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打捞,又称海上打捞,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的规定,无论是否发生在任何水域,在海上遭受外力的全部或部分船舶、货物、客货运输的打捞行为,关于海上救助的规定如下:
1。救助合同自救助方与被救助方就海上救助达成协议时成立。遇险船舶的船长有权代表船东订立救助合同。遇险船舶的船长或者所有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方提起诉讼或者双方同意仲裁的,有权代表船上财产所有人订立救助合同:,受理争议的法院或仲裁机构可以作出判决或裁决,变更救助合同:
(1)合同是在不正当或危险情况的影响下订立的,合同条款明显不公平的
(2)本合同项下支付的救助费用明显高于或低于实际提供的救助服务
2。在救助作业期间,救助方对被救助方负有下列义务:
(1)谨慎救助
(2)谨慎防止或减少环境污染损害
(3)在合理必要时寻求其他救助方的协助
(4)被救助方合理要求其他救助方参加救助作业的,应当予以接受,但不合理的,不影响原救助方的救助报酬金额。在救助作业期间,被救助方对救助方负有下列义务:
(1)与救助方充分合作
(2)在被救助船舶或其他财产被送往安全地点时,应谨慎防止或减少环境污染损害
(3),及时接受救助方提出的合理移交请求
4。救助方对遇险船舶和其他财产的救助取得成果的,有权获得救助报酬;救助未取得效果的,除《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第一百八十二条或者其他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合同另有约定外,无权收取救助款。救助报酬的确定应当反映对救助作业的鼓励。救助报酬不得超过船舶和其他财产的救助价值。(船舶和其他财产的获救价值是指船舶和其他财产获救后的估计价值或实际销售收入,扣除相关税费、海关、检疫和检验费用以及卸货、储存、估价和销售费用后的价值)
如果您有其他相关问题,欢迎您咨询免费法律咨询,这可以帮助您回答您的疑问
-
青海出台国家司法救助制度实施办法
372人看过
-
临时救助制度
116人看过
-
完善司法救助制度刍议
279人看过
-
司法诉讼中的救助制度
382人看过
-
上海市社会救助办法
153人看过
-
上海法院司法救助规定
283人看过
仲裁机构是依法设立,独立于行政机关,以仲裁方式解决纠纷的机构。它由当事人自愿选择,依据仲裁协议进行仲裁,对纠纷进行公正、公平、合理的解决。 仲裁机构具有专业性、独立性和高效性,能够为当事人提供便捷、高效的纠纷解决途径。... 更多>
-
为什么要建立海难救助制度?山东在线咨询 2022-10-31法律都是现实的反映啊因为海商事业的发展,海难的产生变多,也产生了救助行为那么因救助行为引起的权利义务总要有法律来进行调整吧不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那怎么是个头。
-
社会救助制度涵盖哪些?香港在线咨询 2022-10-31《社会救助暂行办法》明确要求各地建立包括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和临时救助等八项制度在内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并辅之以社会力量的参与。该《办法》还对各项社会救助作出了一系列新规定,首次将“救急难”、“疾病应急救助”、“临时救助”等方针政策纳入了法制安排。
-
离婚法律上的救济制度是怎样的澳门在线咨询 2023-11-04离婚法律救济制度是法律为离婚过程中权利受到损害的一方提供的权利救济方式,或者是为弱势一方提供的法律救助手段。离婚救济方式包括经济帮助请求权、经济补偿请求权和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当事人不起诉离婚而单独提起损害赔偿请求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
社会救助主要实行什么制度宁夏在线咨询 2022-03-16鼓励依法设立的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按照其章程参与社会救助。鼓励单位和个人通过设立、主办、承办、协办、冠名帮扶项目,或者捐赠、创办服务机构、提供志愿服务等方式,参与社会救助。鼓励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开展公益性宣传,参与社会救助。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享受财政补贴、税收优惠、费用减免等政策。
-
什么是离婚法律救济制度浙江在线咨询 2022-10-06离婚救济制度是法律为离婚过程中权利受到损害的一方提供的权利救济方式,或者是为弱势一方提供的法律救助手段,为了加强对弱势群体的保护以及强化他们的法律责任,2001年我国婚姻法第一次进入人们的理念,首次植入救济这个名词。《婚姻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离婚时,如一方生活困难,另一方应从其住房等个人财产中给予适当帮助。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婚姻法解释一》第二十七条规定,婚姻法第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