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缺乏被告身份信息的情况下,法院通常不会立案。起诉状需要写明原告和被告的详细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等。如果原告以被告住所地为管辖依据向法院提起诉讼,则要求原告须提供被告户籍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在辖区的证明材料。
如果缺乏被告人的身份信息,法院通常不会立案。因为立案了也无法送达传票和立案文本,这样也就无法审理。也就是说不知道被告身份信息的是不宜起诉。
相关法律规定,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1、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2、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3、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4、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如果原告以被告住所地为管辖依据向法院提起诉讼,则要求原告须提供被告户籍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在辖区的证明材料。毕竟,涉及到管辖,应该有证明材料,这也是我国相关对住所地明确的规定。
缺乏被告人身份信息,法院会立案吗?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院在接收起诉书或自诉状时,需要对被告人身份信息进行审查。如果法院在审查过程中发现缺乏必要的身份信息,有权要求控诉人补充提供。如果控诉人无法提供,法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立案。在实践中,法院通常会要求控诉人提供被告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等基本信息,以便进行有效的法律程序。因此,如果缺乏必要的身份信息,法院可能会要求控诉人补充提供,以确保案件的顺利进行。
如果缺少被告人的身份信息,法院通常不会立案。因为如果无法送达传票和立案文本,案件也无法审理。换句话说,不知道被告身份信息的是不宜起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起诉状应包含以下内容: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和联系方式、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以及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如果原告以被告住所地为管辖依据向法院提起诉讼,则要求原告提供被告户籍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在辖区的证明材料。法院在接收起诉书或自诉状时,需要对被告人身份信息进行审查。如果发现缺乏必要的身份信息,有权要求控诉人补充提供。如果控诉人无法提供,法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立案。在实践中,法院通常要求控诉人提供被告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等基本信息,以便进行有效的法律程序。因此,如果缺乏必要的身份信息,法院可能会要求控诉人补充提供,以确保案件的顺利进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一条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八条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应当按照规定交纳案件受理费。财产案件除交纳案件受理费外,并按照规定交纳其他诉讼费用。
-
"外公的案底如何?政审是否能够顺利进行?"
374人看过
-
确保案件顺利进行:取保候审保证人的责任
214人看过
-
批捕逃犯后,如何确保执行的顺利进行?
143人看过
-
被告不到庭离婚案件如何进行?
263人看过
-
律师如何确保取保候审申请的顺利进行?
268人看过
-
民事诉讼中被告地址不明确怎么办才能顺利进行?
180人看过
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调整的对象是公、检、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揭露、证实、惩罚犯罪的活动。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刑事诉讼的任务、基本原则与制度,公、检、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和相... 更多>
-
如何确认行政复议案件的中被告和失信被告台湾在线咨询 2023-05-13(1)复议机关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以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被告; (2)复议机关改变了原具体行政行为,复议机关就是被告。这里所说的改变,包括法律依据、事实根据和处理决定方面的任何实质性变更; (3)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间内不作复议决定,当事人对原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被告; (4)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间内不作复议决定,当事人对复议机关不作为不服提起诉讼的
-
聚众斗殴案件中被告作为被告的顺序如何确定安徽在线咨询 2022-03-10被告一般按照在共同犯罪的作用大小排序,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中,可以根据事实证据作出相应的调整。聚众斗殴罪,是指为了报复他人、争霸一方或者其他不正当目的,纠集众人成帮结伙地互相进行殴斗,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条聚众斗殴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一)多次聚众斗殴的;(二
-
如何查询已判定执行不动的案件的详细信息?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4-11-22若您需要了解涉及法院的执行案件的执行进展情况,您可以采取以下途径:首先,您可以拨打当地电话区号+12368的执行案件查询热线咨询;其次,您还可以联系案件所属地的法院执行部门,了解相关执行状况;最后,如果您能访问案件所属地法院官方网站,您也可以使用相应的查询功能,但需确保您具备案件编号以及由法院提供的专用密码,该密码通常包含在受理通知书中。 《北京市法院执行案件办理流程与执行公开指南》第八十六条
-
如何进行行政诉讼,查看被告人个人信息天津在线咨询 2021-11-15可以看到《行政诉讼法》第二十六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行政机关为被告。复议案件后,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为共同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为被告。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限内未作出复议决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起诉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被告;复议机关起诉不作为的,复议机关为被告。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同一
-
人民法院行政诉讼被告的确定如何进行?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1-05《行政诉讼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1、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2、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限内未作出复议决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起诉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起诉复议机关不作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