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肇事逃逸谅解了也必须拘留吗?
肇事逃逸谅解了并不是必须拘留,具体理由如下: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一)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
(二)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
(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四)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五十的;
(五)强迫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构成犯罪的;
(六)违反交通管制的规定强行通行,不听劝阻的;
(七)故意损毁、移动、涂改交通设施,造成危害后果,尚不构成犯罪的;
(八)非法拦截、扣留机动车辆,不听劝阻,造成交通严重阻塞或者较大财产损失的。
行为人有前款第二项、第四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有第一项、第三项、第五项至第八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二、肇事逃逸者被谅解了还会被判刑吗?
1、肇事逃逸者被谅解了还有可能会被判刑
(1)如果构成交通肇事罪,将受到刑事处罚。而刑事案件是由检察院向人民法院提起的公诉案件,根据法律的相关规定:民事案件的原告是可以在法院判决之前提出撤诉,而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因为触犯《刑法》涉嫌犯罪,是需要被刑事处罚的,因而不能撤诉,只能等待法院按程序审理和判决。犯罪嫌疑人在案发以后,积极赔偿受害人的损失,取得受害人家属谅解,是法院在量刑时,减轻处罚的因素之一,但不是免除罪责的理由。所以,刑事犯罪是不能够撤诉的,但在量刑时会考虑从轻处罚的因由。
(2)没有构成交通肇事罪,并且已经达成了赔偿协议,造成的损害也不是很严重,所以这个不会受到法律的追究。
2、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1)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2)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3)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4)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5)严重超载驾驶的;
(6)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肇事逃逸者有可能会受到拘留、罚款等的处罚,且即使逃逸的驾驶员,已经得到了对方的谅解,依旧有可能会被拘留、罚款。至于具体拘留多长时间、罚款多少钱,则需要处理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公安机关,结合实际的逃逸案情确定。
-
肇事逃逸几天开始拘留,肇事逃逸一定会拘留吗?
85人看过
-
肇事逃逸取得谅解书
212人看过
-
肇事逃逸谅解怎么处理,交通肇事逃逸谅解书怎么写?
76人看过
-
肇事逃逸必须扣12分吗
105人看过
-
轻微肇事逃逸会拘留吗,轻微肇事逃逸被拘留的情况
187人看过
-
交通肇事逃逸必须拘留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283人看过
刑事犯罪是指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劳动群众集体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 更多>
-
刑事拘留必须有谅解书吗上海在线咨询 2021-12-05是的,刑事拘留后有谅解书,也会被判刑,除非案件被撤销,否则不会被判刑。《刑事诉讼法》对和解有规定,可以从宽处理。《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七条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改,通过赔偿损失、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可以和解:(一)因民事纠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以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二)除渎职犯罪外,可以判处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过失犯罪案件。
-
肇事逃逸对方有谅解书是不是不用拘留了香港在线咨询 2023-01-25肇事逃逸对方有谅解书还要拘留。 肇事逃逸已构成犯罪,还是需要拘留,谅解书在审判方面会有用。肇事逃逸即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符合法定构成要件的交通肇事逃逸行为触犯的是交通肇事罪。刑事谅解书,一般指刑事案件的受害人与嫌疑人或其家属之间,就刑事案件的结果达成和解,而由被害人一方所出具的法律性质的书面文件。谅解书一般在提起公诉至法庭质证环节完成,其在刑法上有
-
肇事逃逸没有谅解书怎么判(肇事逃逸刑事谅解书)天津在线咨询 2023-08-31取得受害人谅解只是可以酌定从轻或减轻肇事者的处罚,并不能免除对其处罚。 《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
-
出了车祸肇事逃逸有谅解书吗西藏在线咨询 2022-07-30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一百三十三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之规定,因逃逸致一人死亡的,可以在七年至十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取得被害人家属谅解的人民法院可以对其从宽处罚,从宽幅度为可以减少基准刑的50%以下。另外,肇事者的认罪、悔罪态度以及是否为初犯,有没有自首情节,对其量刑也有一定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