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A故意伤害案——如何认定防卫过当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10 11:21:01 452 人看过

一、基本案情

被告人韩A,男,1981年3月26日出生,捕前系Y师范大学学生。因涉嫌犯故意伤害罪于2003年9月10日被逮捕。

山东省威海市人民检察院以被告人韩A犯故意伤害罪向威海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同时建议对其追究刑事责任时考虑其在犯罪后投案自首的情节。

被告人韩A对被指控的犯罪事实无异议。其辩护人提出:韩A的行为系防卫过当,且有自首情节,请求对其减轻处罚。

威海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公开审理查明:

2003年8月30日19时许,被害人王某见被告人韩A同丁某某在山东省乳山市M网吧上网,王某认为丁某某是自己的女友,即对韩A产生不满,纠集宋某、贾某等四人到网吧找韩A。王某先让其中二人进网吧叫韩A出来,因韩A不愿出来,王某又自己到网吧中拖扯韩A,二人发生争执,后被网吧老板拉开。王某等人到网吧外等候韩A,当韩、丁二人走出网吧时,王某即将韩拖到一旁,并朝韩踢了一脚。韩A挣脱后向南跑,王某在后追赶,宋某、贾某等人也随后追赶。韩A见王某追上,即持随身携带的匕首朝王挥舞,其中一刀刺中王某左颈部,致王某左侧颈动脉、静脉断裂,急性大失血性休克死亡。案发后,韩A于9月2日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在案件审理中,经双方协商,韩A的父母自愿代韩A向被害人王某的父母赔偿经济损失人民币3万元。

威海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韩A持刀伤人并致人死亡,其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公诉机关指控的罪名成立。韩A在犯罪后投案自首,依法可从轻处罚。被害人王某因嫉妒韩A与自己喜欢的女孩交往,即纠集多人找到韩A所在的网吧滋事,并殴打、追赶韩A,在本案中存有明显过错。韩A面对赤手空拳追赶其的王某等人,在尚未遭到再次殴打的情况下,手持匕首刺中王某,其行为系防卫不适时,已超出防卫的范畴,关于韩A的行为属防卫过当的辩护意见不当,不予支持。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第六十七条第一款之规定,判决如下:

被告人韩A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

一审宣判后,被告人韩A以其行为系正当防卫为由提出上诉。其辩护人提出,依照刑法第二十条第三款的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韩A的行为应认定为正当防卫。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经二审审理认为,原审认定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综观本案的全过程,应当认定被害人王某等人的不法侵害行为从围攻被告人韩A时已经开始,且已达到有必要进行防卫的程度;王某等人追赶韩A的行为,是不法侵害的持续而非中止,此时韩A所面临的不法侵害的威胁并未消除或减弱,即不法侵害行为正在进行。韩A在王某一方人多势众、执意追打,且自己又摆脱不能的情况下,为使本人的人身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对不法侵害人实施防卫行为是适时的、必要的。但韩A采取持刀捅刺不法侵害人的防卫手段、强度及致不法侵害人死亡的严重后果,与不法侵害人赤手空拳殴打行为的手段、强度及通常可能造成的一般后果相比较,两者存在过于悬殊的差距,该防卫行为已明显超过了有效制止不法侵害行为的必要限度。应当认定韩A的行为系防卫过当,且构成故意伤害罪。韩A所提正当防卫的上诉理由不予支持。刑法第二十条第三款是对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人实施防卫所作出的特殊规定,本案被害人所实施的撕扯、脚踢等行为,尚达不到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程度,只能认定系一般的不法侵害行为,不适用该条款的规定,故所提系特殊正当防卫的辩护意见不予采纳。韩A防卫过当,且投案自首,应依法对其减轻处罚。原审判决定罪准确,审判程序合法,但未认定韩A系防卫过当及量刑不当,应予以纠正。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九条第(二)项、第一百九十五条和第一百六十二条第(二)项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七十六条第(三)项的规定,判决如下:

1.维持威海市中级人民法院(2003)威刑一初字第40号刑事判决对被告人韩A的定罪部分,即被告人韩A犯故意伤害罪;

2.撤销威海市中级人民法院(2003)威刑一初字第40号刑事判决对被告人韩A的量刑部分,即判处被告人韩A有期徒刑十一年;

3.上诉人(原审被告人)韩A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七年。

二、主要问题

为免受他人殴打,在逃离的过程中,捅刺追赶的不法侵害人,造成不法侵害人死亡的后果,是否应当认定防卫过当

三、裁判理由

对于被告人韩A在本案中实施的行为是否具有防卫性质,在本案审理期问存在三种意见:第一种观点认为,韩A并非在被害人对其实施殴打的情况下伤害被害人,其行为属于防卫不适时,不属于正当防卫;第二种观点认为,韩A对正在进行的严重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没有过当,应属于正当防卫;第三种观点认为,韩A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应承担相应刑事责任。

厘清上述争议,准确认定被告人韩A行为的性质,需要解决两个焦点问题:一是韩A的行为是否是对不法侵害的防卫行为;二是韩A的行为是否明显超过防卫的必要限度。

我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了正当防卫制度,该条第一款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第二款规定: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第三款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据此,通说认为,成立正当防卫应具有五个要件,即: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行为,不法侵害正在进行,具备防卫意识,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进行防卫,防卫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上述正当防卫的五要件,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理解:第一层次,是对正当防卫行为的描述,即以防卫的主观意识支配实施的防卫行为;第二层次,是实施正当防卫行为的时空条件,只有当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且不法侵害正在进行时,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进行防卫,方能成立正当防卫;第三层次,从结果方面对正当防卫的成立设定了限制条件,即除特殊防卫外,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据此考察本案中被告人韩A的行为,我们赞同第三种观点,即认为韩A的行为属于防卫行为,但是因其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因此属于防卫过当。具体理由如下:

首先,韩A为使自身人身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具有防卫的正当性。

本案中,韩A所实施的防卫行为,满足存在不法侵害且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正当防卫时间条件。所谓不法侵害,应包括犯罪行为但并不止于犯罪的一切违法、危害社会行为,这些行为给社会秩序和公民权益带来现实危害,均属于不法侵害的范围。本案中,被害人王某仅因嫉妒,即纠集多人,先在网吧滋事,再行殴打韩A,韩A的人身安全权利因此遭受到现实的不法侵害。所谓不法侵害正在进行,其起止时间应以不法侵害人着手实行侵害行为时始,至不法侵害停止或已不可能继续侵害或威胁合法权益时止。把握不法侵害是否正在进行,其实质是考量合法权益是否处于紧迫、现实的侵害和威胁之下,以使防卫行为成为保护法益的必要手段。结合本案案情考察,被害人一方纠集多人,进网吧拖拽、在门口守候和殴打被害人,其先期行为已经严重威胁并已侵犯韩A的人身安全权益,应认定其不法行为已经实施;面对被害人一方明显的不法侵害意图和已经实施的殴打等不法侵害行为,韩A为免遭不法侵害的继续而逃脱,被害人等仍然群起追赶,可见被害人一方的不法侵害对韩A的人身安全所造成的威胁并没有消除或停止,并可能进一步加重,对韩A的不法侵害行为处于持续状态。因此,韩A实施反击时,正值不法侵害行为正在进行的紧迫期间,其实施防卫行为是适时的。认为只有当韩A在遭受被害人殴打的瞬间予以反击,方能满足正当防卫成立的时间条件,否则属于事后防卫的观点是不准确的。

韩A实施反击行为,还满足遭受不法侵害的当场、针对不法侵害人实施的场合及对象条件。本案的案发原因是被害人王某因嫉妒而欲殴打韩A,王某在其中起了纠集他人、唆使他人进入网吧寻衅以及积极主动地单独、亲自实施进入网吧滋事、殴打及追赶韩A的行为,是组织、指挥、实施寻衅滋事的主要不法侵害人;韩A是在被害人王某追上其且有其他同伙尾随被害人正在追击的时候,针对被害人本人,当场实施反击,抵制其所实行的不法侵害行为,以使其停止侵害或丧失侵害能力,符合防卫的目的。

综上所述,韩A以防卫的意识而实施防卫的行为,是在满足刑法所规定的正当防卫时空条件情形之下实施的,对此二审法院判决认定韩A对不法侵害人实施防卫行为是适时的、必要的意见是正确的。

其次,韩A的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属于防卫过当。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十条第二款的规定,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刑法理论上将此种情况称为防卫过当。根据刑法的规定,认定防卫过当的标准在于防卫行为是否超过必要限度。从积极行使的方面说,防卫行为须是必要的,是制止不法侵害、保护法益的合理需要。从这方面看,是否必需,要分析不法侵害行为的危险程度、侵害者的主观心态以及侵害手段、强度、人员多少与强弱、现场所处客观环境与形势等。从消极限制的方面说,防卫行为必须是有限度的,因而所造成的危害是应有的、必需的,是制止不法侵害所需要的。从这方面看,表现在防卫行为所保护的合法权益与防卫行为所造成的损害后果之间不能悬殊过大,不能为了保护微小权利而造成不法侵害人重伤或者死亡。当然,并非凡是超过必要限度的防卫行为都是过当,只有明显超过其必要性并造成重大损害的,才是防卫过

具体分析本案情况,被害人王某一方所实施的不法侵害行为,从目的和意志上看,案发前并没有明确预谋,在案发过程中,意图已明朗并限于拳脚殴打的范围之内;从手段上看,被害人一方赤手空拳,没有持械,仅实施了拖拉、撕扯、脚踢、围堵、追赶等行为,采取的手段及暴力强度尚未达到对韩A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危害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从必要性方面看韩A所实施的行为,韩A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能够认知其采取持刀捅刺不法侵害人的防卫手段、强度,已经远远超过足以制止不法侵害人所实施的侵害行为的手段和强度。从限制性方面看,韩A实施的行为所造成的致不法侵害人死亡的严重后果,实际上也已经超出不法侵害人对其殴打行为通常可能造成的人身安全损害后果,两者存在过于巨大的悬殊和明显的失衡,造成了不该有的重大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综上,足以认定韩A的防卫行为符合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属于防卫过当。

对于被告人韩A的二审辩护人提出韩的行为是针对正在进行的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所采取的防卫行为,不属于防卫过当的辩护意见,我们认为,刑法第二十条第三款所规定的特殊正当防卫制度,是对防卫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的行为规定的无过当防卫条款,刑法之所以作出这样的规定,是因为此类暴力犯罪侵害强度极大,对人身安全的危害极严重,而且具有高度紧迫性和危险性,防卫人往往必须采取可能导致不法侵害人重大伤亡后果的极端手段,才足以达到制止不法侵害。而综观本案,仅能说明被害人意图殴打被告人,尚无充足证据表明被害人欲对被告人行凶甚至杀害。因此,被害人一方实施的不法侵害行为不属于该款法条列举的侵害行为情况,韩A采取的防卫措施只能适用一般正当防卫的规定。二审法院认定韩A的行为系防卫过当,且构成故意伤害罪是正确的。

最后,韩A所实施防卫过当行为,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依法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我国刑法规定,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表明了国家对于和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护公共利益、公民人身和其他权利的防卫行为所持肯定的法律评价态度。相应地,刑法规定,对于防卫过当行为,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这是因为,此类行为,从主观上考察防卫人的心理状态,行为人具备制止不法侵害、保护合法权益的意图,其主观恶性小;从客观行为上看,其在遭受不法侵害的迫切情势下进行反击,社会危害性比传统意义上的一般犯罪形式小;从处理案件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上看,对于防卫过当行为予以从宽处罚,有利于保护和鼓励公民同犯罪作斗争的积极性,以及保护公民进行正当防卫的合法权益。

本案中,被告人韩A在遭受不法侵害时,在具备正当防卫的法定时空条件下,以防卫的意识实施的防卫行为,具有一定正当性,但是,其防卫行为超出必要限度并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二审法院依法认定被告人韩A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构成故意伤害罪;并考虑韩A有自首情节,以及取得被害人家属谅解的情况,改判其有期徒刑七年,符合刑法的规定,体现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精神。

具体如何认定防卫过当

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情形。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0日 22:3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防卫过当相关文章
  • 过度防卫应当如何认定
    法律综合知识
    一、过度防卫应当如何认定防卫过当是超过正当防卫必要限度的行为,认定防卫行为是否过当,必须认真地分析判断其防卫行为是否具有防卫过当的特征。1.从不法侵害的强度方面来认定防卫过当。不法侵害的强度是一个综合系统指标,既要分析不法侵害的手段、缓急、参加人数等,又要分析防卫的地点、手段、后果及主体的体力和心理态度。如果防卫强度明显大于不法侵害强度,这种强度又不是制止不法侵害行为所必须的,即是悬殊的或是完全多余的,这就应认定为防卫过当,应负刑事责任。2.从正当防卫的时间性上来认定防卫过当。正当防卫的时间性就是要求正当防卫人认清不法侵害的紧迫性,如果防卫人不立即采取防卫行为,就会造成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益遭到侵害。3.从正当防卫保护的法益性质来认定防卫过当。这是认定防卫过当最关键的因素和最重要的认定规则。正当防卫所保护的法益性质,决定着不法侵害行为的性质,从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正当
    2023-06-28
    262人看过
  • 方岭伟的行为是正当防卫?防卫过当?还是故意伤害?
    2004年7月21日20时许,被害人段奇酒后回家,路过邻居方岭云家时,恰巧方岭云往外泼水。段奇便以为方岭云故意往自己身上泼水,于是破口大骂。方岭云向其解释,段奇听不进去,反而骂得更凶。方岭云被骂急,和其对骂起来。方岭云首先动手打了段奇一拳,继而发展到厮打。方岭云的妻子立即把这一情况电话告知其弟弟方岭伟,正在不远处和别人说话的方岭伟赶来时,其哥正被段奇按倒在地进行殴打。见此情景,方岭伟从墙边捡起一根木棍照段奇头顶打去。后被别人拉开。段奇因钝性打击头部,引起硬脑膜下血肿,致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于当晚死亡。方岭伟案发后投案自首。对本案如何定性有以下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方岭伟属正当防卫。理由是:(一)本案中,方岭云不是故意将水泼在了段奇身上,且方岭云及时向段奇解释,段奇却不依不饶,由骂到打,从而引发本案。可见,本案是由被害人的过错引起的。(二)被告人的行为目的是为了迫使段奇停止对其哥的人身侵害
    2023-06-11
    269人看过
  • 本案是防卫过当还是故意伤害致人死亡
    [案情]2007年4月7日夜21时20分,某县第高中教师李某到被告人高某所在宿舍检查时,发现有学生在讲话,就敲门制止,并与高某发生口头争执。李某走后十几分钟又返回到该宿舍检查,发现还有学生在说话,就用脚把门踢开,命令学生们穿好衣服到楼下,高某下楼后对李某提及刚才双方发生争执一事。李某即拳打脚踢高某,同学们将高某劝回宿舍。李某让同学们五分钟内再次到楼下,高某在宿舍找刀被同学张某阻止。高某下楼后称其没穿衣服,又返回到寝室趁机将张某枕头下的匕首藏在腰里尔后下楼,当李某殴打完寝室长后见到被告人高某,便质问高某说话没有,高某否认并与李某又发生争执,李某即用拳头,手电筒殴打高某,高某后退中与李某进行撕抓,后掏出匕首朝李某胸部刺一下。经法医鉴定,被害人李某系被锐器刺破主动脉引起失血性休克死亡。[分歧]本案在处理时有两种不同的意见,第一种意见:被告人高某的行为已构成防卫过当;第二种意见:被告人高某的行为已
    2023-05-31
    255人看过
  • 防卫过当可以转化为故意伤害么
    故意伤害防卫过当不可以转化,故意伤害是指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防卫过当在法律上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情形。一、正当防卫辩护词怎么写啊?尊敬的审判长、审判员:接受被告人亲属的委托,后征得本人同意,由律师事务所的李x祥律师和事务所律师作为其辩护人出庭为其辩护。经过刚才的法庭调查,认真听取了公诉人发表的公诉词。在发表辩护意见之前,作为辩护律师我们首先对在这起事件中造成被害人的伤害表示深深地遗憾,。现提出以下几点辩护意见,供合议庭对被告人量刑时参考:一、辩护人认为认定被告人的行为比较符合防卫过当故意伤害罪,也就是说构成故意伤害罪但具有防卫过当情节。理由1:认定故意伤害罪不能客观归罪,不能只看行为的后果而不考虑其他方面。毕竟要依据行为人也就是被告人的故意内容来认定。针对该案,被告人主观上不是出于伤害故意。理由2:从故意伤害罪的主观上分析,故意伤害罪在主观上表现为
    2023-06-20
    355人看过
  • 打死"贼"---故意伤害?正当防卫
    凌晨3时许,听说家里来了贼,又发现新手机不见了,于是追出去抓住这个“贼”,将其痛打一顿后,最后“贼”死在了医院。那么,打死“贼”,是正当防卫还是故意伤害?昨日,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一起特殊的人身伤害案,被告人王-斌因涉嫌故意伤害罪被提起公诉。据家住金水区沈庄村的被告人王-斌说,去年9月28日凌晨3时许,他睡得正香,被父母喊醒,说是家里来了两个穿皮夹克、短头发的贼,王随即发现自己新买的手机不见了,他于是出去找“贼”,在大街上,他将一个名叫张*军的人抓住并将其送到了沈庄警务区。当时警务区门锁着,王在敲门时,张趁机转身逃跑,不料一脚蹬空,沿着楼梯滚到一楼并撞到一辆摩托车上,随后,张逃出大院,被围观的群众抓住一阵拳打脚踢。王赶上来后,也踢了几脚,又抽出皮带照张的脸上抽打,将张的牙打掉一颗,但自始至终,没从张身上搜到手机。最后,王父报了案,张和王被带到了当地派出所。在法庭上,王-斌的辩护律
    2023-06-14
    221人看过
  • 【故意伤害辩护】是正当防卫还是故意伤害?
    案情简介贺先生故意伤害案件辩护意见尊敬的审判长、审判员:上海市天域律师事务所接受贺先生的委托,指派我担任其辩护人,接受委托后,辩护人通过查阅案件材料,会见被告人,对本案有了准确的认识,首先对受害人的伤害表示歉意。现依据事实和法律,发表如下辩护意见,敬请审判长和合议庭在评判本案时慎重考虑:一、认定贺先生故意伤害罪的主观故意证据不足。我们都知道构成犯罪的要件有: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如果缺乏犯罪主观方面,即使发生了危害后果,也不能成立犯罪,本案就是这种情况。1、查阅《刑事侦查案卷》(一下称案卷)全部证据材料,没有有效证据证明贺先生有伤害陈先生的主观故意。第3页对何德仁第1次询问,只是证明受害人陈先生先动手打贺先生,贺先生反抗并还击。2、受害人陈先生第1次笔录《案卷》第8页,贺先生请求陈先生开车让路,陈说:“‘你开不过去,我帮你开。’他(被告人)下车就对着我的眉角打了一
    2023-08-17
    474人看过
  • 防卫过当和故意伤害可以同时判吗
    通过对故意杀人与防卫过当主观条件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故意杀人是行为人主观上存在的一种故意心态,而防卫过当的行为即使是造成了人员的死亡,行为人主观上也是过失,包括过于自信的过失与疏忽大意的过失。由此可见,故意杀人与防卫过当之间是没有什么联系的。防卫过当的主观方面是防卫人对过当结果持放任或者疏忽大意、过于自信的态度。防卫过当是一种应负刑事责任的行为,因此,同其他犯罪一样,要求防卫人在主观上具有罪过。关于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刑法理论界说法不一,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疏忽大意过失说,该观点认为,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只能是疏忽大意的过失。(二)全面过失说,该观点认为,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可以是疏忽大意的过失,也可以是过于自信的过失,但不能是故意。(三)过失与间接故意说,该观点认为,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过于自信的过失和间接故意,只有直接故意不能成为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四)过失与故意
    2023-02-21
    288人看过
  • 防卫过当,造成故意伤害致死,怎么判
    防卫过当致对方死亡,应当比照故意杀人罪的刑罚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刑法》第20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刑法》第232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扩展资料:刑法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司法实践通常称这种正当防卫为“
    2023-03-15
    171人看过
  • 故意伤害防卫过当量刑是多长时间
    一、故意伤害防卫过当量刑是多长时间按照《刑法》的规定来看的话,如果是故意伤害防卫过当的话是要受到刑事处罚的,具体量刑是会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但是如果是属于法律规定的准许范围内的正当防卫的话是不会被量刑的。《刑法》第二十条【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二、防卫过当伤人构成故意伤害罪吗防卫过当伤人,如果对防卫过当结果主观是故意心态,则构成故意伤害罪,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犯故意伤害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
    2024-02-04
    491人看过
  • 故意伤害防卫过当是否可以转化呢
    实施的故意伤害不可以转化为防卫过当,故意伤害是行为人主观上存在的一种故意心态,防卫过当主观上是过失,包括过于自信的过失与疏忽大意的过失。防卫过当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故意伤害防卫过当是否可以转化呢的法律依据《刑法》第二十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二章 犯罪 第一节 犯罪和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
    2022-06-12
    477人看过
  • 故意伤害与防卫过当致死判刑标准
    对于防卫过当的量刑,刑法第20条第2款规定,“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至于在什么情况下减轻处罚,什么情况下免除处罚,刑法没有明文规定。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第二百三十八条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第二百四十八条监狱、拘留所、看守所等监管机构的监管人员对被监管人进行殴打或者体罚虐待,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2023-06-03
    69人看过
  • 防卫过当的故意与过失问题:如何界定?
    防卫过当在一般情况下是过失犯罪,且绝大多数都是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少数情况下也可能是间接故意犯罪。一般来说,防卫人在实施防卫行为时,其主观上是出于防卫的目的,损害的产生,是他在紧张搏斗中的疏忽或者判断失误的结果,故把防卫过当定为过失犯罪是适当的,但也不能排除防卫人间接故意犯罪的情形。防卫过当的主观罪过是什么防卫过当的主管罪过包括:1.疏忽大意的过失2.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不能是故意3.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也可能是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4.疏忽大意的过失,过于自信的过失,也可以是间接故意,但不能是直接故意目前已在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被大多数人所接受,该观点认为,如果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包括直接故意,那就意味着防卫人在实施防卫行为之初,就已经知道自己的行为会产生严重危害社会的后果,而积极地追求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就否认了防卫过当具有正当防卫的前提,
    2023-07-07
    422人看过
  • 防卫过当或者避险过当如何去认定
    防卫过当的认定:1.在客观上具有防卫过当的行为。2.对法侵害人造成了重大的损害。3.在主观上对其过当结果具有罪过。避险过当的认定:1、对紧急避险不要求什么必要限度。2、避险产生的危害不超过其所欲避免的危害,也可以相等。3、所造成的损害比所预防的损害为轻。防卫过当的认定1.既要分析不法侵害的手段、缓急、参加人数等,又要分析防卫的地点、手段、后果及主体的体力和心理态度。经过对比系统分析和综合研究,如果认定防卫强度和不法侵害强度基本相当,那正当防卫不过当,而如果防卫强度明显大于不法侵害强度,这种强度又不是制止不法侵害行为所必须的,即是悬殊的或是完全多余的,这就应认定为防卫过当,应负刑事责任。2.正当防卫所保护的法益性质,决定着不法侵害行为的性质,从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正当防卫的强度和时间上的缓急。而对于一般轻微的法益遭到的不法侵害,即使防卫行为不能保护,也不能造成不法侵害人重大伤亡。3.不法侵害已经
    2023-07-23
    460人看过
  • 吴建群正当防卫不构成故意伤害案
    吴建群,男,29岁,农民。1998年6月18日,河北省武强县公安局对涉嫌故意伤害的吴建群立案侦查。同年7月4日以吴建群涉嫌故意伤害向武强县检察院报捕。武强县人民检察院审查事实如下:1998年6月17日晚12时30分左右,武强县北代乡葛沙洼村葛存彪(别名三彪)同本村朱大娃酒后到本村吴建群小卖部,砸门踹墙将吴建群叫起,葛、朱二人要了一瓶白酒和一袋炸虾,在吴建群家喝起酒来,喝酒中,葛存彪要强买吴的摩托车,吴未答应,葛存彪即上前打了吴几巴掌,接着葛又用手将柜台玻璃砸坏,并拿起盘子向吴投去,将吴的头部打破,葛又抄起一瓶啤酒向吴砸去,被同去的朱大娃拦住,啤酒摔了一地。此时吴的妻子杨某出来劝阻,葛不但不听并对杨某非礼,当杨某躲入里屋后,葛即追至里屋在杨某身上乱摸,吴见状上前阻拦并将葛拽开时,葛撞到墙上,恼羞成怒,随手拿起一把剪刀,扎伤吴的腿部,吴跑出院外,葛拿着剪刀追上,并说“今天我给你放了血”。葛、吴
    2023-06-11
    309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防卫过当,即正当防卫行为超越了法律规定的防卫范围,因而要负刑事责任的情况。 按照我国当前的法律规定,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导致重大损害的,要负刑事责任,但应减轻或免除处罚。... 更多>

    #防卫过当
    相关咨询
    • 故意伤害案立案算正当防卫还是防卫过当
      新疆在线咨询 2022-10-08
      正当防卫,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它应该符合四个条件:一.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二.必须是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时候;三.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人;四.正当防卫不能超越一定限度。如果不符合以上四个条件就是防卫过当。
    • 如何防备对方的故意伤害转为防卫过当
      北京在线咨询 2023-08-16
      要想防备故意伤害行为转为防卫过当行为,必须从行为人的主观意愿入手,要证明是行为人故意的行为,并且希望损害的后果发生,因为故意伤害行为是故意犯罪,而防卫过当属于过失犯罪,需要存在过失行为。
    • 防卫过当打伤了对方,他人故意伤害如何还击,防卫过当怎样判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8-01
      对于防卫过当的量刑,刑法第20条第2款规定,“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至于在什么情况下减轻处罚,什么情况下免除处罚,刑法没有明文规定。 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二百三十八条非法拘禁他人或
    • 如何区分防卫过当与故意伤害罪对于防卫过当行为,应当如何进行处罚
      山东在线咨询 2022-01-23
      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防卫过当具有两方面的特征:一、在客观上表现为防卫行为明显超过了必要限度并造成了重大损害;二、防卫行为必须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且造成重大损害。对于防卫过当的量刑,中国刑法第20条第2款规定,“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故意伤害是指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故意伤害严重的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罪是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常见的一种犯
    • 防卫过当和故意伤害的判定是如何回事的呢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8-03
      1、故意伤害罪是指在故意的主观心态下希望他人的身体受到伤害继而实施的伤害行为。 2、正当防卫是指对于眼前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为了以防集体、国家、自己、他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受到正在进行的不法行为的侵害,而实施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为正当防卫。 3、但正当防卫有条件的: a、不法侵害正在进行; b、正当防卫人具有防卫意识,是保护无辜人的人身财产安全,而不是对对方的挑衅或激将; c、只能针对不法侵害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