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律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沈阳劳动仲裁在线咨询,劳动仲裁咨询
沈阳市劳动仲裁可直接播打12333。
1、人工坐席服务
每周一至周五8:30-17:00时,咨询员直接解答市民的电话咨询的问题,遇到疑难问题转专家解答,并可根据需要连线业务部门进行三方通话。
2、自助语音服务
市民每天24小时拨通“12333”选择“1”后,通过语音提示做相应的选择,就可以获取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有关政策和审批事项的具体内容。
3、自助传真
市民每天24小时拨通12333选择2后,按语音提示选择需要的文件,将文件目录内文件序列号码输入确认以后就可以收到此文件。
4、语音留言
咨询者每天24小时可拨通12333选择3选择语音留言,将想要了解的内容留言(并记下D号码)。12333咨询员将根据留言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内给予回复。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
按照劳动法规定,公司开除员工的赔偿应该如何计算
192人看过
-
如何计算劳动仲裁裁决的补偿金和赔偿金
134人看过
-
北京劳动仲裁律师—公司开除孕妇如何赔偿
312人看过
-
劳动仲裁赔偿会计如何做账
196人看过
-
产假期间被公司开除,应该如何计算赔偿金
284人看过
-
劳动仲裁中工伤赔偿金的计算方式
207人看过
仲裁,是指将争议提交给争议之外中立的第三方,由其对当事人的纠纷居中调解,并作出裁断的行为。根据适用对象不同,仲裁可分为民商事仲裁、海事仲裁、国际争端仲裁等。劳动争议仲裁是仲裁制度中的一种,旨在解决劳动纠纷。劳动争议仲裁既具有仲裁制度共有的某... 更多>
-
劳动者在劳动仲裁中未能获得赔偿,应该如何应对?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4-11-05如果你在劳动仲裁中获胜,并且对方没有提出上诉,那么这个裁决将开始生效。在此之后,如果对方仍然拒绝履行裁决,你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在此过程中,你需要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申请执行书,并记得提交裁决书的原件,而不是复印件。你申请执行的内容必须与裁决书中所述的内容一致,不得提出其他要求。 劳动仲裁是一种解决劳动纠纷的程序。在中国,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第一步。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想要发
-
劳动仲裁补偿款计算的如何重庆在线咨询 2022-04-08员工与公司的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常见的补偿款项有下列几项: 1、双倍工资 前提是建立劳动关系1个月未签订劳动合同,且未过时效(1年),标准每月实际工资。 2、经济补偿金 前提非因员工原因解除劳动关系,如重大过错、主动辞职等;标准为月平均工资(离职前12个月的)乘以在此单位工作年限(零头部分不满半年记为0.5,满半年记为1)。 (1)如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后双方协商一; (2)员工因拖欠工资、未交保险
-
公司裁决开除员工如何申请劳动仲裁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1-11-18被解雇后申请劳动仲裁,申请人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根据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和职务;(二)仲裁请求及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3)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
-
劳动仲裁后没有证据如何才能开始劳动仲裁河北在线咨询 2022-11-03在现实生活中,工人在用人单位面前是处于劣势地位的,有些单位会以没和工人签署劳动合同,双方没有建立劳动关系为由拒绝赔偿。当这种事情发生后,工人可以申请确定劳动关系仲裁,运用法律手段维权。那么劳动仲裁没有任何证明怎么办? 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1、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2、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
-
劳动争议仲裁中应该如何举证天津在线咨询 2023-03-101.当事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供书证或物证,应当提供原件或者原物。 2.当事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供视听资料,其形式和来源要符合法律规定。 3.当事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供证人证言,除属于法律规定的证人确有困难不能出庭的特殊情况外,证人应当出庭作证并接受质询。