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延收益主要核算企业根据政府补助准则确认的应在以后期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
1.政府补助的概念
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政府包括各级政府及其所属机构,国际类似组织也在此范围之内。
2.政府补助的条件
(1)政府补助是无偿的、有条件的。政府向企业提供补助具有无偿性的特点。政府并不因此而享有企业的所有权,企业未来也不需要以提供服务、转让资产等方式偿还。政府补助通常附有一定的条件,主要包括:
①政策条件。企业只有符合政府补助政策的规定,才有资格申请政府补助。符合政策规定不一定都能够取得政府补助;不符合政策规定、不具备申请政府补助资格的,不能取得政府补助。
②使用条件。企业已获批准取得政府补助的,应当按照政府规定的用途使用。
(2)政府资本性投入不属于政府补助。政府以投资者身份向企业投入资本,享有企业相应的所有权,企业有义务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政府与企业之间是投资者与被投资者的关系。政府拨入的投资补助等专项拨款中,国家相关文件规定作为资本公积处理的,也属于资本性投入的性质。政府的资本性投入无论采用何种形式,均不属于政府补助。
3.政府补助的形式
政府补助表现为政府向企业转移资产,通常为货币性资产,也可能为非货币性资产。政府补助主要有以下形式:
(1)财政拨款。财政拨款是政府无偿拨付给企业的资金,通常在拨款时明确规定了资金用途。
比如,财政部门拨付给企业用于购建固定资产或进行技术改造的专项资金,鼓励企业安置职工就业而给予的奖励款项,拨付企业的粮食定额补贴,拨付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的研发经费等,均属于财政拨款。
(2)财政贴息。财政贴息是政府为支持特定领域或区域发展,根据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目标,对承贷企业的银行贷款利息给予的补贴。财政贴息主要有两种方式:
财政将贴息资金直接拨付给受益企业;
财政将贴息资金拨付给贷款银行,由贷款银行以政策性优惠利率向企业提供贷款,受益企业按照实际发生的利率计算和确认利息费用。
(3)税收返还。税收返还是政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先征后返(退)、即征即退等办法向企业返还的税款,属于以税收优惠形式给予的一种政府补助。增值税出口退税不属于政府补助。
除税收返还外,税收优惠还包括直接减征、免征、增加计税抵扣额、抵免部分税额等形式。这类税收优惠并未直接向企业无偿提供资产,不作为本准则规范的政府补助。
(4)无偿划拨非货币性资产。比如,行政划拨土地使用权、天然起源的天然林等。
4.递延收益的核算
递延收益科目主要核算:
(1)企业根据政府补助准则确认的应在以后期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
(2)企业根据政府补助准则确认的应在以后期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企业在当期损益中确认的政府补助,在营业外收入科目核算,不在本科目核算。
(3)本科目应当按照政府补助的种类进行明细核算。
(4)本科目的主要账务处理。
①企业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按应收或收到的金额,借记其他应收款、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在相关的资产的使用寿命内分配递延收益时,借记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②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按应收或收到的金额,借记其他应收款、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在以后期间确认相关费用时,按应予以补偿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用于补偿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借记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③返还政府补助时,按应返还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营业外收入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其他应付款等科目。
④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应在以后期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
「例」某公司接受一项政府补助200万元,要求用于改善当地群众饮用水问题,企业购建了专门设施于上年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该设备的入账价值为25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预计净残值为0.该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在上年接受补助和设施完工时:
借:银行存款2000000
贷:递延收益2000000
借:固定资产2500000
贷:在建工程2500000
在本年结转收益和计提折旧时:
借:递延收益400000
贷:营业外收入400000
借:管理费用500000
贷:累计折旧500000
「例」某公司因产品特点其零售价受到政府限制,在本期末给予200万元的政府补助,其中120万元用于企业本期补贴亏损,80万元用于下一年度补贴。企业已将款项存入银行,该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2000000
贷:递延收益2000000
用于补偿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时:
借:递延收益1200000
贷:营业外收入1200000
在以后期间确认相关费用:
借:递延收益800000
贷:营业外收入800000
-
新会计准则下如何处理递延费用
233人看过
-
新旧会计准则对递延收益的不同界定
145人看过
-
包含递延收益的会计处理
86人看过
-
新准则下主营业务收入的账务处理
293人看过
-
新准则下未确认融资费用实务处理
99人看过
-
新准则下本年利润的实务如何处理
339人看过
-
递延收益是什么?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是什么山西在线咨询 2022-10-31也就是售后租回符合一定条件的,不确认出售资产损益,而将售价和账面价值(经营租赁是将售价和公允价值的差额)差额予以递延,按照一定的方法分摊到租赁期内,确定为租赁费用或冲减租赁费用。这是因为这种情况下,出售资产的价格与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其实是对租赁费用的补偿(可能是对承租人,也可能是出租人),所以予以递延。
-
递延收益问题是什么甘肃在线咨询 2022-03-30关于递延收益问题。递延收益是指尚待确认的收入或收益,也可以说是暂时未确认的收益,它是权责发生制在收益确认上的运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的第二章《确认和计量》中: 第七条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入当期损益。但是,按照名义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第八条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分别下列情况处理: (一)用于补偿企业以后
-
递延收益率为什么是负债重庆在线咨询 2021-12-01递延收益是指待确认的收益或收益,也可以说是暂时未确认的收益,是权责发生制在收益确认中的应用。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递延收入在中国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中的应用范围非常有限,主要体现在租赁准则和收入准则的相关内容上。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贴应当减少相关资产的账面价值或者确认为递延收益。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贴是指企业获得的政府补贴,用于购买、建造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
-
新准则下企业改制会计处理海南在线咨询 2022-08-091.愿进入改制后企业的职工,其职工安置费可以以现金一次性支付;一次性支付有困难的,也可支付不低于20%的首期职工安置费,同时与职工本人签订剩余安置费的分期支付协议,支付期限最长可在5年左右,未付部分作为企业对职工的负债。与此同时,职工与原企业的劳动关系自动解除。改制后的企业应与职工根据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并不受原劳动合同期限的限制。改制后企业与职工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时,应一
-
新债务重组准则的帐务如何处理?贵州在线咨询 2023-06-12债务重组是债务双方为最大限度地降低经济损失而选择的较为经济――或说是最佳――的解决债务纠纷的一种方法。为规范债务重组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财政部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1998年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并于2001年进行了修订(下称旧准则);2006年财政部在制定的新的准则体系中,对该准则再次进行了修订,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下称新准则)。新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