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世界人权运动的蓬勃发展,当今世界绝大数国家的死刑政策都朝着废除死刑和严格限制死刑的方向努力的。即使在保留死刑的国家里,也越来越倾向于对死刑持严格限制的态度,主要表现为在立法上减少适用死刑的条款,在司法上严格控制死刑的数量。
一、调整我国现阶段的死刑政策。
死刑政策是国家为死刑法治(包括立法和司法)所制定的指导方针和行动准则,切实确立起严格限制死刑的政策,以便为最终废除死刑创造条件。
近年来我国的死刑政策被重新规范和表述为保留死刑,严格控制和慎重适用死刑。可考虑对我国现阶段的死刑政策作更加积极的合理调整,将其修改调整为现阶段暂时保留死刑,但严格控制和慎重适用死刑,并且逐步减少死刑和最终废止死刑。若能在死刑政策中规定只是现阶段暂时保留死刑,明确要逐步减少死刑,尤其是要最终废止死刑,必将有助于进一步明确中国死刑制度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有力地推动当下的中国死刑改革,并使中国的死刑法治发展前景与国际社会的死刑改革大趋势相一致。
二、在立法上削减死刑
以限制、减少死刑乃至最终废止死刑的死刑政策思想为指导,死刑立法改革应担当起根本性的职责。具体而言,我国死刑立法的削减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推进:
(一)削减死刑罪名。
尽管《刑法修正案(八)》已经取消了13种非暴力犯罪的死刑,但我国刑法典中目前仍有55种死刑罪名,这在当今世界上保留死刑的国家中仍居于前列,尤其是其中属于非暴力犯罪的死刑罪名还多达30余种。鉴此,《决定》提出要逐步减少适用死刑罪名。
我国未来的死刑立法改革,首要的举措就是要逐步成规模地减少死刑罪名,尤其是要把削减非暴力犯罪死刑作为重点,争取通过两三次成规模、成批量的削减,全部或基本废止所有非暴力犯罪的死刑。当然,对非暴力犯罪死刑的削减,也要区分犯罪的性质和轻重缓急并权衡利弊影响,分期分批地进行。
当务之急,就是要削减与《刑法修正案(八)》所取消死刑的13种犯罪相近似罪种的死刑,如运输毒品罪、集资诈骗罪、组织卖淫罪、走私假币罪、伪造货币罪等的死刑。
(二)扩大限制适用死刑的对象范围。
1、要将《刑法修正案(八)》所设立的审判时已满75周岁老年人原则上不适用死刑的制度,进一步修正为审判时已满70周岁的老年人一律不适用死刑的更加人道的制度;
2、应贯彻联合国相关文件的要求并参照其他一些国家的立法经验,将新生儿母亲、弱智人、精神障碍人等特殊群体纳入不得适用死刑的范围。
3、要在立法上提高死刑大户罪名适用死刑的规格。对我国目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尚难以废止死刑的罪种,尤其是死刑大户罪名,如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抢劫罪和严重毒品犯罪,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要从立法上明确提高其适用死刑的规格和标准,从而有效地减少死刑适用的数量。如对走私、贩卖、制造毒品罪,若能在立法上显著提高可以适用死刑的毒品数量标准,则就可以大大减少适用死刑的人数。
总之,死刑的立法削减是死刑改革的基础,必须高度重视,不断推进。
三、在司法上严格控制死刑的适用
司法控制对死刑改革至关重要,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是由立法改革和司法控制的特点所决定的,死刑的立法改革是一项复杂而又程序繁多的重大工程,需很慎重且时间较长,而死刑的司法控制不但便捷且又可持续进行;另一方面,是由于现阶段较长时期内不可能在立法上废止那些适用死刑数量较多的严重犯罪的死刑,而司法控制则可以显著地减少这类犯罪适用死刑的数量。因此,在国家立法机关对死刑制度进行立法削减之前和之后,我国相关司法机关均可以通过司法控制的途径切实限制、减少死刑的适用。具体而言,进一步改进和强化死刑的司法控制,需要注意以下五点:
(一)要树立对死刑适用要从严掌握。
司法实务中处理死刑案件时,要注意贯彻宽严相济的基本刑事政策暨严格控制和慎重适用死刑的死刑政策的精神,对涉及死刑适用的严重犯罪案件和被告人,注意严中有宽,以宽济严,最大限度地严格控制和特别慎重地适用死刑,尤其是死刑立即执行。要纠正司法实务中有一定普遍性的对死刑政策掌握或宽或严都不算错的认识偏差,明确我国死刑政策就是严格控制死刑的政策,进而树立对死刑适用只能从严掌握而不能从宽要求的理念,确立死刑的司法控制可以大有作为而不是难有作为的司法观念。
(二)加强死缓制度的适用。
我国刑法所独创的死缓制度,既能严厉惩治犯罪,又能实际上少杀人,具有替代死刑立即执行的积极功效。在最高人们法院收回死刑核准权之后,近年来我国死缓的适用数量超过了死刑立即执行的适用数量。在死刑的司法控制中,要通过司法解释、指导性案例、业务督导等途径,更加重视依法加强死缓的适用,以死缓尽可能多地替代死刑立即执行的适用。
(三)死刑只能作为最后的法定刑被选择。
我国现行刑法中配置有死刑的55种罪名,其中除少数几种严重罪行配置的仅为死刑外,其他大多种重罪的法定刑除死刑外同时都还配置有无期徒刑和长期徒刑,司法实务中在对这些罪行裁量刑罚时,要从严格控制死刑出发,尽量首先选择适用长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而把死刑(包括死缓)作为最后选择的刑种。
(四)充分注意从宽情节适用,控制死刑。
首先,要充分重视法定从宽情节(预备犯、未遂犯、中止犯、限制责任能力、从犯、胁从犯、防卫过当、自首、立功、坦白等)对死刑适用的影响,在具有法定从宽情节时依法不适用死刑或者不适用死刑立即执行;其次,也要注意酌定从宽情节(尤其是犯罪动机、被害人过错、犯罪后主动弥补或减少犯罪危害后果、因真诚悔罪和主动赔偿而得到被害方谅解等)对死刑适用的影响,在具有酌定从宽情节时亦依法依理尽量不适用死刑或者不适用死刑立即执行。
(五)要特别重视程序法对死刑司法控制的重要价值。
死刑案件要遵循完备的正当程序,充分保障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尤其是保障被告人及其辩护人的辩解、辩护权利;死刑案件要实行最严格的证据规则,排除一切合理怀疑;死刑案件要允许乃至鼓励实行和解制度,在加害人与被害方达成和解协议的情况下应不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乃至不适用死缓等。
我国是一个仍然大量适用死刑的国家,废除死刑难以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废除死刑,任重而道远。
-
死刑制度为何难以废除?
242人看过
-
为什么要废除死刑
322人看过
-
如何为离婚诉讼作好准备
146人看过
-
废除死刑竟然是因为成本太高!
256人看过
-
浅议死刑的废除
243人看过
-
如果对经济犯罪废除死刑
281人看过
死刑也称为极刑、处决、生命刑。指行刑者基于法律所赋予的权力,结束一个犯人的生命,执行死刑的方式采用枪决和注射等方法执行。 采用枪决方法执行死刑,人民法院有条件执行的,应交付司法警察执行;没有条件执行的;可交付武装警察执行。采用注射方法执行死... 更多>
-
外国宪法为什么废除死刑广西在线咨询 2022-08-18全世界200多个国家中,尚保留死刑的国家约为40个,其中约有近10个国家在近二十年来没有真正执行过死刑(实际上已废除),在其余约30个国家中,约一半国家对非暴力犯罪不判死刑(即死刑只针对强奸杀人等恶性暴力犯罪),从人类文明的角度来说,死刑是统治者为维持统治而采取的极端“合法暴力”,以剥夺犯罪生命为目的的最高处罚形式,是人权社会所禁止的,世界人权组织在尊重各国主权的前提下,积极呼吁在全世界取消死刑。
-
-
是否应废除死刑青海在线咨询 2022-08-26不应该,中国的死刑已经特别宽松了。不满十八岁,不判死刑。2012年,湘西男孩付立和刘启智抢劫杀人,欠下7条命债,流窜数省,抢得赃款3900元,死者包括一个怀胎5个月的孕妇、一个两岁的女孩。作案时,付立因未满18岁,逃脱了死刑。七十五岁以上,没有特别凶残手段的话,不判死刑。2011年,73岁的尹宝书因粪堆堆放及栅栏占道问题与邻居夫妇产生纠纷,尹宝书连杀两人,死者一个62岁,一个65岁,一审判处死刑,
-
废除死刑国家的犯罪率以及废除死刑的国家河南在线咨询 2022-07-13世界一半以上的国家在法律或者实际上废除了死刑。88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废除了死刑;11个国家废除了死刑,除了战争罪等特殊罪行保留死刑而外;29个国家已经有10年以上没有执行死刑,共计128个国家法律上或者实际上废除了死刑。另有69个国家和地区保留适用死刑,但是许多国家每年执行死刑数量越来越少。
-
刑法修正案十一废除死刑的罪名有哪些,又是哪些死刑罪名改为废除的澳门在线咨询 2022-03-03死刑,也称为极刑、处决,世界上最古老的刑罚之一,指行刑者基于法律所赋予的权力,结束一个犯人的生命。刑法修正案(八)颁布后,死刑罪名由68个减至55个,取消的13个死刑罪名:走私文物罪、走私贵重金属罪、走私珍贵动物、珍贵动物制品罪、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票据诈骗罪、金融凭证诈骗罪、信用证诈骗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伪造、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盗窃罪、传授犯罪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