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事故处理中对职工权利的保护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10 10:23:13 318 人看过

2003年4月27日,国务院颁布了《工伤保险条例》,确定了我国工伤事故保险责任处理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方法。这是自1951年发布、1953年修正《劳动保险条例》以来第一次作出的具体规范工伤事故处理的行政法规。在此之前,1991年2月22日曾经公布《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这只是一种行政程序的规定,并没有对工伤事故的处理作出实质性规定。1994年国家立法机关制订了《劳动法》,只是在第73条规定了工伤事故享受保险待遇的一般原则,也没有规定具体方法。因此,在实践中形成了处理工伤事故纠纷时,旧的法规不能适用,但是又没有新的法规可以适用的局面,对于保障广大职工的权利是不利的。《工伤保险条例》对工伤事故的保险责任作出了明确、具体规定。在这些规定中,最突出的就是加强了对职工权利的重视和保护。可以说,《条例》的基本宗旨就是保护职工的权利。在具体内容上,《条例》有以下五个方面的重大发展。

一、确立保护职工权利的基本宗旨

《条例》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制定本条例。这一规定,突出的就是保护职工的权利。与《劳动保险条例》第一条关于保护工人职员的健康,减轻其生活中的困难的规定相比,在这个条文中,突出地规定了制定本条例三个目的,这就是,对职工的工伤伤害采用强制保险的做法,第一是对受工伤事故伤害的职工的进行救治和补偿,使职工受到损害的权利得到及时的恢复,这是工伤保险的最主要的目的;第二是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这是对职工权利的长远保护;第三是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其直接表述的虽然是对用人单位的责任的分散,但是其直接着眼点,仍然是对职工长远利益的考虑,使职工直接受到好处。《条例》第2条进一步规定,各类企业包括个体工商户,都应当按照条例的规定,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缴纳工伤保险费,我国境内的各类企业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权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有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这些规定,都是对职工权利的张扬。在具体内容上,《条例》在规定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工伤保险待遇、法律责任等方面,都体现了对职工权利的保护。因此,保护职工权利是《条例》的基本宗旨。

二、确定工伤认定的基本标准、界限和具体程序

进行工伤保险,处理工伤事故赔偿责任纠纷,最首要的,就是进行工伤认定。《条例》对工伤认定作出了详细的规定,使工伤认定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条例》明确规定了认定工伤的七种情形,其中既包括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遭受事故伤害情形,也包括患职业病、职工因工外出遭受损害,以及职工上下班途中遭受机动车事故伤害的情形,也设立了其他法律法规规定为工伤的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弹性条款,包含了造成工伤的一般情形。《条例》还规定了三种视同工伤的情形,规定对视同工伤的职工享受同等的工伤保险待遇。为了防止工伤认定的扩大化,损害广大职工的利益,《条例》规定了不得认定为工伤和不得视同工伤的三种情形。这样,就划清了工伤事故的原则界限,凡是构成工伤的,就可以得到保险的保护,凡是不构成工伤的,也不能冒充工伤,侵害其他职工的权利和利益。

在认定工伤的程序上,《条例》也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明确规定进行工伤认定的机构是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这体现工伤认定的权威性;同时也明确规定了具体操作的程序和时限,以及有利于工伤伤害职工权利保护的举证责任的规定。其中关于时限和举证责任的规定,都是以前的《劳动保险条例》和其他劳动法律法规所没有规定的。

三、确定劳动能力鉴定的基本方法和程序

在处理工伤事故责任纠纷的事实认定上,最重要的就是对工伤职工劳动能力的鉴定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对受害职工所遭受的实际损害的确定,而且关系到受害职工应当享受何种劳动保险待遇,这些都要依据劳动能力鉴定来确定。在以前的劳动保险法规中,对此没有规定。《条例》根据现实的实际情况,明确规定,劳动能力鉴定就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同时规定,劳动能力障碍分为十级,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这样的规定,不仅对工伤事故保险和赔偿纠纷提出了可靠的依据和标准,而且对处理其他人身损害赔偿责任纠纷也提供了极为有益的借鉴。

《条例》在劳动能力鉴定的规定中,还严格规定了鉴定的程序,对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组成、鉴定专家库的建立和鉴定专家组的组成、鉴定的程序和时限等等,都做了详细的规定。这些程序性的规定,使工伤职工的劳动能力鉴定程序更加透明、公正,能够得到有效的监督,有利于保障职工的权利,落实《条例》的基本宗旨,是值得肯定的。

四、制定明确的工伤保险待遇

实行工伤保险制度的最基本目的,就在于使工伤职工能够及时得到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在条例中,这一点集中体现在确定了工伤和劳动能力鉴定之…的工伤保险待遇的规定上。在工伤保险待遇上,《条例》规定得非常具体,它体现的是,职工受到工伤,就要给予强制性的保险待遇,使工伤职工伤有所养、死有所赔、遗有所慰,使工伤职工及其亲属及时得到妥善的救治和救济。对于职工受到一般的工伤伤害,规定享受工伤医疗待遇,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治疗费用,享受医疗费、康复治疗费、辅助工具费用、停工留薪、护理费等费用的核销;对于工伤致残者,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分为不同伤残等级,分别享受不同的伤残津贴和待遇;对于职工因工死亡,享受丧葬补助费、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等待遇;职工因工外出期间发生事故或者在抢险救灾中下落不明的,从事故发生当月起3个月内照发工资,从第4个月起停发工资,由工伤保险基金向其供养亲属按月支付供养亲属抚恤金。生活有困难的,可以预支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50%。即使是对于用人单位分立、合并、转让、承包经营、破产以及职工被借调等情形下的工伤待遇问题,《条例》也都做了明确规定。值得注意的是,《条例》直接规定工伤职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方法,使工伤后的救治和救济更为具体和明确,具有更可行的操作性,是有重要意义的。

五、专门规定违反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法律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23日 01:0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举证责任相关文章
  • 工地事故中工友受伤如何处理
    上班期间误伤工友一般不需要赔偿,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属于工伤,劳动者可以申请工伤认定,由工伤保险赔偿。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上海工地工伤如何赔偿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五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
    2023-08-16
    166人看过
  • 工伤事故中的护理费是如何规定的
    护理费是指因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生活无法自理,需要他人陪护而支出的费用。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依据工伤职工支付护理费待遇的主体和标准,分为两类:一、停工留薪期内需要护理的,由用人单位派人护理。用人单位未派人护理时,护理费的计算标准可以计算,主要由两种方法:第一、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1)、住院期间有专门护工护理的,按护理费单据载明的金额确定;(2)、安排有固定收入来源的亲属护理的,按其亲属收入证明载明的金额确定,但不得超过当地上一年度职工社会平均工资;(3)、安排无固定收入来源的亲属护理的,可按当地一般护工市场价格水平确定。第二、参照上年度用人单位职工平均工资一个人的标准支付。二、工伤职工已经评定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享受生活护理费。根据进食、翻身、(大、小便)、(穿衣、洗漱)、自主行动这五项确定护
    2023-05-09
    170人看过
  • 工伤事故中生活护理费是怎么赔的
    工伤事故生活护理费赔偿如下:(1)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护理费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2)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护理费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0%;(3)生活部分不能自理,护理费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工作中发生工伤事故的如何处理?职工在工作中发生工伤事故,首先由用人单位送职工去接受治疗;用人单位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申请工伤认定,未申请的由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申请;劳动者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携带工伤认定决定书、劳动能力鉴定结果等资料向社保经办机构申请工伤赔偿。《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四条工伤职工已经评定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生活护理费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个不同等级支付,其标准分别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
    2023-08-01
    229人看过
  • 女工保护的内容(1)保护女职工的劳动权利
    根据《劳动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女工享有劳动权利,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妇女在政治经济、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因此,在保护女工劳动权利方面,一是,凡女职工可以从事的岗位,任何单位不得借女职工的生理特点拒绝录用女职工。二是,认真落实《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适当安排女职工的工作,并进行就业前的体检和定期体检,凡不适宜女职工从事的作业,决不能安排女职工,已安排的要调换适宜的工作。同时加强女职工的"五期"保护和"保健"工作。三是改善劳动条件,加强预防措施,彻底消除职业危害或大大降低其危害程度。为妇女参加生产劳动创造条件。
    2023-06-10
    198人看过
  • 申报工伤是职工的权利
    发生了工伤应该怎么办?其实稍微懂一点劳动法的人是不难作出判断的。但就是有那么一些单位,连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都弄不明白,也可能就是故意所为,于是造成职工的无谓上访。有一位女工,上下班均乘坐单位班车。一天下班回去时,她最后一个下车,由于车子没停稳,下车时她摔伤了。出事后,她便向单位要求进行工伤认定,可单位领导说,别费那个事了,给你工伤待遇不就行了?谁料,后来单位内部发生了些变化。当她再想认定工伤时,单位领导竟说:当时你是参照工伤待遇执行的,不能认定为工伤,所以单位也不能帮你申报。一家企业的职工也想报工伤,企业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不同意。他只得自己去向有关部门申报,可单位又不给他的申请表盖章。直到他向有关部门举报,单位才迫不得已同意盖章。另有个职工,工作中受了伤,单位也不同意申请工伤认定,理由是,职工受的只是皮肉伤,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不需要认定。还有位职工,为了自己的工伤认定问题走访了七八年。他
    2023-06-10
    490人看过
  • 工伤事故如何处理,工伤事故处理需注意的问题
    根据我国法律对处理工伤的程序性规定,按时间顺序主要有以下五方面的问题:一、是否知道受伤或死亡职工单位的名称?在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的情形下,用人单位是工伤保险待遇的承担者;在参加工伤保险的情形下,一般情况也应承担部分的工伤保险待遇。不知道用人单位的确切名称,就无法确定追索的对象。因为实践中不乏存在不知道自己单位名称的职工,尤其是工程层层分包后,包工头自己雇佣的农民工,很难知道自己的用人单位名称是谁。二、是否有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或工作证、上岗证等劳动关系证明?劳动合同及其他劳动关系证明,是申请工伤认定必备材料。没有这些材料,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就无法对工伤予以确定。三、向用人单位或工伤保险经办机构了解单位是否参加工伤保险?是否参加工伤保险,直接影响工伤保险待遇的责任承担,且处理的程序也会有所不同。四、单位是否已申请工伤认定?不管是否参加工伤保险,工伤认定都是处理工伤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工伤认定首先是
    2023-06-02
    425人看过
  • 职工在工伤保险上的权利有哪些
    工伤保险又称职业伤害保险,是指国家和社会为在生产、工作或在规定的某些特殊情况下遭受意外伤害、职业病伤害的劳动者提供医疗服务、生活保障、经济补偿、医疗和职业康复,为因这两种情况造成死亡的劳动者的供养亲属提供遗属抚恤等物质帮助的社会保险制度。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工伤职工享有下列权利:(1)依法获得工伤保险待遇,包括治疗康复待遇、伤残待遇或者工亡待遇。(2)了解单位和本人的参保情况。将单位的参保情况进行公示,是用人单位的一项法定义务,其目的是为了保障职工的参保知情权。(3)申请工伤认定。工伤认定申请主体包括职工个人及其直系亲属、用人单位、单位工会等。(4)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的申请主体包括职工个人及其直系亲属、用人单位等,而职工个人是重要的申请主体。(5)检举控告,包括对用人单位、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劳动保障部门等违反法律法规行为检举控告。(6)解决劳动和社会保险争议。
    2023-05-01
    402人看过
  • 女职工劳动保护权利受侵害时的权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九号令《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当女职工劳动保护权利受侵害时,依据国务院规定有权向所在单位的主管部门或者当地劳动部门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诉之日起30日内作出处理决定;女职工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决定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一、劳动仲裁流程是什么1、劳动保障当事人提出仲裁的,应当从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2、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申诉之日起五日内作出受理或不受理的决定。受理的,应当由作出决定之日起五日内,将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并组成仲裁庭,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书面作出不予受理通知,说明不予受理的理由。被申请人应当自收到申请书副本之日起十日内提交答辩书及相关证据。被诉人没有按时提交或不提交答辩书的,不影响案件审理。3、仲裁庭应当于开庭五日前,将开庭时间、地点的书面通知送达当事人。当事人收到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拒不到
    2023-06-21
    391人看过
  • 工伤事故中职工的停工留薪期如何确认
    由于《工伤保险条例》对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的确认并没有具体规定,只是规定了工伤职工在伤情严重或情况特殊时,由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对停工留薪期是否延长及延长的期限作出认定,故各地对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的具体确认程序差别很大。具体而言,主要有三种确认类型:(1)、由用人单位统筹地区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定,也就是说,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的有无和期限的长短必须经过用人单位所在的统筹地区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确认才能确定;(2)、由用人单位确定,也即工伤职工将工伤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断证明或是休假证明提供给用人单位,用人单位依照当地的停工留薪期目录即可确认该工伤职工的停工留薪期,不需要经过用人单位所在统筹地区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3)、由工伤职工、用人单位、经办机构依当地的停工留薪期分类目录确认,任何一方主体对此有异议的,均可向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鉴定,也就是说,如果工伤职工、用人单位和经办机构
    2023-06-14
    79人看过
  • 生活护理费在工伤事故中的赔偿规定
    工伤事故生活护理费是需要根据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确认来赔偿的。职工在被评定为残疾后,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需要确认职工是否需要生活护理,确认是需要生活护理的,需要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的,生活护理费是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这3个不同的等级来支付的,其标准分别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或者30%。。单位出工伤事故,员工应该如何赔偿在单位出了工伤事故的,先进行工伤认定,认定为工伤的,享受工伤医疗待遇。领取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五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职工被评定为一到
    2023-07-01
    390人看过
  •  职工保险中的工伤赔偿
    工伤职工在治疗工伤期间需要进行伤情鉴定,治疗后伤情相对稳定但仍然存在残疾或影响了劳动能力,或者停工留薪期满,应尽快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工伤职工需要等伤情稳定后可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鉴定工伤等级。职工在发生工伤后,需要进行伤情鉴定。如果经过治疗后伤情相对稳定,但仍然存在残疾或影响了劳动能力,或者停工留薪期满(包括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延长期限),工伤职工或其用人单位应尽快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工伤职工需要等伤情稳定后可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鉴定工伤等级。 治 疗 工 伤 后 , 如 何 进 行 劳 动 能 力 鉴 定 申 请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所在单位或者经办机构认为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紧急的,可以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
    2023-09-02
    223人看过
  •  职工福利:工伤纠纷处理指南
    解决劳动工伤纠纷可采取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四种方式。当事人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方式,如协商不成,可向相关组织申请调解或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时,可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劳动工伤纠纷的方法有以下几种:首先,当事人可以自行协商处理;其次,也可以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和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申请调解;如果调解不成,还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于仲裁裁决不服的情况,当事人可以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纠纷解决途径劳动纠纷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因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劳动条件、职业安全卫生等方面产生的争议。解决劳动纠纷的途径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协商解决劳动纠纷是解决劳动纠纷的首选方式。双方当事人可以坦诚地沟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协商不成,可以考虑通过第三方调解。如果协商和调解都不奏效,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仲裁裁
    2023-11-20
    280人看过
  • 单位给了职工买保险的钱,而职工没买,出了工伤事故该如何处理?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替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而不是折算钱支付给劳动者。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的,则用人单位应当承担全部工伤赔偿责任。发生工伤首先应当申请工伤认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用人单位应在三十日内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用人单位未申请的,工伤职工应自事故发生之日起一年内申请。申请时需提供:工伤认定申请表,存在劳动关系证明,医疗诊断证明等材料。其次应申请劳动能力鉴定:伤情稳定后,可向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申请时需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等。在完成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程序后,可确定具体的赔偿标准。此时,工伤职工可与用人单位协商工伤赔偿事宜;若协商不成,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2023-03-17
    105人看过
  • 应对职工伤亡事故的实用指南
    1、立即向当地工伤保险管理机构填报工伤死亡报告,提请工伤认定。发生死亡事故,劳动监察、安全管理、公安监察会介入调查,确定责任,待工伤认定后进行后续事务流程。2、用人单位必须是为员工购买了工伤保险的,劳动部门才会受理工伤认定,符合条件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费用。如果没有购买工伤保险,所有费用由用工单位承担。3、用人单位如果没有为员工购买工伤保险,用人单位可以同死亡者家属进行协商,可以参照人身损害赔偿的规定进行处理。一般情况下人身损害赔偿高于工伤死亡一次性补助。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5号)现发布《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自1991年5月1日起施行。总理李鹏(盖印)1991年3月1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及时报告、统计、调查和处理职工伤亡事故,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伤亡事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企业。第三条本规定
    2023-07-07
    404人看过
换一批
#刑事证据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在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是公诉案件的公诉机关(检察院)和自诉案件的自诉人(被害人)依法应当承担的证明责任。 公诉案件的检察院负责举证,公安机关有侦查权,公安机关收集的证据可以作为检察院举证的材料,但公安机关没有向法庭举证的资格。... 更多>

    #举证责任
    相关咨询
    • 吉林省工伤职工护理工作的权利和义务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3-11
      用人单位派遣劳动者护理遭受工伤事故伤害工友符合法律规定。职工遭受工伤事故伤害,生活不能自理,用人单位派遣劳动者护理遭受事故伤害的工伤职工,是依法履行义务。虽然,护理工伤职工并非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岗位,但是,无疑属于临时性的工作,并非是对工伤职工工作岗位的调整,用人单位具有临时安排权,而这种安排权不具有侮辱性,不降低职工工资报酬,符合法律的规定。
    • 浙江省工伤保险条例中对职工因交通事故伤害被认定为工伤的如何处理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1-21
      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工伤保险工作的通知》(浙政发〔2009〕50号)规定:为进一步保障职工工伤保险权益,完善有关工伤保险政策,对《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执行〈工伤保险条例〉有关事项的通知》(浙政发〔2003〕52号)中关于“职工因交通事故或其他事故伤害被认定或视同为工伤的,其待遇按总额补差的办法支付”的规定调整为:“在遭遇交通事故或其他事故伤害的情形下,职工因劳动关系以外的第三人侵权
    • 女职工有哪些权利的保护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1-12-30
      女职工的劳动权益有以下保护:孕妇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计入劳动时间;孕妇7个月以上,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安排夜班;女职工生育或流产的医疗费用,按照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支付;其他。
    • 职工的工伤保险权利有哪些?
      河南在线咨询 2023-06-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
    • 保护女职工的劳动权利和权利有哪些
      河南在线咨询 2023-06-03
      宪法第48条规定妇女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社会上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各单位在录用职工时,除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在对劳动者和工作人员进行晋职、晋级、评定专业技术职务等方面,应当坚持男女平等原则,不得歧视妇女。 怀孕的女职工在劳动时间进行产前检查,应当算作劳动时间,按出勤对待,不能按病假、事假、旷工处理。因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