲属支付的费用。 人身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是侵犯下列权益: 1、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 2、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 3、人格尊严权... 更多>

    #精神损害赔偿
    相关咨询
    • 我国知识产权方式惩罚性赔偿,侵犯知识产权怎样赔偿?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8-05
      1、《著作权法》第48条 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侵权人应当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给予赔偿;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可以按照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给予赔偿。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不能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五十万元以下的赔偿。 2、《商标法》第56条 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为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
    • 在我们国家,知识产权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是哪些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7-28
      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将是我国一项新的知识产权制度,如何把握好其适用的条件、适用的标准、适法的统一,难度很大。因此,该项制度的正确实施还有赖于最高法院发布相关司法解释给予具体指导
    • 什么是惩罚性赔偿知识产权呢?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7-29
      你问的惩罚性赔偿知识产权是这样的:惩罚性赔偿对侵权人具有惩罚和制裁功能。它主要是通过对故意或恶意的侵权行为实施惩罚,对不法行为人强加更重的经济负担,来到达制裁的目的。惩罚性赔偿能够达到预防侵权的功能,这里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预防某个知识产权侵权案件中的特定侵权人继续或重复其不法行为,称为特殊预防;二是预防其他的、潜在的侵权行为的发生,称为一般预防。惩罚性赔偿还具有鼓励交易功能,能够鼓励市场交易,原
    • 公司发生知识产权纠纷,那么知识产权补偿性赔偿惩罚性赔偿是哪些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7-28
      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修正案(草案)》(下称草案)。草案着眼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的打击力度,借鉴国际做法,大幅提高故意侵犯、假冒专利的赔偿和罚款额,显著增加侵权成本,震慑违法行为;明确了侵权人配合提供相关资料的举证责任,提出网络服务提供者未及时阻止侵权行为须承担连带责任。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此前就《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修订草案(送审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草案中规定,对故意侵犯专利权的行为,人民
    • 建立滥用诉权惩罚制度
      福建在线咨询 2023-06-13
      提起行政诉讼是公民、法人、其它组织的一项基本权利,但权利不能滥用。为此在行政诉讼中有必要建立滥用诉权惩罚制度。在建立滥用诉权惩罚制度上,可以参考以下因素:一是对滥用诉权的界定。界定时应当考虑到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存在法律上的缺陷,原告提起行政诉讼的目的是否出于维权的正当需要。行政案件本身导致金额、价款的有无大小不能作为判定滥用诉权的标准。滥用权诉的具体表现形式应当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不宜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